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诗词 > 正文

重读甲午读后感10篇 重生甲午我是霸主

导语:《重读甲午》是一本由金满楼着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重读甲午》读后感:百年回首,重读甲午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注定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难以忘却

《重读甲午》是一本由金满楼着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读甲午》读后感:百年回首,重读甲午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注定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难以忘却的一页。中国“泱泱天朝”,居然完败给了日本这个“蕞尔小邦”。李鸿章等洋务派苦心经营,建成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败讯一出,举国震动。虽说甲午之前,清朝已经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而被轰开国门,中法之战又“不败而败”,不过,若论心理与物质打击之沉重,则都无法与来自邻国日本的这一击相比,“一战而人皆醒矣”。从此,战败的屈辱始终萦绕在国人心头,不曾散去。时光荏苒,已过两个甲子。今年又逢甲午,关于120年前那场战争的书籍也就格外得多。众多书籍所选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有详解黄海海战技战术的,也有将重点放在海外史料或新史料呈现上的;有臧否当时历史人物的,也有请来众多“军事专家”侃侃而谈的……这其中,金满楼的这本《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则试图以一种全景式的对比,来为我们解读这场战争。

说起本书作者金满楼,常逛天涯“煮酒论史”板块的朋友大概都不陌生。此君自出道之时起,便以解读近代史尤其是晚晴史而着称。由他来解读甲午战争这段堪称中国近代史转戾点的事件,也算恰如其分。而且,甲午战争中国之败,绝非仅是战术战役之败,而是牵涉到两国在经济、政治、制度、对外态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对那段历史的透彻了解绝对是解读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然,既是言及中日甲午之战,两国对比自是应有之义。不过金满楼所提供的对比视角,并不局限于对战当时的两国状况,而是从战场的近镜头拉远至历史的长镜头,带领读者一直回溯至两国近代史的开端,去探究战场胜负背后的诸多“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

说起来,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敲开国门,几乎是同一时期。然而两国对此持有的态度却大为不同。日本人如今说起“黑船事件”的当事者佩里准将,不但不反感,反而心存佩服感激之心;而中国人谈起鸦片战争,那便是一部“屈辱史”的开端了。在金满楼的笔下,我们可以见到这种差异在两国历史进程中几乎无处不在的体现:洋务运动,只学皮毛,明治维新,却是由表及里;使团出国考察,在中国小打小闹,归国后无人问津,在日本却大张旗鼓,使团成员归国后即担当重任;中国的官办企业暮气沉沉,效率低下,日本政府却敢于将企业交予民间,促其成长;中国人虽有两次鸦片战争之辱,却依然固步自封,视洋人为蛮夷,日本人却争先效法西方文明开化,欲“求知识于世界”;清朝购舰队只为“看家护院”,成军之后就再无存进,日本人却是志在远洋,后来居上……这种呈现是多方位的,对于当时日本人的视角,作者尤为重视。日本人最初如何看待洋人?又如何看待当时已被打开国门的清朝?日本国内的政治局面又经过了什么样的演变?这些以往常被忽略的问题,甚至是日本国内的“西南战争”等细节,也在书中有所描摹;即使是遭遇日本吞并的琉球的视角,也有囊括。可以说,本书虽名为重读甲午,实则作为两国近代史至补足也不为过。

这样的历史叙述和对比,需要的是深入的观察和理性的态度。而这两点,也可说是金满楼的长项。以叙述论,本书脉络清晰,从两国分别被敲开国门讲起,一直到甲午战后余波,期间两国因朝鲜和琉球而起的多次龃龉冲突,也有包括。可谓史料充分,面面俱到。而态度方面,本书立论客观,不偏不倚。甲午战败虽是大耻,但日本这个对手之所以取胜的长处,本书中从不吝惜笔墨指出;对当时清朝官员的种种可笑言行,也并不加以遮掩。不过其也一样不会漏掉日本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军事,军国主义独大并最终带领国家走上不归路的事实。这样的态度,比起一味“崇日”或一味“排日”的偏激,显然是更合宜的,也是论述历史时应有的态度。当然,书中也并非只有理性而没有激情。言及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的惨烈结局,作者的愤懑惋惜之情溢然纸上,令人似乎在阅读时仍能感受到百年前的那份悲壮与无奈。

