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教育 > 正文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 说中国

导语:《说中国》是一本由许倬云着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4,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说中国》读后感:中国的本位整本书是以西汉为本位,来探讨整个中国。夏商周的作用在于确立中原为

《说中国》是一本由许倬云着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4,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说中国》读后感:中国的本位

整本书是以西汉为本位,来探讨整个中国。夏商周的作用在于确立中原为核心。春秋战国则是向外同化与扩展,秦是过渡,汉则是基本上确立了中国为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哲学,同时建立了完整经济网络与道路网络,政治上士大夫通过一套形而上的逻辑让皇帝相信自己是天选择的并且士大夫会进谏皇帝并制衡皇帝。基层与上层的人才流动与信息流通是由察举制完成的。可是后来汉朝衰微,在于光武帝不相信这一套形而上学,禁止了类似的儒家构建正当性活动,所以上层士大夫就衰退了。察举制的失效是由于上层士大夫的衰退导致士大夫只认俸禄为了一己私利,而这样就使基层无法使儒家精神渗透,儒家功利化。再加上有人叛乱,总领内外政务,士大夫完全失去政治效应。底层士大夫就形成贵族,政治结构平衡奔溃。之后就是老生常谈,小皇帝,外戚,宦官,汉覆灭。长期分裂导致中原胡化,大唐直承北周蛮子,这就是中国衰微的开始,因为北周管制粗糙,大唐处理政务效率不高,唐以双重身份统治整个东亚,促使东亚民族融合。这样一个秩序本身是稳定的,但是伊斯兰的兴起冲击吐蕃,就使大批胡人流入内陆,造成冲突,加上融合严重地区胡化严重,安史之乱之时,便是分裂的前兆,五代十国综合过后便是宋朝的列国体制。元明破坏了中国的政治传统——儒家的天命合法性,从此开始沦为专制的国家,直到1911年。

许以汉本位来解释历史,同时引用蛮族入侵说来解释唐的兴盛。但许关于唐的叙述与文中引用的资料,隐喻他对唐的不满。并认为从此中国历史开始走下坡路。

《说中国》读后感:中国: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对于史学家来说,专史易写,通史难作。贯通上下几千年的通史,没有几十年的功夫积累,没有打通古今中西的大视野、大思路,一般的史学大家都不愿尝试。我心目中好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白话本通史》、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都是有一家之见、又通俗易懂的经典。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许倬云《说中国》,也可列入期间。

许先生原先以研究西周史、汉代史着称,近二十年来他越来越注重中国的大历史,所着的系列作品,皆以视野宏大、贯通中西为特色,有一种在IMAX影院看电影的感觉。他说自己是以一种系统论的方法观看中国历史。而所谓的许氏系统论,并非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过的科学的系统论,无宁说是一种人文的系统研究---不是注重数据、模型、变量分析,而是从天文、气象、地理、物质、制度、社会、阶级、宗族、思想、宗教、风俗等角度,360度全景式的鸟瞰古代中国,各个元素之间又非孤案,而成为一个相互镶嵌、彼此渗透的分析网络。这种全息摄影非史学大家无法驾驭,不敢问津。一般学者只能从一个或几个领域窥探历史,但许先生以炉火纯青之技艺穿越其间,驾轻就熟,令人叹为观止。

先说气候、地理、瘟疫对历史的影响。许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期间,大批胡人南下,与亚洲北方出现冰川期有关,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无法生存,只能纷纷南侵,渗入中国,最终与中原的农耕民族在血统和文化上融合。隋唐伊始,北方气候回暖,于是草原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突厥,成为继匈奴之后最庞大的草原强敌,令大唐帝国头痛不已。许先生也注意到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周边邻国虽为儒家文化圈,却未列入王朝直接控制的版图,原因乃是与地理环境有关:最初与它们的交往,无法通过陆路,只能通过海路,而这正是农耕民族之短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造就了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许先生认为,蒙古扩张的时代,正是欧洲发生黑死病的时候,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无力对抗强敌。故给蒙古铁骑驰骋欧亚大陆的大好时机。

器物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许先生在书中多处分析了冷兵器时代马的重要性,谁拥有了骑兵,谁就占据了战场的主动。大宋王朝之所以难以与比自己的国力弱得多的夏辽金匹敌,乃是无论中原还是南方,皆没有大草原,缺乏滋养骏马铁骑的沃土。

说到中国,这几年史学家最热门的话题乃是“何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何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等同于华夏-汉民族吗?以许先生热烈而深刻的家国天下情怀,他写这本书的最强烈动机,乃是试图回答“中国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一核心问题。他超越了欧洲人习惯的帝国-民族国家二分法思路,没有在“中国究竟是一个帝国还是民族国家”里面兜圈子,在他看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从时间维度来说三千年历史并非一成不变,从空间维度来说则是“汉的中国”与“胡的中国”的互动与交融。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主权、疆域和人口的民族国家。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历史上的王朝经常更替,但有一个超越了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其不仅具有制度典章的政治连续性,更具有宗教语言礼乐风俗的文明一贯性,这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就叫做“中国”。

