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作文 > 正文

《末日哲学家》的观后感10篇 末日哲学家

导语:《末日哲学家》是一部由约翰·赫德斯执导,詹姆斯·达西 / 苏菲·洛 / 达里尔·沙巴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奇幻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末日哲学家》观后感:哲学对于现实,就像手淫对于做爱quot;

《末日哲学家》是一部由约翰·赫德斯执导,詹姆斯·达西 / 苏菲·洛 / 达里尔·沙巴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奇幻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哲学对于现实,就像手淫对于做爱

quot;哲学对于现实,就像手淫对于做爱"---我只是个搬运工,工人阶级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十分必要的。。。

在第一个思想实验中,教师的角色相当于上帝,因为他蕴含了所有的可能,人类拒绝了上帝,也就使自己走向了末日;第二个思想实验中,教师代表的理性,学生们依靠理性而生活,并在理性严格的指导下排除了理性,最终理性毁灭了世界;第三个思想实验,大家以生活的方式生存,但是生活的方式已经被理性绑架,随时都可能被理性毁灭。教师自己做的思想实验其实可以看作是以上三个思想实验的结果:第一个思想实验,人们在上帝的关照下生存,有吃但是没有自己独立的精神;第二个思想实验,人们在理性的指引下获得了新世界,但是,人类的精神却陷入了危机,面临着种种问题;第三个思想实验,人们获得了自己的精神自由,在按照生活的方式生活。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你看到了吗

泽米特是导演传达自我认知和思考世界的信息切入点,通过泽米特这一形象的塑立,表现了导演的思考。首先,电影以性隐含开头,寓意着性是一切生命力的开端包括自己的电影。其次通过泽米特这一教师形象的转述,目前世界的现状。人们感觉不到幸福,科技迷惑了人们的心智,所谓的法律只是帮助一部分人合理践踏另一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所谓的经济学逻辑学思维理性人思维都是建立在零和博弈之上的,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逻辑也注定逃脱不了成为那个可怜者可悲者无助者和被压迫者。世界在向黑暗进军,正在投向魔鬼的怀抱。导演通过泽米特希望大家思考这一人类境遇,思考人类怎么走出者人们都不愿意接受的恶性循坏。导演相信想象力是一切的源泉,想象力孕育了这个世界,也孕育了这个世界的矛盾魔鬼不公残酷等,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泽米特通过想象带领大家去思考去求证这终极实验也是人类唯一的实验。泽米特把自己想象成上帝,把人放在丛林法则之中,让人去生存去繁衍。所谓的核爆只是自然灾害或天启的代表,它代表着人类最初的情形。恐惧,欲望,选择等等。然而泽米特通过证实无论所谓的科技,法律,性爱,经济理性,逻辑等等人类后天建立的一切上层建筑都无法使人类摆脱原罪,摆脱零和博弈,走向和谐美好自我的世界。于是他失望了,众人失望了。在不忍的情况下,大家进行了又一次的尝试。虽然成功的走过了最基本最艰难的价值选择,但女一号的被利用注定了这个群体不可能走向光明,也意味者人类永远要被别人算计,被别人不能真心相待。看似女一号自己制定了游戏规则,改变了游戏规则,住到了游戏规则,但他还是无法主导人类未来的去向。因为人类必然走向那个审判之日。零和博弈不可调和的日子。泽米特对自己的终极实验有了答案。虽然不愿面对。不愿面对人的未来,不愿面对自己的未来,不愿相信这个世界会这样。同学们最后的漠然离去看似是对泽米特的讽刺,实则是对自己的讽刺。是对这个社会,整个人类,对现有所谓的法治,科技,发展,人心的讥笑。最后,女一号肯定了泽米特的行为,电影前部有多次伏笔。这也是导演相对自我认知世界深度的一种同声把。最后泽米特自杀,是意料之内的事。因为那不再是一堂课,那是人类的未来。泽米特本可以什么都不上让大家对他保持好感的,但他选择了真实的自己,迷茫求解。看似是自己对学生的终极实验,其实这是人类对自我的一场测试,而在这场反复测试中,人类有难走出黑暗,天启之光永远只属于天上,而非人间。人类注定黑暗走向末日审判。所以泽米特的死亡意味着人类的未来不乐观,意外着哲学家的末日是孤独不被认可只有被聆听的死去。意味着作者对人类的基本情怀,对自我的丢失。但谁能说泽米特不是一种幸福快乐呢?他明白了答案。他选择了真实的自己敢于面对死亡,何尝不是得到呢?再喝电影的开头性隐含结合,刚好是一个生死的往复。性预示着一切的开始,死亡预示着一切的终结。多么真实。多人令人深思/至于影片尾声女一号和泽米特先生的那段很有必要,它同一了影片的一切。侧面对现实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最后选择面对死亡,面对真实的心声,何尝不是导演对现实世界敢于面对的一次共鸣呢。

