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范文 > 正文

中国在梁庄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在梁庄

导语:《中国在梁庄》是一本由梁鸿着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在梁庄》读后感:儿时的记忆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后来在豆瓣看了书评

《中国在梁庄》是一本由梁鸿着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儿时的记忆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后来在豆瓣看了书评,就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虽然梁庄可能不能代表所有的村庄,但也确实能反应华北地区农村的一些情况。

这本书也勾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些记忆。虽然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但我的祖辈也都是农村人,在我六七岁曾经在那里住了一个月。记得农村的环境特别好,家门口就有一条小溪,经常有鸭子和鹅从那里经过,每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我都会直勾勾地看着他们。那时候应该是九十年代末,有的人已经住上砖瓦房,而有的人还是住在土坯房,房顶上铺着茅草。

还记得那个时候是夏天,每天晚上都会带上一瓶风油精,然后跑到平房顶上看星星。白天的时候就经常去离家不远的小卖部买一根冰棍,还有很多小伙伴拿着假的宝剑、手枪和我打打闹闹。爷爷也会带着我去农村的集市,记得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吃玉米糖。

虽然我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岁,但这些事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虽然有几次回农村的经历,但大多都是停留一会儿,给舅老爷送些东西就离开了,并没有深入的观察农村有哪些变化。而且那个时候还是个小孩,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

看到书里说农村有的地方环境变差,人们的人际关系也因为金钱而变得扭曲,心里也很不舒服。这可能是发展带来的后果,但我们发展的原因不就是希望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现在发展已经打破了原先的经济和文化生态却没有建立新的乡村生态。

但愿这只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乡村还能恢复它原有的朴实与真诚。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聊聊中国的乡村

作者梁鸿是梁庄人,而梁庄是位于河南省的一个中国小村庄。无论河南在大家眼中有怎样的印象,作为学者和大学教师,梁鸿利用寒暑假走访自己出生成长的村庄,和不同的人对谈,走访村、阵、县等各级中国基层行政单位,得到了很多关于乡村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这样研究乡村的作者,实在比那些坐在马桶上思念故乡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更具有说服力。

为什么要从这本书讲起呢?因为它实在是太详细了。开篇从自己回到故乡讲起:带着儿子回去,儿子一开始各种嫌弃,走在接她的亲人,走在乡镇和村庄的路上,恍惚间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但是过去和现在的这种巨大落差又一次次在震撼她;之后是父亲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老屋里的杂草丛生,斑驳落寞……见微知着,从她的小家庭出发,中国的乡村好像一个驼背的老人,拄着拐杖在某个角落里,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是在等待那最后的时刻吗?

梁鸿主要是以自己访谈和他人讲述的形式,记录了许多关于乡村的故事: 村办小学的落寞,曾经辉煌的乡村小学沦为养猪场,经过小学门口,学校的牌子还未摘下来,里面传来的却是阵阵猪叫;家庭不注重教育,一代人出去打工是为了下一代人能有更好的未来,然而,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留守在古老的村落里,没有情感的宣泄,会变成怎样的人呢?有人初中也没有上完就和父母一样,出走这片早已厌倦的、死气沉沉的土地,和父母一样出去打工,也有人在挣扎中继续迷茫。最让我震惊的是一位少年强奸并杀害了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上了一年学,直到一年后因为某位亲属进了局子,验出来的DNA与警方在现场提取的精液有些许吻合,这才东窗事发,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双方家庭一次次”激烈“的”斗争“和”斡旋“,最终他还是被判处了死刑;也有婆婆媳妇不和而引发的村里面的谈资;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外出务工的老公和在家务农照顾老小的妻子的”相思病“之殇;乡村企业的未来和村干部的选举;少年时代的同窗好友梦想破灭,囿于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却依然对世界抱有幻想,作者虽然知道背后的无可奈何,还是不忍戳破好友心中仅存的一点点美好;还有我极少注意到的:在中国大地缓缓蔓延的,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宗教势力,正在一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村庄里的人……

巴尔扎克说:一部小说就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一个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村庄,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咸,有时候,这些味道混杂在一起,又变得特别独特,特别的具有“中国特色”,一个村庄的故事,实在是太难以用言语可以叙述清楚。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外婆,南方的村落大都有一个水塘,每天清晨时分,各家的主妇们带上全家人的衣服,一边在池塘边上洗衣服,一边聊天——小到今天和谁在一起、在哪个地方洗衣服,最钟意的位置有没有抢到,大到自己的孩子、孙辈多么厉害,哪家又发生了什么事,那件事这个人做的对不对,那句话他本来应该要怎样说才对……对她们来说,国家大事离她们太远,日子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洗完衣服,早饭的餐桌上,他们又可以把自己听来的村里的每日晨报有选择性的告诉自己的家人,并加以评论和讨论;幸好南方是母权社会,没有所谓的大男子主义,家庭妇女的话语权都比较强烈,她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叙述才能,就这样,村里的故事就传开了,而并不仅仅是妇女们洗衣服时交换的情报。我有时候看着自己的外婆,可以一边喝粥一边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中间还穿插着简单的人物介绍和插叙,不由心里暗暗的赞叹:果然八卦能激发人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什么知识背景,简直她们就是天生的小说家。