但这个“中国”,在具体的年代里面,总是由某个正统的王朝所代表。不同的国家或王朝都想问鼎中原,争夺这个能够代表“中国”的正统。正统之所以重要,乃是与天下有关。欧洲乃是列国体制,一个上帝,多个国家;但中国是天下大一统,中国人所理解的世界,只有一个天下,而能够代表天下的,只有一个“奉天承运”的正统王朝。一个天下,多个王朝,因此,无论是魏晋六朝,还是五代十国,不同的王朝都要争夺天下之正统。

在现有中国版图之内的古代历史之中,在大部分时期不是只有一个王朝国家,而是有多个王朝政权。魏晋六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且不论,即使在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时期,在汉朝的北方有匈奴、鲜卑政权,与两宋王朝并存的,有辽夏金元。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是单线的、一元的正统王朝故事。但在今日的中国疆域之内,历史上各个时期除了正统王朝,还有众多并存的王朝,他们同样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只是常常被忽略、被遮蔽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中国,具有双重的内涵,从时间的延续性而言,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但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说,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多王朝、多个国家政权并存的空间复合体。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地理空间之中,始终存在着多民族、多地域、多种制度的王朝与政权。他们之间争夺的不仅是土地、人口和资源,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个正统,谁占据了中原,谁就拥有中央王朝的地位,获得历史上的正统。

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他们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历史。一部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原与边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历史。其中有以夏变夷,也有以夷变夏。最后夷夏合流,到了晚清之后转型为近代的民族国家,并开始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国族整体。

从秦汉到元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大一统王朝,一种类型是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王朝,如秦汉唐明,另一种是边疆民族所建立的征服性王朝,如辽金元清。虽然都是大一统,但汉族为皇帝的中原王朝的合法性背后有天下,以中原文明为中心,吸引四方内聚,形成华夏中心主义。而边疆民族当君主的征服性王朝虽然部分地为中原文明所同化,但其正统性更多地不是来自代表天下,而是开拓疆土、威震四方的国力。这两种类型的国家认同,都以王朝认同为表象,但其区别非常微妙。中原王朝以文明而自大,征服性王朝以国力强盛而自傲。自秦汉、盛唐到蒙元、大清,“天下中国”逐渐演变为“大一统中国”。

为什么汉唐盛世可望不可即的帝国梦想,到了满清异族政权那里反而得以实现?这首先要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不同性质谈起。葛剑雄教授曾经指出:中国历史上农业民族的政权,其稳定的疆域一般不超过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农业民族不具有统一中国的条件;相反.牧业民族却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牧业民族完成的,牧业民族的三次南下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更大的贡献。第一次南下是东汉后期到隋唐,第二次南下从唐朝中后期到蒙古建立元帝国。第三次则是满族南下建立清朝,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

这两年,因为论证“新天下主义”的缘故,我对“何为中国”、古代中国是一个“汉的中国”与“胡的中国”互动交融的复线中国有上述的认识。读了《说中国》,我很欣喜地发现,我的一得之见得到了许先生有力的支持与背书。

正如他之前写的《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两书一样,许先生跳出中原中心论的大汉族主义偏见,以大量丰富的例子和概括来论证古代中国的双重性,“汉的中国”之外,还有“胡的中国”,最终汇聚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与辉煌。

盛唐便是“汉的中国”与“胡的中国”交融的结果。许先生对此有很高的评价:“整个唐代,在北方、西方都没有长城,也没有边塞,那是一个开放的领土。任何族群愿意归属,其领袖都可以取得中国的官称,被列入大唐天下之内。这是一个开放的天下秩序,有极大的包容性,也有极大的弹性。”他如此比较汉代与唐朝:汉代是从上而下坚实的结构,而唐朝的机制大开大阖,来自不拒,向西方延伸。汉代厚实,唐代宏大,印度的数学和医学、中亚的天文学、都纳入了中国文化的系统,唐代文化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当数历史最强。相比之下,许先生对大明王朝的评价则低得多:“明代固然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从明太祖时代开始,就有内廷特设的刺探单位,侦查文武百官的言论与行为,锦衣卫权力之大,汉唐未有。除了锦衣卫,后来又添设东厂、西厂,代表皇帝监督臣僚和百姓。朱元璋憎恨百官贪渎,若有贪污者,处于极刑,剥皮之后,充以稻草成人形,置于官座之侧,杀鸡儆猴。这使得百官群僚整日惴惴不安,每当上朝,就与家人恋恋惜别,唯恐一去不复返。从汉唐到两宋,以士大夫为核心的外朝尚能平衡皇帝为中心的内朝,故有“士大夫与王权共治天下”一说,元明之后,内廷之威,令士大夫噤若寒蝉,政府完全无法制衡王权,甚至宰相一职都被废除,整个外朝沦为皇帝的附庸。