于是,在这种理性主导而又不失感情的叙述中,我们似乎逐渐得以把捉住那种战场胜负背后隐藏的关键因素。以往谈起甲午海战,我们在扼腕之余总不免想:如果那枚击中敌舰锅炉的炮弹不是“哑弹”会如何?如果邓世昌真的撞到了敌方旗舰,又如何?战争的结局是否会为之改变?然而在作者冷峻的分析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战场上的偶然背后,是战略和经济实力所导致的必然。当时的中国,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已经被邻国抛在身后,又岂有不败之理?就算黄海海战时北洋舰队侥幸胜了,又如何改变陈旧的陆军在新式编制的日军面前一败涂地的局面?面对败绩,不是诉诸偶然因素或寻找借口,而是认真体察得失,加以深刻反思,并从中获得启迪,这才是对待历史的应有态度。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二十年,但其硝烟是否已经散尽?梁启超言甲午“唤醒吾国四千年之大梦”,这梦是否真的已醒?答案也许并不那么肯定。如今甲午又至,中日两国关系也因领土问题,日本修宪问题等而日益紧张。细究起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在甲午战前就已经种下。由此也可知,历史问题往往就是现实问题。面对两国间的紧张局势,网上亦不乏叫嚣“再战一场”,以使中国有机会“一雪前耻”的“愤青”言论。做此番论者,自然也有其根据。在其看来,中国如今经济增长迅速,国民产值已超日本而成世界第二经济体。军事方面,中国海军也已有自己的航母,实力足以傲视亚洲,可与日本一较高下。此时不战,又待何时?然而,正如为本书作序的徐焰少将所说: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应表现为理性化水平,而不是情绪化的简单激愤。作者在本书余论中坦言,“盛世易毁,居安思危。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战端一开,大好形势付诸东流,绝非明智之举。何况如今的中国,是否真如一些人所想那般稳操胜券?作者在书中尝言,甲午战前,中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以为蕞尔小国,不堪一击;甲午战后,国人又将日本视为仇敌,对其依旧缺乏了解。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如今两国正值多事之秋,国人之反应,不是在网上散布“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之类过激言论,就是盲目抵制,砸日本车,打中国人,一样只知窝里横。真能对日本有所认识了解者,反成凤毛麟角。比起百年之前,真看不出进步何在。如此不知己又不知彼,还以为胜券在握,令人无语。面对此景,作者也不禁表达了一份忧虑:“如国人继续无知无谓地愤怒下去,谁又能保证百年前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看来,今天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重读甲午”了。

——刊于2014年8月4日《都市时报》

《重读甲午》读后感:乱弹甲午——我们真的警醒了么?

提起晚清,总是有说不完的悲情;提起那个老太婆,至今仍有让人咬牙切齿的恨,怒其割地赔款,恨其拖累了整个中华民族。这当中最招人恨者,莫过于挪用海军款修园子,导致甲午战争大清国败于日本。

不过,“ 把近代落后的责任全推给慈禧太后,这一观点未免失于简单 ”,作者在书中指出。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的这个月份,在甲午之役之后两甲子的年份,跟随金满楼重读甲午,探究中日两国国运对决。

随着琉球使臣告御状,全书拉开了篇章。

对于晚清来讲,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发生了。 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国战败,被迫开埠通商。中国开始踉跄步入近代。

满清的统治,是中国朝代史少有的异数。这是除了蒙元之外,少有的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寰宇之内,满汉问题其实挺严重。嘉定三屠常被人提起,革命的先行者也表示要驱逐鞑虏。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要迈入西方所倡导的民族国家的阶段其实很远。等到梁任公的中华民族说出炉还要等很久。所以烧园子的时候,老百姓在那里围观;辛丑年的时候,老佛爷要 “结与国之欢心 ”,这其实都是一件事情 ——朝廷是朝廷,百姓是百姓。

作者认为,“ 至少在海防问题上,慈禧太后难逃其责,这还不仅仅是因为其挪用海军经费更重要的是对海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作者看来,老太后将北洋舰队定位成看家护院是错误的。这无疑是用今人的观点来苛求古人。在老太后眼里,在当时,首先要维护的是皇族的利益,其次是满族与汉族亲贵的利益。至于国家利益,这个完整的概念当时还是没有,顶多算是祖宗的基业。书中也有提到,海战之中广东水师的几艘舰艇诉说此事与其无关。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而对于民族成份相对比较单一的日本而言,打起仗的时候,民族矛盾层面的顾忌显然就要少很多。不用剿发捻,勤远略;也不用担心祸起肘腋。

就像类似的书籍一样,《重读甲午》也将时间上溯到 1840年鸦片战争。也要讲述日本的黑船来航,培理叩关。当然就更少不了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我们的 “中体西用 ”与日本的 “和魂洋才 ”被认为是不一样的。金满楼也主张明治维新对应的应该是清末新政。不过,朝廷自有他们的一套看法。他们认为明治维新不过是一次改朝换代。

这样解释的话貌似要顺畅很多啊。

想想中华各朝,朝代初创时大都锐气逼人,开国皇帝英明神武,国运势不可挡。王朝末年则暮霭沉沉。远的不说,看看明清鼎革一目了然。晚清的局面,无疑已经是病入膏肓,就等着改朝换代了。所以当上升的日本遇到了走下坡路的晚清,这个局面是不是很容易猜得到呢?尤其是甲午之役又发生在太平军扫荡了江南富庶之后。

常言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清国尽管处在王朝暮年,但是在战争开局的前两个回合,清国还是占据上风的。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写很明白,重现了彼时战场风云。其实在甲午海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内,清国也并不就是彻底失败了。甲午之败其实始于清廷自己放弃战争主动权,谋求与日本媾和开始的。

清国的上下在整个甲午战争时期的态度很值得玩味。往小了说是皇帝、太后,往大了说则是整个决策层。初期昧于形势胡乱指挥,后期同样昧于形势一味妥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竭彼盈,故被克之。这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一以贯之的思路。

甲午海战之中,邓世昌等人自沉于海历来被后世所旌表。本书也不例外。 “清廷干脆将北洋舰队的所有武职,从提督到总兵,从千总到把总,彻底裁撤。 ”清廷勾销北洋水师编制一事倒是饱受批评。其实从深层次来看两者性质其实差不多。清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出来的海军人才经不起一次失败的打击,经不起挫折。自沉的那批人可以说都是中国海军的精锐。自此之后,中国海军几无人才。等萨镇冰等人重整海军的时候,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海军也只能用来看家护院了。甲午海战最大的失败不在于损失了几条破船,而在于损失了中国海军的人才基础。