回到《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读书的过程并不愉悦,它是沉重的,由一篇篇带有纪实性质的文章所组成的,透过里面的细枝末节,比如以基督教的名义渗透乡村妇女的生活,最后搞得家道中落这一在乡村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原始宗教信仰的国家,是怎样受到宗教势力的影响,而到底宗教和国家权力、人以及社会的建构有着怎样的具体关系,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

这本书出完之后,梁鸿做了另外一件事:走出梁庄,去看看那些出走梁庄,奔波在中国大地讨生活的梁庄人是什么样子,去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于是就有了另一本书——《出梁庄记》。中国的乡村,毋庸置疑,基本都是老人小孩,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很少可见愿意待在农村的青年人,他们在哪里?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和我们,和在梁庄的亲友们,又是怎样的关系?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光鲜或落寞,我们去探究,去感受,更是为了从中能窥探一丢丢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以及与自己的关系,我们不一定能通过这样的窥探去改变什么或者寻找什么,但是这种窥探,至少在心理上,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成长。

…………………………………………………………………………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我们的故乡都在沦陷

『故乡这个词,只是对于成人或时代而言,对于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我所谓的现在,我所谓的丧失,正是他们的故乡。』梁鸿在《中国在梁庄》里这样谈到『故乡』的时间向度。如果再从空间上看,我们总得隔开一段距离才会有『故乡』的意识。所以『故乡』如若存在,始终是一种回望式的、远观式的。而这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以及所带来的人口迁徙,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异乡人,『故乡』这个词也前所未有地和人们发生着紧密的联系。

以怎样的眼光和视角审视故乡和我们自己的变化,这是梁鸿在回乡前常常思考的问题。而无论理想中的乌托邦还是消失的故乡,当真正回到故乡,之前对故乡的先验意识或自以为了解的幻觉,都将瞬间被摧毁。

从城市回到故乡的梁鸿,想起了多年前她初次去县城的经历,这两次经历她带来莫大的震惊,后者向十来岁的孩子揭示了世界的开阔,前者向人到中年的她展现了故乡的千疮百孔。下了火车站,坐上县城开往小镇的汽车,梁鸿看见凌乱的公路犹如一条条伤疤。她想起高速公路刚开通的时候,不少村民为寻方便,将路边的铁丝网剪出一个大洞,好穿过它在公路上骑车、走路。直到出现很多意外事故,这类『蠢事』才逐渐消停。那似乎成为一个隐喻,现代都市文明理直气壮地闯入农村乡土文明,而结局必然是后者的溃不成军。

就这样踏入故乡的土地,还不足以算真正回家,对梁鸿来说,只有去到母亲的墓地,烧钱、磕头、问好,完成了这样的一套仪式才确认自己回的是故乡。紧接着,梁鸿在父亲那里了解梁庄的姓氏结构与家族历史,试图找到进入村庄历史的入口,『在父亲那里,所谓村庄的整体面貌,就是一个个生动的、相互纠结的家庭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你无法从县志里冰冷的数字和简化的描述感知到真实且带有情感的生活。

费孝通认为,乡村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基于家族的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如同水的波纹,大的家族能推出更大的势力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样的格局在慢慢改变,过去以姓氏为中心的村庄,如今以公路为中心或以经济为中心,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因此逐渐减弱。而且,造好的房屋常人去楼空,唯有老人和小孩留守看家。我不知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这样的表述方式何时出现,也不明白为什么会用『留守』这个词,按照其字面意义,留下来守护某样东西,正如留住美好、守护价值,不是一种可贵的担当吗?为何我们用来形容老人、小孩和妇女时,却剥夺了这个词语应该赋予他们的主动性?『留守』二字的美好含义,也只剩下悲凉和无奈。

梁鸿拜访村民时,感知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时间感。有些村民的房屋,从内部陈设到墙上的宣传标语,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样子,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面对沦陷的故乡,梁鸿不断掏出自己的记忆,『当有回忆加入的时候,我有溢美的嫌疑。但是如果你看到今天村庄的坑塘,你就明白,这种溢美是因为它今天的死亡,彻底的死亡,毫无拯救的可能』。因为不忍面对,所以只得搬出回忆,妄想以此抵抗故乡沦陷的速度。

梁鸿最忧虑的是乡村文化教育的沦陷。已经停办的梁庄小学,校舍竟变成了养猪场。曾在小学任教的民办老师,『最担心的不是小学本身的消亡,而是这个村庄文化氛围的消失,一种向上精神的消失』。越来越多的小孩不愿意上学而直接出去打工,即便在乡里学校念书的孩子,青少年犯罪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由于中国严峻的教育现状和社会就业环境,自暴自弃的颓废情绪弥漫在年轻一代心中,代表着村庄生命力的他们,过早地、被迫地、甚至是主动地枯萎。

梁鸿的哥哥曾是文学青年,喜欢文学,坚持写日记、写情书,读书不成就到北京闯荡,几番惊涛骇浪后又重回故乡。在他九十年代的日记里,有过这样一段话:『命是无奈,命是机遇,命是缘分,命是聪明人不得不糊涂时的最好托词,命是自我解嘲。』都市人喜欢谈梦想,村里人则爱讲命。村里有小孩在河里游泳被淹死,有人将责任归咎于破坏河床的挖掘机,有人却对此反驳:过去没有这些挖掘机,不一样死很多人?