最后以一句话结束。一个末日的哲学家真实的存在于每一片天启之光可以达到的角落,让黑暗不再孤独。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顶着哲学帽子的巨烂爱情片

为了哲学两个字,看完了,在第三个结局,愤怒了,你这叫什么鬼哲学片?!爱情片都没这么烂的!

先说bug:

1、那个长着雀斑的女主角是哪个导演的情妇,你妹的你要捧这货红,也给她点能发挥的戏份吧?首先就是居然塑造成个悲天悯人的角色,实验课上,一开始就说”最好的学生“,你妹的你凭什么是最好?!

选人?你妹的选谁你都举手!处理问题?你妹的从来没有过理性思维!你妹的瞎子都看出来,3岁小孩的逻辑思维都比你正常,你不是被老师天天日,这种2货智商怎么可能A+?!你妹的从头到尾你那句话显得聪明了?!

2、第一个第二个结局都可以接受,一是因为未知,二是因为报复,人性的卑劣,第三个是什么狗屁?享乐主义?那你妹的大家都进去酒池肉林一下,然后都挂掉不就完了,繁衍你妹的后代啊?!

3、最后那个自己意淫的2货,什么瞎子的国度里,独眼就是国王,把别人都编死的逻辑,居然就成立了?正常的逻辑,别人不会把你做了自己当独眼啊,凭毛你的逻辑能成立啊?!明显就是一女人眼中的男人,一看别人的评论,居然确实是个女导演,你妹的难怪!

这种烂片居然还有人在那装比,豆瓣真是一堆装比的货色,除了几个沾边的哲学名词,这里面的思想,跟存在主义有一毛钱关系?跟虚无主义有一毛钱关系?跟享乐主义有一毛钱关系?跟人本主义有一毛钱关系?跟柏拉图有一毛钱关系?跟罗素有一毛钱关系?跟赫拉克利特有一毛钱关系?跟康德有一毛钱关系?

你可以拍狗血电影,但别你妹的侮辱哲学!浪费一个多小时,居然看了个2货白痴潜规则,那老师更贱,那么年轻能当上教授的,有这么白痴的吗?还两个人结局互吹聪明,这烂片的剧本编辑智商超过80我就吞粪自尽!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末日下的生存哲学

仿真的思想实验

影片一开始,老师埃里克为这学期最后一堂课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前卫思想实验,假设整个世界经历着巨大的毁灭危机时,在资源仅能支撑10人生存一年的有限环境中,身处灾难漩涡中心的这群学生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抽签选定自己的角色扮演后,群体开始了内心中的抉择。

选择的变化

在第一轮游戏中,选择的偏好基本倾向于功效性和实用性,更多地职业选择是出于对生存的保障,但尽管如此,在老师扮演的神秘人被拒之门外的时候,因为无法得到避难所的密码,生活一年后的这群人不得不面对难逃一死的处境,成员们最终还是一个一个结果了自己。而第二轮的实验假设前提建立在如何让人类继续繁衍生息,扩大自己族群这样的道德使命之上。同时由老师抽签设定的主题又丰富了每个角色个人背景。群体在筛选过程中除了考虑到性别的差异化,重要的考查则放在了身体素质上,毕竟繁衍生息需要一个好的体魄来保障。但这仍然没有让结局逆转,因为由老师扮演的神秘人与成员间的内讧,最后换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共输结局,群体再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自我觉醒后的抉择