《说中国》一书多有出彩之处。以最近我关心的一神教传统与中国的问题,竟然也在书中获得意外之喜。一神教乃是发源于近东,亚伯拉罕的后裔先后发展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拥有共同的先知,都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神,这个神主宰宇宙自然、世间万物与每个人的生死苦乐。他们都相信末世,相信善恶是非、黑白分明,当末世来临之际,一切都将在神面前得到无情的审判。中国传统的宗教并非一神教的,乃是多神教,儒道佛三教混杂,百姓对各路菩萨、神仙、圣人皆一视同仁,走过路过不错过,都要拜一拜。然而,许先生指出,到了魏晋隋唐,中亚和内亚的各种一神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等都随着胡人的足迹进入中国,他们并没有为士大夫精英所接受,却沉淀在民间,为民间信仰所吸收,演化为中国的启示性宗教。宋代方腊的“吃菜事魔”教派、元明两代的白莲教、晚清的拜上帝会等等,都吸收了一神教的观念和仪式。中国的老百姓平时都是多神教信徒,到了揭竿而起之时,皆拜倒于一神教之下,膜拜于一个至高无上的真神与权威,足见中国的一神教并非到了20世纪革命之后才出现的现象,其实在古代中国的民间信仰之中就有渊源可循。

《说中国》读后感:“我是谁”——文明视野下自我归属的历史思考

读许倬云先生《说中国》。

问他者“你是谁”是为了知其名号,是极简单的问题。问自己“我是谁”,则是对自我归属的思考,回答清楚却是极困难的。垂髫之童皆知自己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但是这“中国”该如何定义,在当今主权国家的共识下,其是世界东方的960万平方公里陆疆和299.7万平方公里海疆,而放在文明视野视角去审视“中国”,则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宽大区域中由无数不同来源的人经过几千年的共同生活演变而成的共同体。当今世界是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主体、国家主体或集团主体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历史的审查自己的族群归属和文明认同,对在文明交流中思考自身文明的发展方向有其重要意义。梳理“中国”共同体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形成经历了“天下”、“帝国”和“中国”的几个阶段。

天下

大约在一万年前,东亚这片区域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先後产生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这些文化区域都有着精美的玉器、复杂的政治组织和一定程度的农业发展。这些文化中的人口向四周迁移,最後却都走向衰落,最终黄河流域的庙底沟文化取得了领导地位,这群人没有精美的玉器,老老实实的耕种土地,却奠定了中国文化共同体的核心。在这个核心上先後产生的夏、商、周三个封邦建国的时代,三个朝代不断融合将四周的地方文化吸纳进来,扩充了华夏的概念。这一阶段没有所谓的中国,“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只是华夏之中的城邦之意,这时人们对天下的认识是由“侯甸绥要荒”构成的无边界区域。

帝国

秦汉时期郡县制取代封建制,天子变成皇帝,天下的概念发生改变,国家作为直接统治载体的作用凸显出来,形成帝国体制。这个时期,儒家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官制度贯彻帝国上下,市场经济沟通四方,这些发达之处支撑起帝国通过战争融合四方文化。魏晋时代,少数民族第一次在汉人核心区域建立政权,却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汉文化当中,这是人种融合的大时代。隋唐的统治者实际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後代,他们以开放的姿态迎来强盛的第二次“帝国时代”。帝国与西域胡人进行着广泛的贸易,采用羁縻州府的政策安置和管理其它族群,发达的驿站系统支撑了政策实施中信息的往来传递,这些都促使了胡人的汉化也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因子。

中国

帝国在最为强盛的时候,渔阳鼙鼓动地而来,汉唐时代“天下”自居的自信产生动摇。宋朝以正统自居,放眼四周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比自己强大。这些政权有了自己健全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发展。宋朝不得不重新思考胡汉之别和自己的文化价值,最终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认同了自我的疆域。从此,“中国”不在是天下,“中国”有了具体的疆界,中国只是列国当中的一国,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人才能被认同为“我者”。这确实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两汉时期的坚实基础和隋唐的宏大规模转变为中国文化的稳定结构。这个稳定结构的包容性和弹性再不像汉唐那样强大,以至於其在面对近现代的文明冲击时,不再具有强大的接纳和消化适应能力。

元明清三朝中有两个是征服王朝,却与明朝一样延续着宋以後汉文化的统治模式,并且将这一专职体制发展到顶峰,将中国封锁起来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区域。然而,这个稳定区域内,文化正在消沉,宋儒对人间秩序和明儒对心性安顿的思考转变为对经典的考证和校勘,对经典不敢有半点发挥,文化的自信不复存在,也没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胸襟。这个时代虽有康乾等盛世,实际在走向“古道西风瘦马”。终於,在西方文明全面冲击的时候,我们的回应是一步步退缩,却又站在有宋以来形成的保守特质上固守传统,以至於“中国”这个共同体几乎崩溃。

我是谁?我是中国人,中国就是这样一个经过不断叠加与凝固而成的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近代中西文明碰撞中,荣光不在。而在当今世界大步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从对这一共同体的历史思考出发,我们该如何定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案实际已经非常明显,就是是要回到宋代以前的开放性秩序,在文明追求上回到汉唐时代的包容和闳放,在文化态度上回到知识分子对权利的严正批判精神。