如今,两个甲子已经过去了。我们还在纠结中。数年之前,有人感喟, “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没有农业学大寨。 ”而数年之后,作者则重读甲午演绎洋务没有自主创新的故事。至于文中关于民族工业的论述,不说也罢。

此外作者在书中指出, “正所谓,结构不变,结果不变。如不从根本体制机能上着手,即使洋务搞得再好,北洋舰队看起来再强大,终究不过是 “裱糊 ”而已,经不起风吹雨打。 ”可是在前文中,作者也说 “…… 三十年的明治维新,其实质就是日本的军国化过程。今日尚有人认为日本是靠制度、靠宪政才战胜中国的,那可真是南辕北辙,完全哭错了坟头。 ”这逻辑有点让人理解不能。

甲午战后有些事情,其实更值得关注。比如日人在孙文等革命党身上下注,日人同时也在康有为身上投筹,至于朝中大臣当时日人也在他们身上押宝。

时至今日,我们没有必要埋怨没落的大清国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沉舟侧畔千帆过,中国不是没有赶超的机遇。毕竟当二战之后,日本的起点比我们低了不少。约翰 •道尔在《拥抱战败》中说日本连鸡都因营养不良而站立不能。而我国的境况比彼时的日本要好过许多。

全书读罢,坦白的说,金满楼的这本还算可以,但是其中夹带了不少私货。忽然间感觉有点是曾相识,《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战》冯小宁导演作品。

“中国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囗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睡着了。 ”赫德的话引人深思。

《重读甲午》读后感:历史没有如果 ——读《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签约后,美方向清政府赠送了几座火炮模型和一批军事书籍,清廷的代表耆英对此毫无兴趣,反而欣然自喜的相信签约后“中国的和平确保无疑。

1856年,英方再次联合法、美两国提出要派遣使节驻京,并建议清政府派代表分驻伦敦、巴黎和华盛顿,却被天朝拒绝。天朝为什么会拒绝这原本合理的要求呢?理由是因为外国使节拒绝向天朝的皇帝行跪拜大礼,现在想来真真可笑之极。

日人森有礼曾说: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日本人正是在与西方国家签订了通商协定之后,看到了西方的长处而进行了明治维新,自天皇以下,励精图治,全盘西化,终成强国。当然,服装发型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只是表面现象,日本对铁路、电报等西方事物的快速引进,才真正引发了日本社会结构的西化,从而使之走入强国之林。

鸦片战争失败,日本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总结后认为,“中国之败,败在唯知本国之善,视外国为贱物,侮为夷狄蛮貊,而不知彼之熟练于实事,兴国利,盛兵力,妙火技,巧航海,遥出已国之上。”正是因为清廷的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才导致西方列强越来越强,而清廷的腐败无能使国力日渐衰落,停滞不前,而清廷的忍让退缩又使他们更加得寸进尺地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外有强敌,内有太平军捻军之乱,这使得原本就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更加雪上加霜。加之李鸿章的“固守海口”的保守海防战略格局、清廷内部的权利之争、当权者的短视,更有甚者,为给慈禧太后办“万寿节”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使海军之后数年无力添置新的武器装备。种种原因,使得北洋海军名不符实。

反观日本,甲午年前从日本回来的人说天皇为了省下钱来建设海军,每天只吃一顿饭,甚至全民捐款,皇后更是带头捐出自己仅有的两件首饰。最具讽刺的是,清廷拿得出赔偿的巨款,却拿不出发展海军的钱!作者感慨“女人与孺子当国,可悲可叹”便不无道理了。

且看日本对甲午赔款的使用吧:大头是军费,小头用来发展工业,剩余2000万日元归入皇室私产,1000万用于备荒,1000万用作教育基金,1200万补助金898年度的一般支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皇之前的捐助可谓是一本万利,真真是做了一笔好投资!

而且日本军事工业的发展与强盛,为日本迈向军事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要追根溯源,无疑与甲午战争及其赔款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通过这及场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才尝到了对外扩张的甜头,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将亚洲各国及本国拖入漫长的战争深渊,给各国人民及本国民众带来无尽的灾难。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甲午战争之前,清廷可以正视日本的军事力量,或者战争就不会发生。可惜,历史从来都是单行线,过去已成事实,我们便没有反悔的权利。只希望我们的当权者可以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教训,走好以后的路,则民之幸矣。

着名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将军作序推荐本书时指出,以敌为师,以强手为师,恰恰是一个能崛起的民族应具备的精神。而一些教科书中只讲民族优长而忌讳提及短处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和平,强调以礼服人,没有对外扩张侵略的文化传统,这是历史的优点并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不过,我们民族也存在一些不良的文化基因,如保守封闭、重农抑商、拘泥于大陆而轻视海洋等等。正视和改变这些不良的基因,需要社会环境的整体改造。

反思历史,展望未来,两个甲子之后重读甲午,金满楼先生的大作《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较完整地叙述了中日战争的全过程,尤其是对中日两国的对比研究和阐述,史实充分,脉络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130页第7行“沈褒帧”应作“沈葆桢”

《重读甲午》读后感:一点笔记

我看过写甲午最好读的书。其中写到中日海军对比,有必要按要点记下:1、北洋航速慢2、速射炮少,需人力操控炮管复位,且没有自动瞄准仪3、实心弹多、爆破弹少。

战场情况先后发生:

第一阶段,各损两舰:排水量不到1500的右翼超勇、扬威先沉,管带殉国;定远桅杆断,无法发旗语,丁汝昌受伤;日比睿、赤城逃出战场。

第二阶段,连失六舰:平远中松岛,松岛走平远,广丙亦走;定远失火,致远来救,被击沉;济远、广甲逃走;经远沉没。

第三阶段,日军撤退:靖远、来远突出包围,背靠浅滩,以二敌四;定远、镇远以二敌五,重创日旗舰松岛;日军撤退,清军追赶不及。

《重读甲午》读后感:甲午年间读甲午

如果说中国的近代史是一幅油画的话,那么甲午战争就注定是这幅画上最黑黯深沉的部分。与近代的其他屈辱史不同,日本不仅算不上西方列强,相反,在甲午之前,连东方列强都算不上。时至今日,提起日本,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除了烧杀抢掠的鬼子,便一定是千余年来一直苦兮兮的跟在中国身后仰慕天朝上国的岛国学徒。只是到了近代,这学徒忽然摇身一变,使出了个凶神恶煞的样子。正因如此,国人对于甲午战争不仅不陌生,相反还颇为熟悉,各种相关着作自然也浩如烟海,或批判北洋水师战术陈腐,不堪大用;或批驳清政府腐朽无能,自甘堕落;或反思吾国吾民根性使然,思想落后,必然挨打;或对日本维新推崇备至,认为其百倍优异与清朝洋务运动。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今年恰逢甲午,又是中日关系紧张的时节,一时间民间议论纷纷,甲午二字重新提起,就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里面。

老实说,这本《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版,自然难免有跟风之嫌。但金满楼之前在湖南教育频道做过《北洋军阀秘史》的讲座,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讲史中正平稳,颇有大家之风。开卷试读,果不其然,全书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从甲午一战前的国际局势入手,依次考察了两国战前的国情、社会、军备、政策乃至领导者性格,史料选取务求准确得当,公正客观,在当下这种浮躁的写作背景下,实属难得。

金氏看来,甲午一战,非战之过,亦非制度之过,亦非领袖之过,实在是完完全全的现代国家击败尚未醒悟的落后国家的战争典范。于是三十余万字中,只有差不多一章是讲甲午海战的,其余笔墨,全都用在了对两国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上。在作者眼中,中国并非输给了所谓的民主宪政的日本,而是输给了解放了生产力的中央集权的日本;因为朝廷上勾心斗角而十年没有得到过补充的北洋水师早已不是军国主义体制下飞速发展的日本海军的对手;虚情假意装腔作势的洋务运动自然也不会是大刀阔斧对整个社会乃至生产关系进行改革的明治维新的对手。可笑的是,当日本人对这一切洞若观火的时候,清朝的众多贤臣能将仍然没法摒弃天朝大国的思维模式,仍然将日本视为弹丸小国,对日本的发展嗤之以鼻甚至视而不见。

过往种种,如今也只能为鉴。回首甲午往事,除了几个血战不退的管带,几个慷慨赴死的统领,一众误国误民的君臣还时时能被我们记起以外,似乎其他的细节都已渐渐褪色。这无疑是危险而又错误的,百余年前秉持着上国心态的老大帝国最终惨败,并养虎为患,为中国近代史中最凄惨的一幕大剧亲自拉开了序幕。然而今天的我们,除了拥有更多的仇恨与敌视外,看待这个岛国的目光居然和百年前也仿佛相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或许才是历史能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重读甲午》读后感: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措施,最后不同的结局

这本书读完对我感触很大,这本书以对比中日双方,描述当时中日两个国家在同一时代,面对西方敲开了大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措施,最后不同的结局。

一、对待比你强大的对手

日本人对强手入侵本国,不但不反感,反而表示佩服,认为自己带来文明进步,值得本国努力学习。反观中国清王朝挨了英、法的打却仍冥顽不灵,只买写西洋枪炮而不做政治、军事体制改革,因为向西方学习不能零敲碎打而是系统工程。在洋务运动三十年间白白丢失了建设的机遇期。以敌为师,以强手为师,恰恰是一个能崛起的民族应具备的精神。

二、教育的方向

“中国之所以文弱,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只重文试,不重武技’,而读书人又‘只注意空文,而实用知识很少研习’。由此‘清国风习,文弱流衍,遂至蛮夷恃力而至。’”想到如今中国仍然沿袭这个重文轻武的模式,孩子的教育重应试轻体育,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仍然偏文弱书生,而现在国外的教育把体育放在的较高的位置。日本近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近代化,教育上的超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超越。

三、企业的体制

“官办企业,名为保商实为病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事实上,中日官方几乎同时、同样扮演两国近代工业‘助产婆’的角色,但日方及时退出而中方却霸住不放,以致这些官办企业死气沉沉,若不是靠垄断特权保护的话,恐怕早已破产关门。”如今很多国有企业,仍然没有逃出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模式。

四、明确的目标

中国办北洋水师目的在于看家护院,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朝廷上大多人都视北洋水师为李鸿章之私人舰队,在甲午前最后几年不拨经费。慈禧更是把北洋水师经费移做六十寿辰只用,并严令六十寿辰之际不可主动大动干戈。