不过,村民讲到命的时候,又不乏一种坦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成了他们的生活哲学。人们的生活是世俗的、务实的,大的生死问题可以归咎到命,而小的诸如个人的情感问题,他们则不善于表达和交流。『他们已经训练出一套压抑自己的本领』,尤其是性的问题、身体的问题,依旧难以启齿。虽然村民的现代观念没有跟上,但掩盖在世俗底下的,譬如乱伦、同性恋、外遇等事件,其实并不少见。所以,只要稍微与他们拉近距离,就会发现村庄内在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存在于任何一件哪怕鸡毛蒜皮的小事中,里面牵涉到家族、情感、政治……

农民是不爱谈政治的,无论特殊年代的政治运动,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国家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村庄,最后已经和政治或政策没多大关系了。那些诸如民主程序、村民自治的现代理念,『虽然已喊了30年,但对于村里依旧是陌生的概念』。另一方面,对于外面的一股股潮流,村庄又靠它灵活的吸收能力,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改变。承包土地、开游戏厅、做房地产,这股潮流过时就换下一股。难以理解的是,从县委书记、乡里领导到村支书、有普通村民,关于村庄的发展和出路,每个人都有或成体系或零散的看法,但整个村庄依旧处于发展迟滞的状态。

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北方村庄里有着相当多的基督教徒,这让我对村庄的民间信仰产生很大兴趣。早在1978年宗教政策开放后,很多人就信了主。信徒多是女人和老人,出于一种应对生活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教会里弥补他们缺失的尊严。但大部分信徒对基督教义并没有深入的了解,甚至认识错误。人是有罪的,个人要不断改造自己;当官的人是神的安排;要服从国家,多一个信徒就多一个公民……这其实是个人无力改变现实的结果,是个人权利的主动丧失,最终宗教信仰竟与爱国、政治杂糅在了一起。

『乡村犹如一张大网,纲和目太多,无从下手。』面对种种复杂,梁鸿陷入了失语状态。如何看待和描述每一个个体,如何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内心,怎样认识和剖析几近废墟的村庄,她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关于田野调查的呈现方式,具体说是叙事方式,梁鸿最终以这些人的口述为主,给予同样失语的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也希望这样能找到一个相对客观和真实的角度。

梁鸿在书里提到这样一种经验:每年回家去探望老屋,总能意外发现一些宝贵的东西,一张旧相片,一本日记本,或者一本破旧的连环画。这是与旅行相反的经验,每一次旅行,我们总会遗失一些东西,一条手链,一件衣服,或者一张门票。我想,面对沦陷的乡村和复杂的中国,只要我们走近它,它所回馈的,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当然也沉重得多。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重返与迷失:《中国在梁庄》读书小感

曾不止一次地听村里人说,他们很少去“队里”,上面给啥政策发啥钱,别人有的,没落下自己就行了。

这些轻描淡写的话,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但它就像深埋心底的种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出芽来。而这阳光和雨露,正是来自梁鸿的专着《中国在梁庄》。

短短200多页、20万字出头的非虚构性着作,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个浮躁时代“速食”“速读”的文化特质。一篇篇他者自述与作者解读,既富有人情味甚至传奇性,又不失理论的概述与规律的总结。

这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实施得滴水不漏,也不可能像政府调研报告那样,提出诸多可操作性政策建议。虽然少数观点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但作为观察中国农村问题的一本小书,这些不足依然瑕不掩瑜。

作者梁鸿重返她生活了20年的故乡梁庄,以某种情感和预设,去梳理中国农村问题的蛛丝马迹,既有“曾身在其中”的独特优势,又有血缘人脉的调查便利,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具体,对村史的概述精炼、深厚。

在此仅简述几点深得我心之处:

一是农民与政治。在我少得可怜的农村见闻中,我发现不少农民对政治不感兴趣。本书作者对这一现象给出解释:政府—村干部—农民三者之间始终是三张皮,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当代的农村政策不停地改变,时好时坏,身在其中的农民不知道哪一种东西还真正属于自己,包括土地。因为没有拥有过权利,农民也不认为有哪些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

作者很巧妙地避开了人治与法治的矛盾,政府和政策实施者公信力与农民失信感和剥夺感的博弈。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实中,仍有不计其数的施政者触碰和挑战农民的“患”,由此造成社会动荡,增加社会成本。

本书也简要分析了农民与干部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由此前的国家政策造成,比如上世纪90年代使农民负担日趋加重的“三统五筹”政策;另一方面,村干部享有特权,并在这特权中谋了私利。如果这一点不解决,中国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仍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是农民与现代性。“很多人也想过上现代化的日子,而不是生活在博物馆里。”西藏一名社会学者曾这样对我说。对农民而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劳苦生活,在现代科技和消费文化更甚的今天很难维系。经济发展使乡村结构发生了改变,乡村文化与观念变革也纷至沓来。

当作者漫步在前往老屋的路上,曾经的小道杂草丛生,而在紧邻公路的地方,村里的有钱人建起一座座洋房,它们不远处,又是反差极大的破败旧居。作者认为,以姓氏为中心的村庄,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村落结构的变化,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化,农耕文化的结构方式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乡村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

农村现代性的另一结果是“留守儿童”问题增多。本书以王家少年杀人强奸一案为例,指出:没有人提到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寂寞的生活对王家少年的潜在影响,这些原因在乡村是极其站不住脚的,而乡村,又有多少处于这种状态的少年啊!谁能保证他们的心灵健康呢?