《说中国》读后感:中国:复杂的共同体

许倬云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作者按照约定俗成的朝代演变对其进行考察,“考察其中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这四个项目,将其作为四个变量,考察其共同建构、交互作用以及不断适应的动态趋衡。”得出结论是:

中国并非从国家、族群或文化的单一角度可以看明白的。“华夏/中国”是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共同体依靠着统一的经济网、流动的社会结构、共享的文字系统而维系。

对复杂共同定性的话,天下体系或者天下秩序更好。一个坚实的核心,而无坚硬确切的边界。

该复杂共同体对外能不断容纳涵化,“由于很早就凝聚了一个核心,才有不断转变与成长的依托: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涵化的可能性来源于其边界是弹性的柔性的,也来源于其弹性柔性边界内的多元并存的空间。对内能不断调适,调适的力量则来自于科举或准制度的设置,带来了大众与精英的社会流动通道与机制。

而这复杂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吸纳、调试与变化。在宋前都是这样的过程,高潮则是唐代。宋后则由向外扩散变为向内收缩,天下的“华夏”收缩为汉族的“中国”。

仿照奥斯卡·王尔德的论述,可以说华夏文明所有好的东西都受惠于宋前,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宋后,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宋前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内质,那么宋后则构造了外壳。

《说中国》读后感:何为中国——复杂共同体的历史演化

就书评而言,novice的评论从内容和文笔上都相当好,我是强烈推荐的。这里就仅仅写一下对许先生的《说中国》所不认同的一些内容。简单的说,《说中国》对中国概念的定义还不够明确,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的系统性分析还有所欠缺。

————————————————————————————————————————

先说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许先生对唐朝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胡汉交融为唐朝带来了恢弘的气量,兼收并蓄的包容气质也是奠定了唐朝在古代王朝的巅峰地位。同时,元明清的专制僵化对中国社会及其文化带来了损害。

我以为许先生的不足是没有指出中国自汉武确立儒表法里的意识形态统治后,明清的专制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皇帝为了确保专制权力,一定会用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武将的带兵权力一定会被削弱。科举制一旦出现,也一定会取代门阀垄断的推荐官制。当然,制度变迁的步伐和过程远比这几行字来得惊心动魄。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历史不可阻挡。自汉武之后的18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专制体制越来越完善,满清的康乾时期可以说是帝王专制主义的巅峰。所以,清末以前的满清内无权臣、宦官和外戚干政,外无强敌威胁,其政权稳定性当属历朝第一。从历史自身的逻辑看,满清才是中国王朝的巅峰。对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王朝历史的评价应当建立在这一系统分析之上。

————————————————————————————————————————

其次,是我以为许先生对中国概念还有些许模糊。我在结合知乎网友的见解后试图给出与“中国”有关的几个重要名词的定义和内涵。

中国/中华:中国和中华为同义词,古代语境的中国具有双重意义。政治意义在周朝以前为炎黄部落至商朝国家,周朝以后为信奉儒家的国家,即上溯炎黄、下至清朝的统治王朝;地理意义是华夏族群生活的区域,核心疆域北至河套阴山、南至广东、西至敦煌、东至辽东。中国的地理范围随不同统治王朝的实际控制疆域而变化,即使是同一王朝甚至同一皇帝时期,也会有所增减。政治意义的中国,并非总是统一的,比如南北朝时期、辽金宋时期。中国人不等同于华夏人,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中国统治王朝总是同时统治着华夏族群和非华夏族群。

中国/中华:现代语境的中国是政治概念,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

中国人:政治概念,在古代指受中国王朝统治的人民,应该更确切的称之为某一王朝的人。

中国人:双重意义。政治意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公民。文化意义还包含认同中国传统和现代思想文化的华裔,与中华民族非常相似。

华夏:族群,受中国王朝统治或国家管理的、尊崇以儒家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只有古代意义。除儒家外,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华夏同时也是古代世界观的华夷观念中的政治观念。华夏族群并非仅包含汉族人。即使并非汉族人,但一旦认同儒家教化,也就从此被认为是华夏族群。狭义的华夏人,即汉族;广义的华夏人,还包括认同儒家教化的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等这些具有较强文化独特性的族群。是否为华夏人,很多时候得到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处于汉化过程中的非汉族人,也可能放弃汉化过程,转回到非华夏族群。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另有知乎网友提出一种精准定义,是指全部PRC境内合法公民、ROC公民及其侨民、归化人及其后代、所有自认为中国人的海外人士。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为了大一统国家的意识形态而创造的“国族”——“想象的”民族。概念开始于康梁维新时期,始建于清末宪政,实现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继承发扬于现在。清末提出“中华民族”概念,有其强烈的现实政治意义,使得清朝帝国的领土能够合法地被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下来,否则汉族应当只保留内地十八省。

————————————————————————————————————————

然后,以下是我所理解的中国这一复杂共同体的历史演化过程。

中国1.0:西周的天子直接控制的范围是陕西中部、河南西部那一小块疆域。那时的中国是地理概念。因为后世主流意识形态儒家将礼制追溯到周公旦,所以将周王朝的建立作为中国概念的正式建立,即1.0。