输了两轮的成员当然不甘示弱,决定通过自身努力再挑选一次,这次直接将老师埃里克排除在外——这个即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排除了来自老师方面的干扰,女主人公这次的挑选结果让埃里克大跌眼镜,那些看似在紧要关头无足轻重的人选竟然都上了名单,只会种花的花匠、身患Ebola病毒的骨科医生、冰激凌糕点师、得了咽喉癌的歌剧演唱家、葡萄酒拍卖师、时装设计师、带有自闭症的竖琴演奏家、还有那个每次刚一出场就被爆头的无用诗人。尽管最后的结局仍是死亡,但被挑选的成员脸上没有遗憾,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对未来生活的大胆尝试后获得的欣慰和满足。这种虽死犹荣的姿态是对心灵宽慰的追求,胜过了实用主义诱惑性地考量。

生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个体在面对建构自己生活时,总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选择,自由或者不自由地决定着未来生活的方向,究竟是什么牵引着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行?支撑的力量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一百个读者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答案,重要的不要牺牲对于今天的生活意义的追寻来换取明日那漂浮变换的未来之景,就像影片中老师扮演的神秘人面对诗人时,总是残酷地一枪了结其性命,生活的意义也再次被阉割了。“哲学之于生活,就如同手淫之于做爱”。也许影片中这句调侃的话倒是道出了哲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基本道理,二者都不会让对方形单影只地走在思想的康庄大道上。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痴狂教授营救记

心仪的聪慧女生,竟然选择了资质平庸的男生。哲学教授恼羞成怒,认为男生借助家境才赢过自己。于是他设计生存游戏,重设自己和男生的背景,让女生再次选择。如果依然被拒,他就自杀了结情伤。

这是一部讨论哲学的电影?别闹了,电影只是在展示哲学教授在失恋时如何以死相逼。这个游戏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问题——如果重来,你会选择我么?

为了确保获得答案,教授干扰试验,让女主及其男友抽到指定身份,以便这个问题在不同题设之下分别被回答。

女主男友被设定为普通人,教授被设定为神秘角色,女主选择了男友并认为教授是威胁。但是,第一次试验出现了意外状况。教授因草率杀害诗人,被女主串通众人在其进入避难所前杀害。

教授未能得到答案。

教授进一步修改了题设,女主男友被设定为同性恋,教授因唯一掌握逃生密码被设定为必选角色。结果,女主依然选择男友,只在男友出轨时,勉强选择教授作为报复。教授选择同归于尽。

经过两轮实验,教授认定女主对他已无好感,不再爱他。如果所有实验到此结束,教授会按原计划饮弹自尽。但剧情出现转折,女主男友揭穿教授设置的实验干扰,女主随即明白教授意图,并打算拯救教授。

保留了之前的题设不变,但女主获得了选择权。她从人性角度重新选择入避难所人员,得出了全新的答案:人终有一死,宁可在爱中有尊严地结束一切,也不要在功利心中寻死觅活。

女主拯救教授的意图并不隐晦,最明显的就是留下了诗人。诗人这个角色在前两次模拟都被教授不由分说无情地枪决,代表的是“自我憎恶”。留诗人就是救教授。

三次模拟结束后,女主特意留下开导教授:我并非因为你是你,而爱他。所以,你不必伤害自己。

如果重来,你会选择我么?——不会,但我喜欢你,也希望你爱自己。

教授释然,获救。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三维剧情。

一、

面对学生恋人的即将离别,哲学老师设计了一个实验。他把学生设计在世界末日的情景模式里。

第一问,假如我将他分隔开,你会爱我吗?学生恋人回答,我会憎恨你,让你被火烧死。

第二问,假如他是个gay,你会爱我吗?学生恋人回答,我会和你在一起,但会整日郁郁寡欢。教师悲吼,与其这样,我宁愿这是世界末日。

第三次,学生恋人忽然提出说,请让我选择吧,于是学生恋人选择了唱歌,跳舞,大麻,赌博,最后自爆…意思是我宁愿快乐至死,也不愿让情感服从理性。

什么是天启,就是走过黑暗,揭示未知。哲学老师最后悲伤地找到他的答案。

二、

还可以从诗人工程师这些人物,谈什么人性。但我觉得这不是导演要深挖的。之都是给主线铺垫。

三、

结局三次上楼镜头,呼应前面三次末日实验。第一镜老师安静接受前女友加优秀学生,爱上差生并与他考同一所大学,安静吃三明治。第二镜无法接受吃子弹。第三次是开放性结局,对应前面第三次末日实验应该是老师真实想法。这里又可以感性理性巴拉巴拉半天。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小概率事件”的逆袭