另外,“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也是现代农村的一大特色。书中,几位受访的农村老人受到孩子的气而不敢吱声,并在背地里颇有怨言地帮忙照看孙子、孙女,“孝顺”二字杳无踪影。这些事例反映出:传统的文化机制遭到破坏,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儿子、儿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来对待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双方必须对等地给予。

三是农民与世事变化中的不变。在农村,信主之人屡见不鲜,作者对信主的妇女遭到家人蔑视的现象进行剖析,总结出农村未曾变化的生活理念: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一种务实文化,踏实地生活,这是第一要义,个人的精神追求,夫妻情爱往往以扭曲的方式被处理。

当然,很多人在进行抉择时,比如婚姻选择,对待亲人的态度等,仍然遵守一种未曾明说的规则: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试图在一种扭曲中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

概观全书,一种压抑与无奈遂由心生。也许本书作者的另外一本专注《出梁庄记》,会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出答案,从而让人看到新生的曙光。

书中提到: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淡,剩下的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点,不敢苟同,至少在我去过的一些农村、牧区,农牧民依然对土地、草原怀着崇敬与感激。又或许是现代化的风潮未曾大规模地来袭,“田园牧歌”似的理想与艰辛,依然是他们人生的主题……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蓬勃的废墟 ——论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衰落

在本书中,作者梁鸿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穰县。在全县范围内走访村庄,调查采访,去聆听乡村群众内心深处的呼喊与渴望。他以一种温良的立场,客观地审视当代乡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正如书中所言,“从梁庄出发,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形象”。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村庄的内部结构已经坍塌,从“以姓氏为中心的村庄”逐渐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人去楼空成为乡村常见的日常景象,村庄正在逐渐失去它的生命力与活力。

而这些必然会带来对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结构的冲击。

1、家庭关系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收入纷纷涌入城市。这种就业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家庭结构的散失。

书中赵嫂说道:“这个小女娃子,生下来五个月的时候她妈妈就走了。这么长时间了,就没回来,就看这个年下能不能回来了。” 夫妻分离,父母与孩子分离,成为农村家庭最正常的生存状态。农村家庭一年里往往聚少离多,子女们只有在春节时回到村里,坐在新房子里;平日里则由老人帮忙照顾留在村里的孩子。老人溺爱孩子,子女疏远父母,父母埋怨老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隔阂,转而被金钱关系所代替。

2、精神失落

中国的乡土文化是扎根于大地的文化。故乡充满着灵性,与故乡的联系展示着人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的生命痕迹。但是随着农村外来务工人口的增加,人与故乡、大地的密切联系正在逐渐消失。

一方面,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初中毕业或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在家乡待的时间极短,对乡村的感情非常淡薄。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里往往做着底层的工作,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与城市格格不入,城市并不是他们的家。对农民工而言,这是双重的精神失落,没有归属感,没有记忆感,仿佛飘在空中,找不到回家的路。

3、道德缺失

家庭结构的变化、就业方式的改变导致爱的缺失、情感的缺失。人人都处于这样一种寂寞的生活中,导致社会道德的崩坏。

乡村道德观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人性的丧失非常厉害:王家少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太;清道哥的儿媳们对他冷眼相看;农民工通过自慰或嫖娼解决身体的需求,甚至另组临时小家庭。

书中赵嫂说道:“世道变了,原先是媳妇怕恶婆子,现在是婆子没有不怕儿媳妇的。有那个是省油灯?不把你榨干就不算完。你辛辛苦苦替她照顾孩子,回来该吵你还吵你,该不养活你,还不养活你。”父母身份与孝道正在逐渐世俗化。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传统的文化机制遭到破坏,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

4、文化氛围的消失

中国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村的教育素质反而更低。乡村中,“读书无用论”越来越被人们认同。梁庄小学被改为梁庄猪场;文化茶馆沦为打牌和孩子玩闹的场所;书社纷纷处于关闭的边缘,为了营生只得卖武侠小说。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失望与厌学的情绪。乡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没有昔日那种文化之乡的感觉。

究其原因,一是在经济观念、金钱意识的冲击下,在家长缺失的情况下,孩子根本不愿意上学,就等着早早退学,以便出去打工;二是老人们难免溺爱孩子,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

现代乡村向城市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犹如失去根基的“浮萍”一般,迷失了方向。再加之信仰缺失、贫富分化扩大、社会不公正感增强,在制度缺位、道德滑坡、利益分化、社会流动加速的价值观驱使下,乡土文化结构出现了“断裂”之势。简而言之,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衰落主要是因为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就业方式的改变。

虽然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衰落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仍然有很多古老的文化存留在乡村的大地上,比如原始正义、追求美好、坚韧善良。在古老的乡村大地上,也有在汶川地震时主动捐款的明太爷,也有坚持不懈照顾前夫的巧玉,也有锐意进取一心为民的官员。人们还是会称赞真正做出有美德的事情的人,还是会谴责贪赃枉法不讲道德的人;他们始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所以,很难说,这种传统乡土文化的衰落,不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深化呢?