中国0.0:虽然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但依据史料和传说,自炎黄时期起,众多部落在现代中国的土地上通过发展、战争和融合逐渐形成了接受同一政权统治的一个族群。先是三皇,再是尧舜禹,禹之子启建立了夏,商推翻并继承了夏,又被周所继承。因此,称炎黄至商朝的这段时期为中国0.0。

中国2.0:周统治的疆域局限在现代中国中部的陕豫鲁等几个省份。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楚、吴、越、燕等诸侯国当时仍被认为是蛮夷。但正是秦国征服了所有的诸侯,对周的统治疆域进行了极大的扩张。两广、闽浙、辽东半岛、川渝,成为秦的领土,自此正式归入中国版图。至此,北及长城、南至两广、东眺大海、西入川渝,这部分土地自始至终是大一统王朝的疆域,奠定了中国最核心的地理基础。同时,秦王朝的建立,也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政治理念,而且秦所创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和官僚治理制度一直为后世王朝所模仿并改进。因此,称之为中国2.0。值得注意的是,秦是唯一一个不尊崇儒家、明确信奉法家的专制王朝。

中国3.0:汉继承了秦,同样也必须面对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的威胁,包括东北“辽西走廊”、西北“河西走廊”、北方“蒙古高原”。所谓的华夷之辨,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分。汉武帝坐拥父辈苦心经营的数十年积累,主动出击,先后攻取并控制了河西走廊、辽西走廊,击溃了北方的匈奴,使得相当多的北方游牧民族归顺了汉的统治。自此,中国王朝不仅统治着遵循儒家教化的华夏族群,还统治了非常多的文化各异的少数族群。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同时,在真正的治理实践中又尊崇韩非子所创制的法家,“儒表法里”成为了两千年来真正的社会意识形态。至此,汉武帝的中国开创了统治多民族的政治传统和儒表法里的思想传统。因此,称之为中国3.0。

正是因为汉朝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使得相当多的游牧民族归顺了中原王朝,使得“非汉族群是否属于华夏族群”成为一个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尽管游牧民族的汉化过程时有反复,可还是要意识到华夏族群开始一点点逐步开始囊括非汉族人。

要区分受中原王朝统治的归化游牧族群和在王朝边界附近维持朝贡关系的游牧族群,后者并不属于中国人的范围。例如,匈奴人不属于汉朝人,但在西域都护府时期的乌孙、龟兹属于汉朝人,但又不属于华夏人。

与此同时,在王朝内部的游牧民族政治力量也开始影响王朝的政权。当中原王朝崩溃后,归化的游牧族群会与汉族人一起争夺中原疆域的统治权。边境上的游牧族群也会通过代理人影响中原王朝的更替,中原力量衰落时甚至会伺机入主中原。西晋灭亡后的北朝拉开了游牧民族争夺中原王朝统治权的帷幕,为辽、金等的统治等树立了榜样。当游牧民族统治原中原王朝部分疆域时,他们往往执行胡汉双重统治策略,推行汉化政策,尊崇儒家礼制建立帝国的政治及行政管理机构。这种混合性质的游牧民族国家,既具有了与原先游牧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也与纯粹的汉族儒家王朝有所区别。虽然他们仍处于汉化过程中且保留了相当的民族特性,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建立的王朝属于政治意义上的中国王朝,他们属于中国人。例如,前秦、北魏、辽、金等国家或王朝。

必须强调,虽然汉化后的游牧民族属于中国人,也就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汉化前的该民族并不能因此追认为中国人,他们之前的历史不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只属于他们本民族历史。

中国4.0:元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原地区的游牧民族王朝。元朝的建立可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虽然成吉思汗出生时蒙古处于金国的统治下可算做中国人,但成吉思汗随后创立的大蒙古帝国不仅摆脱了金国的控制,其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也与儒家毫无关联,因此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与中国无从属关系,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也不属于中国人。忽必烈带领蒙古军队入侵南宋,并建立了元朝。尽管忽必烈的蒙古人在一开始的确是入侵了中国,即金国和南宋,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异族入侵。忽必烈随后在其统治时期采取了不少的汉化政策。尽管他在名义上还是大蒙古帝国的大汗,但事实上他的有效统治疆域仅为中国地区,尽管是大大扩张了的中国疆域。我们可以认为元朝属于中国王朝,忽必烈及其子孙属于中国人。当元朝被明朝所取代后,蒙古人逃回到草原建立的北元就又不属于中国王朝的历史,他们又不属于中国人了。而归顺明朝的朵颜三卫,属于明朝人。从朱元璋的讨元檄文中可以确认,朱明王朝承认蒙元的正当性并随之继承了他们对中原疆域的统治权。中国4.0即是在官方层面彻底确认了非汉族在尊崇儒家礼制的情况下创建的帝国也被认可为中国王朝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的入侵者的这一理念。朱明之后的满清,无论是面对内部的太平天国起义还是外部的列强入侵,都获得了汉族官员、乡绅及居民的普遍认同。当然,辛亥革命时,满清的排汉和汉族的光复再一次成为推翻政府的重要口号和动力,这显示出认可非汉族的华夏化即使在古代王朝的末期也存有争议,尤其会在改朝换代时被利用。。