而反观日本,全民为海军捐款筹款。天皇为了支持海军发展,一天就吃一顿饭。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海军军费,并设计专门克制定远、镇远的海防舰。海军实力一时此消彼长。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最后结局不明而喻。发展海军的钱不出,终将要出战败赔款的钱。

能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键还是看自己是不是争气。有事则急图补救,事过则仍事嬉娱耳。抗日与学日相互交织,中华民族才走向了复兴。历史上的中强日弱,自甲午后变成日强中弱;目前是“两强并立”,希望以后能走向转向中强日弱。

《重读甲午》读后感:知耻而后勇,始知奋发图强

120年过去了,又是甲午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光是听到甲午这两个字就会有种心中激荡的感觉吧。因为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那是最耻辱的一次。那些惨淡的现实,那些影响东亚局势的战乱,那种民族的耻辱,虽然经过时光洗礼,依然刻骨。

现在很少接触这段历史了,因为看了会觉得胸中愤懑,热血迸流,但是还是选择这本书的原因一是又值甲午,二是历史让人无从回避,只有直面历史,才能从历史中得到进益。而这本书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本书从1853年日本首次被敲开国门讲起,将中日两国的历史交叉叙述,将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进行对比,并分别从教育、工业、民族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将从被欧洲叩开国门始至甲午战争终的这段历史叙述的细致详尽,脉络清晰,如果说之前了解的那段历史让国人愤愤不平,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大多数人会低下头默默思考,因为历史历来是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的。而我们的甲午之耻,绝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我国与日本都开始面对了整个世界,那份新奇是相同的,但是日本人选择了快速接纳和学习,而我们是惊惧和排斥,太多年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那份民族自豪感终于变成一种思想的桎梏,让我们再难以接受新鲜事物,这固然与我们天朝上国历来形成的思想有关,也与民族性及文化有关。我们在新鲜事物面前停滞不前,日本却急于接受西方的枪炮与文化,甚至服饰与食物也统统接收。他们改革了教育,殖产兴业,强化了天皇统治,鼓励军国主义的气焰,发展了工业军事,购置坚船利炮,并且制定了扩张方针,看了这段历史,你肯定会永远对这样一位邻居心存警惕,这样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就了这样的民族性,这样的民族性则永远野心勃勃,心怀四方。

而我们当时适逢大清朝最落后无为腐败之时,我们不屑于了解其他国家的优点,我们不想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我们也无瑕顾及周围国家的动向,我们连官员论及向别人学习都不能接受,我们甚至连一个跪拜礼的心理都难于改变,是的,后来我们在接连战争失利之后,终于要开始洋务运动了,但是学习到的都是皮毛,制造的都是落伍的产品,只能向国外购买军舰,建成了庞大的舰队之后立刻满足,宣布停购船械两年,而这时候的官场黑暗也达到顶峰,个人恩怨,派别之争,利益冲突,甚至会影响到甲午战争的走势,看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时刻,再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悲愤,多少顶天立地的男儿血洒疆场,又有多少只注重个人蝇头小利的卑鄙小人。这是怎样的一个世道?这样的失败看来都是我们的咎由自取,我们在手握大国资源的情况下,被岛国打到一败涂地,除了悲愤之外,需要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这种思考甚至时至今日都对我们国家甚至每一个个人都有深重的意义。

看完这本书感触很多,造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每一个失败的原因我们都具备了。这是一场不得不败的战争,中国人民也忍受了无穷不尽的耻辱,并且这场战争作为一个历史转折点,为中国及日本乃至东亚的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如今120年过去了,历史依然在向前展开,在我们迅疾前行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忘记祖先曾经走过什么样的道路,而身边又是什么样的伙伴,所谓知耻而后勇,才能奋发而图强。过往并不可怕,但是不记取教训、不完善自我才可怕。

《重读甲午》读后感:1894,大清劫

1894,大清劫

文/杨泽斐

中兴幻影

大清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的舰队,威风凛凛的铁甲舰似乎让曾睥睨万邦的郑和舰队复活了,这也是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得意之作。“镇远”“定远”舰的加入让北洋舰队如虎添翼,两艘舰船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简直是两艘移动的海上堡垒,可以将坚固的堡垒顷刻间炸得粉碎。遥想当年,每当北洋舰队出操时,“樯橹如云,旌旗薮空”,各国海军为止侧目。当李鸿章派两艘舰往日本走一趟,丝毫没有“东亚病夫”的样子,相反日本反倒认为中国扬武耀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人的自尊心。同治中兴,和平崛起的幻影中,“东亚第一舰队”的幻影让中国官僚士大夫们飘飘然了。

1885年醇亲王检阅北洋海军之后,从大沽到旅顺,从旅顺到威海,一路上龙旗飘飘,好一派威风,检阅完毕,醇亲王一行乘船经过蓬莱庙岛海面时,竟然看到了海市蜃楼,光彩夺目,随行的大小官僚无不即兴拍马屁,说此乃王朝的祥瑞之气,王朝永固之象。醇亲王也很高兴,随即叫画室描绘下来上呈。但事后有人说,这毕竟是海市蜃楼,大清繁盛的回光返照,都是浮云。此话一言兴邦也好,一语成谶也罢,甲午年的大考终将逼近。