而对于农村百姓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房屋在越来越好;他们不再需要忍饥挨饿地过日子;他们能够享受合作医疗、免税和补贴。中国现代化逐渐深入,农村百姓生活逐渐变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衰落是一定可以回避的吗?毕竟,再好的社会、再完美的政策也有问题。我们不能苛求太多。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0.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07.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3.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3-71.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35-143.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07.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07.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1.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32.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34.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59.

梁鸿. 中国在梁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76.

谢治菊. 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156-161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田园将芜·何归何从

这是当下千千万万乡村的现状,也是千千万万农村的曾经和未来。

提起乡村仿佛就是善良淳朴,蓝天白云,抑或是混乱无序,可是啊,世上任何东西都是一体两面,怎么会有那么绝对的分离。

梁庄离我家不远不近,这本书出版于06年,时间上和现在也不远不近,仿佛书里发生的一些都在我家 正在上演~

我小时候,山青水绿,每到下雨天,村落后面的山上会有潺潺流水,一直蜿蜒到村子里~大人们抱着一大堆床单被罩在大大小小的水塘三五成群洗衣服,小孩们“翻山越岭”爬高爬低,偶尔被眼尖的大人们训斥几句~家家户户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夏季中午吃完饭,午睡的午睡,打牌的打牌,阳光透过槐树的枝繁叶茂,洒在热闹的人群里~偶尔哪家传出吵闹声,骂骂咧咧几句之后又恢复宁静。

再后来,逐渐的开始外出谋生,人越来越少,而我也离家越来越远。有一次周末放学,家人忽然跟我说隔壁的姥姥没了,虽然她是个固执的不太讨人喜欢的老太太,可那是我第一次,有了别离的恐惧和悲伤,那一刻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正逐渐远离,我迈的步子越大,他们就离我越远。

成长的过程,抑或是成长的意义大概就是你会看到更多的痛苦,但是你逐渐开始学会了接受,学会了自我排解。

现在的家,仿佛只剩下耋耄的老人,死去的村子会在新年期间临时变成满月下的月光村,仿佛忽然有了热闹和活力,但是又显得那么不真实,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被卷入时代的齿轮,哪能没有一点伤口。

回忆还是带上了一点哀伤的气息,没办法,记忆总是自带滤镜,把过去粉饰的太美好。

而日光下的现实,除了斑驳的阳光,也有小孩子看不透的世事。

乡村从来都不是一个“干净”的地方,它比你想象的要污浊,要混乱~它有着它独有的秩序,这个依靠大多数人的意志制定的秩序,却不是法律,是习俗,是流言,而这个秩序并没有什么真实的约束力。

记得以前问妈妈,为什么隔壁夫妻天天在吵架,为什么他们不赡养自己父母,为什么那家的兄弟跟仇人似的~金钱、感情、性这些夹杂在一起,任何一角都能为你搭台唱戏整出个闹剧。

而年华老去,一切最终还是归于了平淡,仿佛。。。当初的肆意造作只是阳光下的一个晃眼。

这就是乡村,有无序的混乱,也有暖心的日常,有奔波的无助,也有不屈的顽强~我庆幸,能有幸见证它的成长与衰败,也期待,它能重新找回它的方向。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读《中国在梁庄》

春节期间,一部《返乡日记》在节日里平添喧嚣。一位东北籍记者笔下的家乡村庄,俨然一位垂垂老矣又身染重疴的老人,而且“他”还在沉沦的路上越走越远。此文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当地村民纷纷指摘书中描写不实,甚感委屈,当地官员媒体也纷纷撰文批驳。2016年东北三省第一季度的GDP又让主政者颜面扫地,在经济形势一片哀鸿之下,此篇文章当然显得那么不合时宜。而乡村,也再次成为了遗忘之地,鲜有人提及。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故乡村庄的沦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文章中的种种荒诞不经之事也非耸人听闻:民风遽变、道德沦丧、环境恶化也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每一个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的直观感受。

这位记者对家乡“缘何至此”无力给出答案,而另一位作家梁鸿用八章三十七节,一本书的厚度,以女性的视角和笔触作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梁的笔法细腻,可读性强,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借助她的笔端,那些隐匿于话语之外的村庄人物向我们走来,讲述着村庄的变迁和村民的往来。如果说想要在这里读懂中国,读懂乡村,这样的愿景未必过于宏大。但正如中国革命、改革的发端都肇始于中国农村,研究乡土中国,或者把目标放小一点,记述村庄的变迁和故事,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在这里,无论山南海北,只有你有乡村生活的背景,你会在这里找到自己家乡的影子,这也是本书的最大意义所在。

读《中国在梁庄》,我最喜欢的章节是附录部分的《艰难的“重返”》。在这里,作者放弃了其熟悉的文学语言和技巧,转而深刻剖析本书的内容、脉络、思想,与“我”作为梁庄重返者的“他者”地位,反思书中诸多不足,颇为深刻。像本书化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的书我之前也读过不少,深感本书的主要问题在于作者组织架构的不成熟。当然本书脉络经过作者的梳理和编排,颇见功力,但却使理论架构不足显得更为明显,文章有血有肉但骨架欠缺,对此,作者在附录中都有相应的反思。在阅读中的过程中,你是否会为村庄的破败而感到无奈,是否会对书中所写的不平事感到愤慨,是否在合上书后会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如果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本书的意义。