中国5.0:1911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儒家意识形态不再是中国政权更替、确认中国历史归属的必要条件,即所谓的中国5.0。为了国家的凝聚、统一与复兴,中华民国在汉、满、蒙、藏、回五个民族的基础上建立了虚构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和发展。在现代国家的概念下,中国人即是中国的公民。

根据上面的划分,古代中国的统一时期有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与传统的大一统王朝认知相一致。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源远流长,是一个由中心向周围扩散、经过不断叠加与凝固而形成的一个共同体。这个过程,从夏商周到秦汉时代,以自居天下中心的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形成了“中国”的核心地域和文明思想,并且实现了族群融合。

在“中国”的形成过程中,融入的种族和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就是一个大熔炉,把不同族群与不同文化融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从来就没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中国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历史既包含汉族历史,也包含少数民族的历史。可以明确的是,汉族构建了中国政治体的核心,汉族历史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少数民族的历史,只有当少数民族属于中国人时,才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并且,某一少数民族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交叉部分也可能有多个历史阶段。某一少数民族,尽管现在属于中国人,可其历史并不必然全部属于中国历史。再以蒙古为例,忽必烈之前的蒙古部落及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国都不属于中国,元朝属于中国,之后的北元、鞑靼及瓦剌又不属于中国,满清与蒙古的联盟使得蒙古的部分族群再次融入中国,直至现在。

《说中国》读后感:大历史视角下的极简中国史

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以前没看过许倬云的书,不过大历史的概念,在看黄仁宇的时候已经比较熟悉。但看的几部黄仁宇的书都是断代史的分析,像这样以大历史的视角分析整个中国史的还是第一次看。一直以为,做任何的研究,都要有一种既能深入进去探微知着,又能跳出俯瞰全貌的能力,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意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建立认识。所以大历史的视角真的是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

全书用佛家“成、住、坏、空”的说法将中国历史串了起来,很有意思。夏商周秦汉唐是成、大成的阶段,形成了天下国家;唐的极盛之后,下坡开始,进入了住的阶段。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政经制度,都已开始僵化。由于宋的偏安一隅和辽、金、西夏等的存在,天下国家已经不存,宋似乎也只能看成是列国之一,虽形成了稳定的结构,却也不再有接纳与消化适应的能力。蒙元算不算中国?中华文明这里是不是出现了断裂?近来这问题似乎成了一个热点屡被提及。作者在这里进行了一下折衷,将蒙古帝国和忽必烈的元朝进行了区分,认为蒙古帝国是独立的另一个帝国与中国没有关系,而忽必烈的元朝则可以看作是中国的一个征服王朝。元明清三代是中国走向坏的阶段,明朝虽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至于满清,作者则认为危害更巨。“实际言之,蒙元的高压统治只是一味使用武力,没有机会严重损害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基层社会在蒙元时代还保留一些独自运作的能力。满清统治,则通过威胁和利诱恩威并施,将中国的文化精英压倒、扭曲,也使汉代的天下帝国所植根的基层涣散,不再凝聚”。说到这里,不禁想到了更晚近的一次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窃以为这一次的摧残更惨烈更彻底对现今的影响也更大...正如作者所说,历史上,中国的儒生阶层曾经不断有节烈之士,代表文化的良心、社会的正道,抗议皇权与政权,直到明代,舍身抗议的人物还是有很多,可是在清代,这种代表文化和道德的人士就少多了...

最后,借用顾颉刚“古史辨”运动中的标榜,历史研究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因为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要探寻真相,历史也不例外。历史不应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应该是一个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让我们了解真相,回归常识的工具。

《说中国》读后感:“中国”之外的“鸡肋”之痛

偶在书店看到这本小书,许老先生的大作,似乎一时间成为了畅销书,便提起兴趣买来看看。许老先生的历史学功底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于许多制度、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十分的深刻而全面。然而,本书的后几章,尤其是讨论元明清三代专制制度的部分,显然已经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研究而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历史的价值倡导了。许老先生针对元清的外族血腥征服、阶级压迫以及明代承袭前代的暴力统治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于是乎,倒数几章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变成了警示暴力和专制的前车之鉴。然而,以史为鉴固然可取,但元明清三代的专制帝国是否真如此一无是处以至于远不及于汉唐气象,两宋风骨?