正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世间难题,唯逻辑可解”。

第一个场景,由于女主角是个见不得别人死的人,因此她说不想再见到神秘人,于是神秘人死了,最终他们都走不出来。错了,因为女主角的见不得别人死,她又怎么会忍心排除神秘人在外而死,她明明知道受到辐射会死,而且神秘人杀人是为了留出10个位置,他已经没有杀人的必要了,为什么剩下的9个人要置神秘人于死地?归结到底,第一个场景的失败,不是理性和逻辑的失败,而是感性和喜恶的失败。

第二个场景,由怀孕事件和一女多男所引起的悲剧。首先,男女之间假如没有所谓的爱,是否就一定不会怀孕?我敢肯定不是。假如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能怀孕,完全可以出来再怀孕呀。因此,在神秘人提出“一女多男”方案时,剩余的9个人应该用逻辑进行反驳,而非像漂亮mm那样,纯粹从个人喜恶出发进行抵触。再者,神秘人的存在本来是基于逻辑的,他的目的是生存和繁衍,为何在受到攻击临死/受伤时,选择同归于尽?因此,第二个场景的失败,同样败在了感性和个人喜恶,而非逻辑。

第三个场景,基于逻辑化身的神秘人首先被排除在外,这就决定了这次的选择是基于感性和个人喜恶的。女主角只对前面9个人进行正面评判,就选了前面9个人,却没对后面几个人进行评判。那个愿意将自己的位置让出的男子也是为了短暂的快感。接着,存在的10个人开始了一年的纵欲,任意的生活。出来后,居然说10个人由于不懂得生存之道,因此提出不畏生死和活在当下的大道理聊以自慰。试问,连什么都不懂的原始人都活过来了,更何况说有智商超200的现代人存在的情况下,还生存不下来?说不畏生死,却在面对不会爆炸的炸弹,选择急促结束生命。这是何道理?因此,第三个场景的失败,败在导演的意淫。

好吧,喷了这么多,说说这部电影的亮点吧。那就是电影开始时的唯美对视。这部片,其实可以拍成一部爱情片的,但是在第三个场景再次出现男女对视+对白时,以及最后居然出现所谓的师生恋时,所有唯美都毁于一旦,这部片注定只能拍成一部垃圾片。

最后,重归正途。什么是哲学?你有答案吗?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在世界末日前,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回家后又看了一遍《末日哲学家》。很奇怪豆瓣上的评分为什么只有6.1,而且普遍是烂片差评的评价。我反而觉得这是一部可以打五星的片子,并不是说他拍的就有多好,而是他在探讨一个基于人性的问题,三次实验,每次的抉择体现了学生们的哲学思维,逻辑思维,但同时也是人性的考量。

因为你只是一个诗人,从功利角度来考虑,世界重建时不会给幸存者带来什么,所以前两次公投时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师一枪射死;因为女主的第二专业是电气工程,所以原本的电工便失去了避难的机会;因为你的基因有缺陷,所以你得离开;因为你患有自闭症,所以你不能留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人性的考量。与其说大家是在用逻辑思考问题,不如说大家是站在人性之上,从功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到底是同老师一样用理性思考,还是同女主一样用感性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题,每个人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老师选择了理性思考,他留下了为末日后世界重建有用的人;女主选择了感性思考,她不知道一年后避难所的物资用完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所以她选择活在当下,用最快乐的方式度过这一年,然后死亡来临时,坦然面对。在世界末日前,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我不喜欢女主,她太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世界末日都到了还在继续当她的白莲花。第一次试验,因为她的白莲花本性,所有人失去了逃生的机会,因为逃生密码只有老师知道,在拒绝老师进入避难所后还天天开门看看老师,真是白莲花做到底啊。第三次试验,为了充分体现她的白莲花圣母形象,留下了所有有意思的人,几乎放弃了所有对世界重建有用的人。所以如果让我选择,我会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来选择能够进入避难所的十个人。因为避难所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延续人类的血脉,重建文明社会。世界上只有1000个避难所,每十个对世界重建无用的人进入,也许文明社会就会晚100年到来。