中国人历来有乡愁,总会发出感时伤事之情。我的家乡,是东北千万个普普通通村庄中的一个,她挣扎在沉沦中,我们总想寻找一条线索,找到村庄“溃败”的症结,然后我们也知道,村庄的衰落在某种意义上是全面的:经济的“不毛之地”,法律的“化外之地”,道德的“失落之地”,村庄治理的“迷失之地”……这样的措辞或许不太准确,但字里行间也言不见村庄的日落黄昏之境。农村的问题说不尽,那么农村的出路在哪里?颇受争议的甘阳曾经提出:“是否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就是西化模式”“东方儒学文化圈中能否产出自为的发展之路”。那么,农村的发展是否也只是众途所归的城镇化之路,那乡关又在何处呢?

作者 木易

“梦兮笔淡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了解乡村了解中国

过去

故乡是生存的土地

如今

故乡是精神的寄托

我们生长于农村

游历于曾经的村庄生成的城市

我们为生活过活

我们有自己的生存目标与法则

我们存在着问题

我们总在等待解决的方法

我们不认识社会

但社会的一丝一里都牵引着我们的一生一活

乡村是城市的缩影

乡村存在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基础

我们要了解社会了解中国

就应了解于乡村了解于乡村基础

我们爱中国

就要先去爱乡村

我们要强大

就要从乡村与乡村基础开始

了解中国

从了解乡村开始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一点点读书体会

•纪实散文的形式 《中国在梁庄》中,作者梁鸿以自己重返故乡的五个月为线索,用纪实而又不乏抒情的散文形式,想要描摹出当代中国农村的典型形象。变化,政治,伦理,道德,一系列敏感话题,都在口诉纪实中得以呈现,让人带入其中。

•叙述的角度 借用另一个豆瓣书评中的话:“作者既不是局内人也不是完全的外来人” 。正因这种角度,作者在行文中既带有由一个城市知识分子观察农村的意味,也有一个远离故土者缅怀过去的不舍之感。这种视角带给作者的是文字间温情与理性的并存。有批判,有怀念,有叹息。这种视角带给这本书的则是读者的认同感,特别是从农村走出,而与故乡产生距离感的一代人的认同感。然而,以我之见,这种视角也存在不足。其不足性在于,在作者对故乡的带有悲悯的描摹中,似乎缺少了一丝深刻之处。

在序言中作者自身写到:“我想要抛弃我的这些先验观念。当然,这仍然只是一种努力。”然而,也正如作者写到的,在写作本书的上,作者带有及其强烈的目的性。而在我看来,正因此种目的性,即使作者强调自己要做一个“怀疑者”,但仍然带有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在文章中鲜明地表现为作者对事物的充满矛盾的批判性。

•内容 作者在本书中以一种归乡人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中原农村的生活图景,利用乡村中各个类型人的自诉,把这样的图景描摹得真实而残忍。毫无疑问,这种图景具有真实性。

作者在城乡二元对立上的描述十分独到,并不隐晦地表现出城乡之间似有若无的隔膜。这种隔膜令人深思而害怕。每个人都知道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但因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城乡之间,城市人与乡下人,进城的乡下人与留守的乡下人之间,都升起了不易触碰的隔膜。

作者把这种不可见的隔膜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这种对立和隔膜清晰可见,触目惊心。

但也正如上文所言的“批判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有一些过犹不及的感觉。作者与乡村有关的许多事物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进行打量,其间不乏一些矛盾之处。作者既悲叹乡村地区一些保留着“野蛮”的行为,却又为乡村处于被“野蛮”地开发的边缘而伤感。作者感叹乡村以及周围城镇的变化,却又埋怨这种变化不够强烈。作者呼唤乡村社会政治医疗教育等的发展,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对其经济上的发展与变迁产生强烈排斥感。作者追求乡村的自然,但不难看出的是,作者对乡村还未城市化文明化的不满。

或许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主义化的乡村,有发展,有自然,有文明,有记忆。然而在城市化迅速而乡村发展滞后,城乡二元对立的情况下,这种理想主义的想法虽然让人附和其情怀,却只能感叹其梦幻。发展与自然,文明化与记忆感,都美好却又真实的对立。发展需要阵痛,然而这阵痛的承担者却是那些生活在城市化与乡土化夹层中的农民。作者所提出的对农村的设想,充斥着理想化的色彩,希望把农村从阵痛中剥离,却忽视了,无论是现在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的部分农村,都是在阵痛中成长为她所期望大多数中国农村成为的模样的。

作者所描述的充满矛盾的中国农村,更多是作者在对曾经的怀念与城乡对立感之下的产物。作者是半个局外人,因此对此提出批判,然而作者是半个局内人,所以这种批判让人深思,让人叹息,让人扼腕,却无法提出一个真正的命题,即城乡对立以及乡村发展问题如何解决的命题。或者说,这本书带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只有批判没有药方。当然,这并非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因此也无可厚非,毕竟不是所有文学都需要上升到解决层面。而能够带给作者这些思考,已经是这本书的成功。