无论是清末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还是今日对于“新清史”的争论,本质都是一个问题:汉族以外的族群是否应该在历史上算作中国的族群,他们建立的王朝,是否应该属于中国的王朝。不得不说,历史上非汉族的王朝历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一块名符其实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愧。我们不能够像西方国家一样以所谓的单一民族成分构建“汉族”的国家,又不能不承认汉族王朝的确在历史上屡次遭到征服的事实。事实上,许先生的副标题——一个不断变化的负责共同体——巧妙地避开了静态的“我者、他者”的讨论,以“核心”、“天下”的概念,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族群交流看作一个独特的、动态的“共同体”的变化,这是具有独创性的。然而,在论述元明清三代族群特征时,许先生似乎又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那种“鸡肋”之痛,一定要显示出出汉民族的“中国”和草原王朝“腹里”的对立。造成这一矛盾而痛苦局面的根本原因事实上还是在于历史学家对于“中国”核心与“天下”模式的执着。

诚如许先生所言,“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作为这种模式的“中国”、“天下”、“汉”在汉代达到高度的统一性。然而,正如书中所指示的,自“五胡乱华”以来,“天下”的国家模式事实上已经衰坏,“中国”、“天下”、“汉”这三者的内涵已有相当差异。再到唐代,“天下”已经远不是“汉”和“中国”所能涵盖的了。如此到了元代,如果我们还执着于“中国”的概念,未免就有些一叶障目了。唐代之所以往往还为汉族所崇敬,乃是因为唐代虽然“天下”与“中国”不再具有统一的内涵,但仍是以“中国”作为核心在统治“天下”。元代却不然,蒙元以草原作为“腹里”来统治汉地的“中国”,“天下”的发散方向逆转,“天下”、“中国”、“汉”彻底成为互不统属的独立概念,造成历史认识前所未有的困难。

了解到了问题的所在,我们就可以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秦汉对于“天下”、“中国”、“汉”这三种概念高度统一的实现固然伟大,但天下未有不变之法。历史的演变需要我们找寻对中国历史新的解释。由于元代以后三种概念的相互完全独立,我们根本无法简单的将如今的中国与“天下”、“中国”、“汉”中的任何一种概念对应。现代中国或说具有现代主权意识的中国,绝不仅仅是2000年前秦汉模式的复制或者是添加,而应该是秦汉的制度遗产与近代的民族征服、被征服相互交融与妥协的产物。可惜的是,中国的学者往往过于熟悉和依赖秦汉唐的大汉帝国历史,却对宋元明清时代的所谓“异族”知之甚少,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学者所希求的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与实际的知识局限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了难以消除的“鸡肋”之痛。

《说中国》读后感:隔空对话读者丨许倬云说中国

理想国曾出版许先生的系列作品,如今,最近十年最重要的着作即将上架,85岁高龄的他录了一段难得的视频,“身处海外已经大半辈子了,身体经过两次开刀以后,回到故国的机会已经没有了,所以借这个机会,向我的读者,也是我的同胞,有这一番交代。”

视频链接:https://file.hyjzdh.com/uploads/2021-11/04/ofppdg4uwm5.html

说中国

许倬云

1.“中国”两个字,不是所谓主权国家可以界定的

我这本书呢,叫做说中国,本来就是冯编辑给我出的题目,一写写呢,后来觉得,咦,挺有意思,所以写成这本书。主要写书的本来原因是说,究竟问问“中国”是什么?“我”是谁?“中国人”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后来一路写下来,得到了结论。

“中国”这两个字,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个政治体,不是今天所谓主权国家可以界定的,也不是个文化系统。它是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在一个宽大地域里边,由无数不同来源的人共同生活组成的一个几千年演变而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大家生命拴在一块儿了,命运拴在一块儿了,前途也拴在一块儿了。

能够构成这么大的团体,不是“主权”两个字可以说,也不是“血统”两个字可以说,所以我拿四五种不同的因素,编织成一个互动的、交相拉扯的一个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不是一时的,而是几千年上万年演变下来的。这个系统能够到今天,还相当具体,因为它有个核心,这核心是多少年来锤炼、混合、融合起来的东西。

2.中国的人本哲学系统:不垮不张狂

那么,里边有大家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有观念上学到了不同的族群之间互相容忍、互相协调,在文化上,长期地孕育出一套观念,这套观念就是中国的人本的哲学系统,不是靠上帝,也不是靠各种神奇力量,也不是靠科学的理性,靠着人本身的天性,天性里边人跟人该如何相处。人是合群的动物,我们中国人的一套文化系统,就是怎么样人跟人相处,这中间有积极的方面,是儒家。很平淡的、淡泊的,不是消极而是淡泊的、内敛的方向,是道家。一向外一向内,一积极一退让,一刚一柔,这样地配合起来,我们进退自如的一套人生的观念。

这一套使得中国可以在最困难的时候,忍下去,还不垮,最得意的时候不要张狂。那么整体讲起来呢,这个共同体,在世界上以前有没有见过呢?,也有过类似的。罗马共同体,相当类似,可是不一样,它是有相当排他性的,他罗马人比别人高一等。英国人在日不落帝国的时代,世界各处都有他的殖民地,里边有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自治领,有不同的殖民地的地位,它也相当地容忍,可它还是有不同,英格兰人是英伦三岛的主人。基督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向上帝看的宗教,这个是排他的,其他宗教在他的系统里边没有如基督教一样的位置,是神的宗教,不是人的理念,所以这个英国的系统跟中国的系统也不一样。

将来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在东亚、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几千年来是大国,已经有了经验,怎么样和其他的国家、其他的族群、其他的单位以不同的关系互相相处、活下去。