此时主掌老大帝国的是一个强势女人——慈禧。1894年正是太后的万寿庆典年,在慈禧眼中,丧权辱国的痛已是封尘往事,在“同治中兴”的回光返照之下,大清帝国已经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不出意外,帝国将在她的带领下平静地进入20世纪。当她成为大清的当家人之后,大清已经从努尔哈赤的阳刚蜕化成阴柔、温婉,在祖宗家法的笼罩下,即使她有改革的雄心,也注定是个庸碌的人。这个女人身上总是有太多的看不懂:“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有钱赔款、无钱造舰”,她以颐和园的面子工程成就了日本的胜利,几乎有日本卧底的嫌疑。大清碰到这样的当家人也可以说在劫难逃了。

这个女人不仅克夫,天生携带着倒霉的病毒,每逢慈禧整寿,一向多事,1874年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乍一看,这位帝国实际的掌权者已经退居幕后,光绪亲政之后,慈禧可以安心沉醉与她的戏剧和花草,对东北亚国际关系毫无兴趣。为了将自己的 60大寿办成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帝国政府制定了详尽的财政计划,宫殿、庙宇都张灯结彩,气派非凡。举国为了操办寿礼,上至慈禧下至官员忙得不可开交,帝国海军缺不缺钱,他国来犯该如何动员都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帝国表面一团和气,庆典活动掩盖了所有的党争,把安定团结的局面粉碎地天衣无缝,整个国家都沐浴着太后的恩泽。然而,1894年也是日本执行侵吞朝鲜进而占领中国的大陆政策的“十年准备期”的关键一年,朝鲜东学党人起义可谓给日本送去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李鸿章派兵入朝平叛,日本趁机进入,在狭小的朝鲜半岛上狭路相逢,准备和中国来一次大战。

甲午年的鹰派和鸽派

李鸿章办洋务已经多年,作为汉人的他深知,满清以勇武得天下,这个天下曾是汉人的天下,为了扑灭太平天国的野火,汉人督抚崛起,侵蚀着满族权贵的大权。皇权威严之下,擅权谋逆的指责会让权臣后背发凉。“兵者,不祥之器也”,身怀利器,杀心必起。当朝鲜半岛上杀机重重,朝廷的清流派纷纷借机向手握重兵、经营洋务的李鸿章投去匕首,历代政治的顽疾——党争再次以浮上水面。党争起源于中原政治的山头主义传统,在恶劣的官场生态中,结党才能在官场中自保。此时,以翁同龢为首清流们纷纷向李鸿章发难,当日本举国勒紧裤腰带,为打败大清不惜一战时候,窝里斗的传统恶习再度上演。事实上,这场对日“鸽派”和“鹰派”的口水战中,还夹杂着翁同龢和李鸿章的个人恩怨。原来,太平天国大战中,翁同龢长兄,时仍安徽巡抚的翁同书被曾国藩弹劾“纵寇、失城”等大罪,导致翁同书革职戍边,翁父因此气绝身亡,这一弹劾就出自李鸿章之手,国恨家仇之下,翁同龢放弃了儒家人格理想,重新燃起了积压在心头的那股恶气。

历史上的主战派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只要动动嘴,争取道德至高点,就可以获得满堂彩,反正充当炮灰的不是自己。在清流翁同龢看来,战事一旦爆发,正式借机肃整李鸿章的良机。对于清流派,主战只是一种姿态,其道德理由也并非读书人“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满脑子的都是复仇、男盗女娼的私利。“清”“浊”两派的窝里斗已经成为帝国政治的疮疤,国力的有机耗散。对于事事亲为,从打太平天国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李鸿章,对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有着理性的看法,他知道这场战争是打不赢的。此时的北洋水师不是日本的对手,日本的“吉野号”航速32节,每分钟发射5-6颗炮弹,有的甚至能发7-8颗炮弹,为了逞现帝国威风而军事冒险不值得。朝野上下对这些数字不感兴趣,只要李鸿章心知肚明,细微的数字差别在战场上意味着生灵涂炭,保存实力,不轻启战端乃是最大的军事理性。但此时朝野上下已经被民族主义、党同伐异的仇恨所绑架,民族主义的叫嚣压倒了军事理性。

甲午的账单

大清的裱糊匠也走到了事业的转折点,花费他大半辈子心血的洋务运动的成果在黄海隆隆的炮声中得到检验,清朝和日本举全国之力进行一场国运的赌博。日本天皇将皇室的积蓄购买战舰,甚至克扣官僚的收入,举全国之力投入海军军备禁赛,不惜一战成就图取东亚霸权。

歌舞升平之后,大清的海疆杀机四伏。大清的北洋舰队与日本相比,已经是裹足不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经费严重不足,已经多年未添置新舰了。丁汝昌在战前曾提出,主要战舰上要配置速射炮,需影子60万两,李鸿章称无款。虽然当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但在官僚的层层盘剥之下,中国实际投入的海军军费不如日本,北洋水师在建成后的十年内,几乎没有进行再投资,甚至连基本的运转经费也难以维持。由于资金匮乏,北洋水师无力购买最为先进的舰船,原从英国armstrong公司预定的两艘巡洋舰也因却银少两而被日本够得,改为“吉野号”和“速浪号”,成为北洋水师的克星。

日本为了与大清比划两下,将国民收入的六成拿来买装备了,天皇捐钱、官员扣工资,都充了军费。即使有“同治中兴”,大清的国库经过内忧外患的折腾早已入不敷出了,一方面盛世的银子早已被贪腐成性的官僚中饱私囊,另一方面,办洋务、剿匪、打仗、赔款使大清的国库掏了个空,生活奢靡的慈禧又将黄金白银化作颐和园中的湖光山色、游船画舫,经费上的捉襟见肘成为中日决战的短板。