•写作目的 作者在序言以及后记中都毫不掩饰的提到,写作本书,从开始到最后,目的都是展现中国内地农村的真实面貌。毫无疑问,梁庄可以算作典型的中国当代农村的面貌,它不同于被炒作得热火朝天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家致富”成为模范的村庄,它只是一个在城市化阴影下的一个平凡的村落。有人评论,中国在梁庄,也正是世界在中国。这无疑可以看出这本书对反映中国现状上的代表性。尽管这本书在一些方面的批判与呼唤在我看来带有极大的感性色彩,但我也认为,这本书在内地农村的真实刻画方面的价值无可否认。此处不论作者笔下的梁庄到底能不能全盘反映中国农村,在我看来,作者已经塑造了一个内地农村的面貌,就此而言,作者的写作目的已经达到。

•个人感想 这是一本让人内心惶恐的书,读罢此书,内心的晦涩多于畅快。现代乡村的挣扎,痛苦与无奈,被作者以一种亲切而又冷漠的视角展现出来。或许我非议其批判性,正是因为作者冷漠地对其毫不加以润色的残忍描述。纵使对作者感性的想法与理性的描述之间的矛盾性感到不适,读罢之后,也不得不对农村,对城乡,对文中每一个挣扎的人产生许许多多的想法。然而正如作者自己对这本书文学性的定义,我能从中看到梁庄的原貌,却无法生出如何改变它的任何方法。作者呼唤农村现状的改变,也在后记中描绘了她理想中的农村,却也只是把这种理想图景作为一种理想。此书让我深感沉闷之处,便是作者描绘众多令人沉默的话题,却没有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打破这沉默。或许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振聋发聩,但在我看来,拘泥于读者思索的这种方式,还远远不够。

个人所见,欢迎讨论。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有灯的地方就有梁庄

记得小时候村里面写春联的时候,叔伯们总喜欢写一些4个字的杂联,比如贴在柱子上的是“人口平安”、贴在麦仓上面的是“五谷丰登”、贴在家畜栏上的是“六畜兴旺”、贴在厨房里面的是“小心灯火”。

由于时代的高速发展,杂联的内容也开始不断变化,比如要在拖拉机上贴上“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比如要在自来水池变贴上“细水长流”,比如要在电闸开关的地方贴上“安全用电”,只是厨房的灶台上依旧是“小心灯火”。

时光的涟漪跟随着我们外出离乡的步伐越远越浅越散越淡,可是当我们在外的游子每每暗自在深夜痛哭人生的时候,总会念想起家里的那一盏灯炬,一缕袅袅升起的炊烟。因为那里有着母亲最操劳的身体,那里有着最初孩提时的甘贻和欢笑,那里更有着我们最化不开的浓情。

生死大海,谁做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1)

梁庄——以一张乡野图片自然开启,图片的主题是逼仄错落的农家土房和随风倾斜而逝的股股炊烟,当然还有杂乱的枝桠和破败的瓦砾,远端隐约还有几座新盖的白色平房,用作者的原话就是“梁庄是中国无数相似的村庄之一,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

我不知道这张的图片是拍在晨曦还是黄昏,又或是忙碌的中午,但是不管怎样,生火做饭炊烟升起,这才是中国农村最最根本的生活写照。

我不知道作者拍摄这张图片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但是把它置换到任何一个农村乡野,都是何其相似何其真实,因为它从未远离我们的最初记忆。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这是当年引发互联网的一次网民大狂欢,抛开所有恶搞的元素,其实我们能够想象出来,每个顽皮的孩子,小时候都一定经历过“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场景,所以说当我们穿过别人家或冷或热的烟囱,回到自己家中端起妈妈做的饭菜时,那一刻的血缘亲情在简单的饭桌上凝聚出简单朴实的满足。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一开始,文案便这样写到: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2)

我们都出发了太久太久,以致于往往在很多时候误把他乡做故乡,在他乡所不熟悉的方言俗语中被裹挟前进,或被动或主动渐渐疏远、淡忘和遗失着家乡,只有在不经意间,一个亲切的乡间发音,一碗熟悉到让人落泪的面食,都会击破我们原本被他乡所包裹起的坚硬外壳,内核的温柔在那一瞬间肆意流淌,和我们眼中的潸然混成一片,且模糊且真实。

从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物质在变化,思想在前进,可是我们的情感方式和生活习俗是不会随之迁移的,只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大概上了年岁的人最爱念叨这个。

1997年的暑假,我行将要读初一,懵懂中一边期待香港的回归,贪婪中一边翻阅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是一个何曾难忘的暑假,一个如同初见阳光般的美丽,港岛回归祖国的激动和黄土高原上的曲折故事,都被我写进了那一年的文章中,之后还幸甚获得了市级作文比赛一等奖的名次,颁奖典礼、电视播出、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接踵而至。

谁曾料想,关于故土情意的的一篇文章,竟会给一个少年带来如此多的荣誉。

比起这些,我更记得6月30日晚上很多家的灯光都亮到第二天的凌晨。

3)