3.民间看不见的自治

所以中国大圈儿里头,我们看见有不去征讨、不去做战争以战争压服的国家,明看着示威、太祖所谓有“不征争之国”,也有以贡让共让、和以封贡共作为关系的内圈的国家,也有国内的土吐司等半自治单位,也有蒙藏这种高度自治单位,这个都是将来世界,全球化的大组织之内恐怕也在所难免会碰见的,一定要不同层次,不同的互相关系纠葛成一个互相、住在一块儿的,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大的共同体。这个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让我们面临中国又重新回到地区性领导者的地位,而在这个世界大系统之内,中国要扮演一个比前面更重要、更广阔的角色。

那么,我们要在国内,中国要长期维持这个地步,有两个因素相当重要。第一,中央并不集权,各省各县一直到农村,每一级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当年一个县政府,除了县太爷、两个秘书,大概十来个工作人员,靠的什么?民间,看不见的自治。这看不见的自治哪来的呢?有一群受过教育的地方精英,他们不一定很有钱,不一定是官宦人家子弟,但因为他们品行不错、对人好,他们变成地方性的领袖,不是今天的土豪,也不是过去的恶霸,就是一个地方上的大家尊敬的所谓士绅,士绅并不一定有官位。这个我记得在我年轻的时候,在我们家乡,这批士绅基本上管了所有的地方社会福利,所有的救苦济贫、养老扶幼,孤儿院、寡妇堂、无家可归人的收容所,都是这些人在经营。他们没钱,他们以他们的信用,结合在一起,向商店、去告诉他们,你们能不能出这个钱,量力为之,长期建立信用,工商业都愿意出钱。这些人本身不拿薪水,但这些人能够说到一句话,相当可贵的。

我的祖父,在太平军之后,太平军大乱,他回忆过去,从清朝入关,在江南大杀一顿,到太平军,又是两军相杀,这中间二百多年,我们无锡从来没见过兵,兵的影一点儿都没见过,乡下也没见过兵。他讲,二百年来,人不知兵。十四州县,都如此这般。家给籍户足族,这个境界,不容易做到,不是靠官家,靠民间自治。

所以这个我觉得我们过去的经验,不能说大同世界,但确实是比法律规定的一个世界要更过得舒畅,是一个良好的风俗,良好的风俗是大家从上到下,遵大家遵守一套理念,这套理念没有没有刑法在后面管你,没有牢狱在后面关你,没有教堂说教,就是靠从小带大孩子如此教,学校念的书,看的课本里头都带得进去的理念,才成全了这么一个世界。

4.“黑暗世界”是历史的污名

这几十年来,六十年来,革命尤其刚刚开头的时候,总拿过去说成是黑暗世界,那个是历史的一个污名,不准确的。所以我这本书写下来也并不只是要拿美好的部分交代给大家,里头再来看见有分分合合,有战争,有征服,有王国翻身翻出来,也有种种皇室里的纠缠。但是我记的是大纲大目、大事情,讲的老百姓的事,我不讲那些个帝王将相,我也不讲政治上的纠纷。

我希望这本书对我们的同胞们有用。我身处海外已经大半辈子了,身体经过两次开刀以后,回到故国的机会已经没有了,所以借这个机会,向我的读者,也是我的同胞,有这一番交代。谢谢各位。

《说中国》读后感:交给自己的第一份历史作业

许先生用短短257页讲述了大历史观下中国的文化历史变迁,并提出了不断变化的共同体这样的观点,若无基本的史学常识和对中国社会有一些见解,真的能理解这本薄薄的书中真义?看起来,我是看明白了,并被作者的观点深深说服了。

此书中的观点并不新颖,而且,自序、绪论、后论以及葛兆光先生的解读都在反反复复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弹性,在弘扬远悦近来大开大阖的天下气度,或许值得深思的时候是为何此时此刻需要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在世界上角色,以及华夏文明该如何自处。满纸箴言是说给谁听呢?面向普罗大众的书却在“说中国”这样一个大的话题。

私以为该认真读此书的是汉族中心主义者,或者是X族中心主义者,许先生在引经据典、苦口婆心的告诉大家,以XX为中心并不好使,偏偏是宽容、包容才能包罗更多。不能同明王朝那样如同惊弓之鸟,闭关锁国,彻底与外界隔绝,也不能像宋朝那样花钱买和平那般没有骨气,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在历史的风潮中,有风骨并不断像前地发展,独立地但又动态的发展。

这样的观点,往小说,用在做人做事上,又何尝不可?

《说中国》读后感:《说中国:一个不断演变的共同体》

本书作者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两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作者从人的种源,文化的建立,社会的结构,最终到国家的概念的形成,从另一个视角提供一种分析,有助于我们从黑暗中寻找光明之路的指引。他从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困扰了人们许久的哲学思考

首先作者是这样界定中国的,中国被界定为一个以汉人、儒家为主,配合佛道来作为其文化的地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jiaoyu/87783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写给好朋友的话:好朋友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存在 写给朋友的话 下一篇: 《艺术的力量》经典读后感10篇 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