在综合国力不与大清同一级别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将国家财政收入的60%用于发展海军,在筹款方面,日本特别学习了西方的金融制度,学习试发公债进行战争融资,甲午战争中,日本依靠发公债融得1.16万亿,其中民间公募8000多万。

希腊人说战争是一切缘由之父,而一切战争的母体是金钱。历史上,英法两国一衣带水,但作为典型的大陆强权与海洋霸主,几百年来战争不断。法国无论在人口、土地等方面压倒英国,但英国最终在十八世纪压倒法国的风头是因为有了现代金融制度的支撑。西方现代银行为了满足战争融资的需要而发明了银行公债,这些金融制度的创新使得资本市场日益活跃。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都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来筹款,日本军费的过半来自公债所得。大约8000万日元,而大清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日本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汲取社会财富的能力,而地大物博的大清为何在筹集战争资金时捉襟见肘?其中的关键就是大清缺少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洋务运动虽然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洋枪洋炮,缺未能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秘籍宝典——负债经营的现代金融技术引进。晚清由于缺乏现代金融机构,也因缺乏金融市场发现公债的技术便不存在。国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需要信用支撑,在国家遇到战争或危机时,财政支出增加,国债能借助国家主权信用迅速集中闲散资金以弥补通过税收为主的国家财政的不足。没有金融机构倒是其次,国家信用的阙如才是晚清财政病根所在。金融机构是表,信用体系是里子,清朝的“战争公债”的信用早已在政府横征暴敛、官僚摊派中信誉扫地。

日本依靠公债制度投资战争,用国家信用和未来承诺转换为当下消费能力,又与民众分享战争果实,为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不仅付出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近一半掏空了原本虚弱的国库,还将台湾割让,从此中国海疆永无宁日,大清不仅财政上破产更从政治上全面破产。

甲午的战败对刚刚燃起同治中兴复兴之火的清朝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对日和谈再次落在李鸿章肩上。在当时弱肉强食的世界秩序中,战胜国向战败国索要巨额战争赔款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如普法战争后,德国向法国索要50亿法郎巨额赔款,一战后法国又向德国索要无法承受的战争赔款,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因研究战争赔款写出《和平的经济学后果》而声名鹊起。

李鸿章知道,后世将会给自己贴上卖国贼的标签,但无论怎样,他也不得不做好这笔卖国买卖,此时此刻,帝国大厦将倾,除了李鸿章别无他人可以与日本人周旋,其政敌梁启超说此时的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日方狮子大开口要价3亿两,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两亿两白银告终,相当与日本四年的财政收入。

当时主要工业国家建立了金本位制,而战前中日两国依然是银本位制。而当时世界的主要工业原料、设备、军需品、军工生产设备均需要从金本位国家购得。19世纪末,银价不断下跌,这是得日元和中国银两处于贬值之中,对日本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掣肘极大。当时世界货币体系中,英镑与黄金挂钩,拥有与今日美元一样的霸权,而甲午赔款均以英镑支付,因此,日本依靠《马关条约》中的赔款推动加快币制改革,从而建立起金本位制度,实现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无缝对接。日本运用这笔滚滚而来的财源建立的与世界各主要经济大国接轨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并用这笔钱大量用于扩军备战,最终也因巨额赔款吞噬了自己。日本在战后有了爆发后心态,睥睨亚洲,甚至有了叫板西方列强的野心。

甲午一战,日本从战争中初尝甜头,东亚海疆再无宁日。

觊觎之心何来

自唐宋以降,日本几次向中国求学,可谓不折不扣的学生。然而,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冲击甚于中国。对日本来说,几千年来中国都是日本的老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今中国都被打败,可见对手是十分强大的。甲午一战,日本将中国打败,在儒家伦理看来,这是忤逆之举,而在日本的观念中,与强者为伍那是理性,他们没有被儒家的仁爱所羁绊,对他们来说,世界的成分十分简单:有用的和没用的。当美国佩里舰队的黑船来袭,美国舰队不费以前一炮还以白旗羞辱了日本,在列强的压迫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也尝到了丧权辱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按照常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联华抗欧美,拯救亚洲的沉沦才是中日的理性选择,李鸿章、孙中山都曾抱有这样的幻想。甚至甲午前夕,丁汝昌在访日期间发表即席演讲,大意是中日之间如不团结,兄弟阋于墙,势必给外人可乘之机,中日应该共同对付西方列强,日方对此番话似乎也若有所思。但日本最终却走了一条“脱亚入欧”的道路让人有些费解。

在“漫长的十九世纪”向东亚投来的阴影中,东亚国际格局中,中日关系的深刻变动可谓影响深远。西欧主权国家体系的兴起给东亚传统国际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炮舰政策、帝国主义意义上的,更是思想观念的剧烈震荡。国家独立与民族自决作为19-20世纪通行世界的“公理”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事实上,日本挑战中华的野心在千年的华夷秩序中早已埋下,近代东亚格局的变动并非全部来自源于欧洲国际关系理念。千年的“华夷秩序”实质上是一种“自民族中心主义”,即以自身标准判断他者的属,以及自身在若干方面均有优于他者的信念,对他者无知和敌意。中国历史上的华夷秩序或朝贡体制自发轫伊始就带有浓厚的“自民族中心主义”的色彩。中华帝国在早期依靠这一体制开疆扩土,以此建立由近及远的联盟式秩序,但异姓的氏族或边地的“夷蛮戎狄”被贴上了文明优劣的标签,反讽地为其提供了仿制“自民族中心主义”的模板。也就是说,华夷秩序在体系内部培育了一个异己力量,只要条件具备,异族政权就会入主中原,只有这样他们才获得正当性。