入了高中,去了县城,求了大学,出了省府。

路途一直在延伸,脚步持续在行走,牵绊的背后依旧是故乡的所在,只是故乡的模样让我愈发陌生了起来。

儿时欺负我的玩伴居然沉睡在一堆坟茔之中,原因是他在外地打工因工伤住院,父母却贪图工地老板的赔偿金而说回家治疗,一来耽搁了最佳恢复时间,二来减少了不少高效药和高价药,命运的玩笑让昔日被欺负的我唏嘘不已。

同村的一对夫妻因为生的是一个女儿,这个家庭就天天争吵,时不时还有婆婆的加入,附带赠送各种器皿清脆的声响。当女儿被路边奔驰而来的轿车碾压而死的时候,只有妻子在那里抱着尸体痛哭,其余的则是围堵肇事司机索要赔偿。最后的结果是妻子悲恸离婚长住娘家,夫家却以此赔偿买来了农耕用的拖拉机等家伙什。

同样的故事在梁鸿第四章里面也能得到佐证,农村人的想法很现实,人死了,最重要的就是钱的问题。

在为钱而争执的过程中,疼痛、伤心和亲情都可以变成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一切都似乎很冰冷、无情与残酷。

大概只有在鬼节到来时,他们各自坟头的那盏鬼灯才能让他们稍微温暖一点吧。

4)

依山而建依水而居,这是传统的中国居民住宅的挑选标准,而今居住在城市的人群往往在周末、小长假、长假中都会放弃“大隐”的城市居所,前往农村寻找返璞的归真。

可往往理想都是丰满的,现实却异常骨干。

如今的农村早已不复存在陶渊明笔下的那般怡然自得了,放眼望去,都是一座座崭新的房子,外表显得十分张扬和炫耀,里面却显得错位十分。我叔叔是做了多年的乡间医生,好容易自己修盖了一进院,可是里面的陈设和书中第二幅图片老支书家的差不了多少,都是陈旧的、破碎的、颓败的,不仅在墙角能够看见农药桶、锄地的锄头等,甚至还能看见客厅里面家禽所拉下的粪便。我们村里的坑塘估计和书中描写的肮脏几无二致,都是漂浮着白色的垃圾袋和廉价杂牌子的矿泉水瓶,风不用吹,都能散发出阵阵恶臭,丝毫没有当年我们随时脱光赤条条地在里面洗澡扎猛子和摸鱼捉螃蟹之清冽鲜活了。

未曾改变的有着熟悉的乡音和亲切的乡亲,已经逝去的是记忆里面的老宅子和大水塘,新嫁进来的媳妇们,和我婶婶辈们一样自然地撩开上衣大方地喂孩子吃奶。都说近乡情更怯,而此时的怯却是另外一番滋味。

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愁如同患上了疾病一样,变成畸形的乡愁,甚至渐渐让原本清澈的乡愁莫名的浑浊了起来,其实我是有多么不想用“沦陷”这个词语,一旦归结于“沦陷”,那种恐慌是从头到尾的,是近乎绝症的。因为我们都从“梁庄”走来,而此等的场景却让我们无处遁匿,内心的感受大抵都是无法言表罢了。

说起疾病的话,我倒想起来梁庄所在的镇子上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圣人,他就是张仲景,不过时过境迁如此远久,面对此等大恙重疾的体征,纵使医圣有着灵丹妙药,估计也无法挑亮眼前如此昏暗摇曳的灯光了吧。

5)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我们家乡的方言可以用这样的文字来书写,用如此文绉绉的词汇来注解,老鳖一、二货山、鳖娃儿、贵贱、不表、不美、日南雕枝国……这一连串的俚语随便一串,我的眼前便浮现出各种娘婶姑姑嫂子等人的对话,因为在农村,最爱搬弄是非的往往是这些闲暇没事做的成年女性,不对,严谨一点说应该是这些已经成家但不一定成年的女性。想想,我身边有多少还未曾成年就已经嫁做人妇的小姑娘们,原本美丽可爱的她们,却早已经被邻里长短给熏陶成骂街高手。

按照地理位置来看,我和梁庄同归属穰县行政区域下面的自然村落,只不过不是同一个乡镇而已,1999年的中考我还是在梁庄所在的镇上度过的,那里的人们和我们那里一样,都喜欢吃烩面,这是作者也十分难以割舍的美食。

美食是乡愁,乡音是乡愁,余光中的诗歌也是乡愁,我们见惯了太多温情脉脉的离乡思念,从传统文学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有各种演绎的极致版本,只是今天的乡愁再也不是文学表现意义上的侠义乡愁,它变得更加不可操控起来,没有了自然的脉络,消失了人性的善良,到处都是孤零零的被悬挂着的乡愁,而我们此刻思念的乡愁只是一种有依偎有亲昵的感觉而已,可无论如何,这终究还是生养我们的故乡。

作者在接受《中国周刊》时说到:现在的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我们就连回头的地方都没有了。

如果真的是那样,我也只有如同杨绛先生翻译过的《生与死》一样——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熄灭了,我也准备走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fanwen/87795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女心理师之江湖断案》的读后感10篇 女心理师之江湖断案 下一篇: 和前任说再见适合发朋友圈的一句话说说 告别前任的句子说说大全 和男朋友分手的告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