明清鼎格让为日本颠覆中华华夷秩序提供了一次观瞻机遇,与中国若明若暗地保持竞争关系的日本,不仅催生了颠覆中华华夷秩序或“朝贡体制”的意识。日本清楚看到,边缘地带的满清问鼎中原并建立政权,日本为何不可仿效?为了摘掉被中华文明笼罩千年的“华夷秩序”,在该秩序中夺取正统地位,日本需要挑战中华。日本近世以来,处心积虑构建一个“小中华”,为构建这一体系必须颠覆“大中华”体系。

在“脱亚论”设计者福泽渝吉看来,儒教文明的朝鲜和中国早已是荒芜不堪,将中国人和朝鲜人的德行贬斥为害人害己的“恶”,他迫切希望日本通过对外的武威行动迅速颠覆以往中凭借“礼教”而形成的东亚秩序。在福泽渝吉的逻辑中,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日本和西方文明才有资格堪称“华”,在新的文明秩序中,日本已然脱亚入欧,跻身于列强,亚洲唯独日本一家有资格称“华”。从福泽渝吉为代表的日本精英,希望通过一个特别的标志让中国认可日本已在文功武治上超越昔日中华,在日本人心头积压千年的反“文化蔑视”的怪异情节最后以“甲午战争”的爆发而完结。

120年后的今日,两个甲子过后,中日两国剑拔弩张,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为自己松绑;高层以反腐为契机的权力斗争,老江为首的上海帮的魅影与习李新风的明争暗斗,你是否看到了历史那扇虚掩的那道门后的幽暗了呢?

《重读甲午》读后感: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中国周边局势紧张,国运之争再起

120年前的甲午之战,日本人抱着赌博的心态一战。至今,中国学生的历史课本里甲午一战仍然是满纸愤懑。然而,日本人所说中日之间百年一战,我们中国人在不怕的基础上,是否应该更深刻的了解一下日本这个国家呢?美国在二战后对日本进行了大量社会调查,其报告最终写成了《菊与刀》一书,内容之深刻,令我们这个与日本比邻千年,受害最重的国家汗颜。2014年7月1日,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人们纷纷忧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值此之际,了解日本无疑是中国人最急需的一件事情。《重读甲午》虽然写的是120年前的日本,但是作者从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进行分析,切入日本社会在近代化中的各个层面,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日本人的心态。通过日本的近代化过程,看清这个国家军国主义的兴起。以史为鉴,这本书对今日的中国人了解日本的未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重读甲午》读后感:解读甲午 解读中日近代史

甲午海战的电影,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看过,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士兵们拿起炮弹,从中倒出砂粒,无奈地看着横行的日舰;我方的一艘舰准备去撞敌舰与之同归于尽的时候,却被鱼雷击中。那时还小,不知道是什么电影,但这两个镜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今年是中国的甲午之年,距离那次甲午战争120年,重读甲午,还是感慨万分,屈辱、刺痛、悲愤涌上心头。

对于金满楼的作品,并不陌生,《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历史的转弯处: 晚清帝国回忆录》都出自他的手,对近代史的研究情有独钟,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一向为大清所倚重的北洋舰队完败给日本,被打的毫无脾气,这是清朝统治者及国人所始料未及的。他们虽然对西方列强畏之若虎,但从未正视过日本这个岛国。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小小岛国不过是个蛮夷小邦,顶多挠几下痒,绝掀不起大浪来。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蛮夷小邦却灭了大清国引以为豪的新式海军——北洋舰队。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北洋舰队是如此不堪一击呢?作者的解读视角并不局限于这场战争,而是将历史拉回40多年前,从1853年日本黑船来袭事件讲起,同时将中日两国的近代史交叉叙述,从经济、政治、制度、对外态度等各个方面详细比较大清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各种细节叙述的细致详尽,脉络清晰,看了这本书之后,则让人深思,甲午战争中国之败,绝非仅仅是装备、战术、经费等的原因,而是一个落后腐败尚未觉醒的国家被一个后起之秀的现代化国家击溃,这是一场必败的战争,对日本来说,甲午海战,规模并不算大,接下来的日俄战争、二战都并这次大得多。

甲午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巨大,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半岛、台湾割让给日本,中国在列强面前彻底失去了防御能力,使中国门户洞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结这个古老的国家带来更深重的负担和危机,更引发的割地赔款和瓜分危机,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明清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西方国家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一个于农业为主的落后的封建国家。盲目的自大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马克思1858年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写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两个甲子,沦海桑田,如今的中国已经崛起,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今的世界局势仍是风云莫测的,世界还不太平,国家的安全隐忧尚在,中国只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唯有发展好自己,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才能不再被挨打。现在中日仍处在多事之秋,我们应以理性清晰的眼光看待两国,如果以GDP世界老二的地位盲目自居,和当年又有什么区别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本书作者给我们的警示。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shici/87790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电车难题读后感10篇 电车难题的完美答案 下一篇: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读后感精选10篇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