但是换句话说,从自然的角度来讲,该来的总会到来,我们应当选择接受,因为有的时候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凭借我们的力量就能改变的。所以女主的选择也是对的。

在世界末日前没有孰对孰错,每人都是哲学家,即便你只是一个同性恋农夫。

现在再来看看老师。老师因为割舍不下女主,所以一直对男主有偏见,他是在带着偏见的角度来做这个实验的,所以这个实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所有人并不公平。但是老师的私心也正好是这个实验中人性的体现。即便你是哲学家又如何,你能保证你就能完全放下私心公平的对待最后的选择吗?

女主在片中说了一句话,“我的逻辑已经混乱了。”在这场实验中,没有所谓的逻辑,因为站在世界末日面前,我们都会丧失逻辑。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不要弃疗

这部电影是昨天晚上睡觉前看的,刚看完其实很迷茫,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一直在想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老师,带着20个学生一起进入模拟的世界末日

在世界末日里,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别,但能活下来的只有十个人

在第一次游戏里,老师的身份是神秘人,其他的人各自拿着抽来的职业:农夫、结构工程师、地产中介、木匠、歌剧演唱家、基金经纪人、竖琴演奏家、宇航员、化学博士、电工、葡萄酒拍卖师、骨科医生、客房服务生、时装设计师、卖雪糕的、心里医生、士兵、动物学家、美国议员、诗人

当然,如果得活下去,得振兴世界,需要农夫、结构工程师、木匠、化学博士、电工、骨科医生、心里医生、美国议员、士兵

当然老师也得在里面,因为大家不知道他是谁,有什么作用

但是在准备进入防空洞的前几分钟,老师突然杀戒打开,把那些“没用的”职业都杀掉了

杀人从古至今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留着这个神秘人,意味着自己随时都会被杀掉,大家当然不愿意,所以把老师拒之于门外了

因为只有老师知道离开防空洞的办法,如果一年后他们无法离开防空洞,那么,他们会被闷死

所以当然他们被闷死了

第二次的游戏里,老师的身份已经明确,他是防空洞的制造者,所以只有他知道密码,所以这次是20选9

当然,-大家的身份也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农夫、结构工程师、地产中介、木匠、歌剧演唱家、基金经纪人、竖琴演奏家、宇航员、化学博士、电工、葡萄酒拍卖师、骨科医生、客房服务生、时装设计师、卖雪糕的、心里医生、士兵、动物学家、美国议员、诗人

所以大家都选了:

农夫

基金经纪人

木匠

结构工程师

化学博士

地产中介

美国议员

士兵

客房服务生

是的,这一次经过职业以及个人能力的筛选,各位尖子再次进入了防空洞

但是不理想的事,大家都因为太压抑而无法怀孕,在老师的强迫下以及争执下,老师受伤了,他选择全世界拜拜模式。。。

跟别人做爱被女主看到了,伤心至极选择了老师作为性.伴侣

当然大家都很气愤的要求再来第三次的时候

女主掌握了主导权

自行选择了各种仅供娱乐的职业or技能让大家比较轻松愉快的度过了一年,最终还是死了,因为他们自己选择的

其实这个电影看起来很让人无语,但也暗示了很多

比如:

1.你有一手好牌,但不等于你就能赢过这场游戏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条件很优秀,但是因为我们太过于优秀,所以害怕挫折,害怕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件,并且去逃避这些,最终导致自己不顺利。之前就有过几个客户,说自己很优秀背景很好,但很矛盾的是,既然你这么优秀,你为何不去选择更优秀的,而去选择条件一般被你踏成烂泥的他?说了很多天,客户终于承认,是自己逃避了是自己害怕了。

是的,很多时候,为了完美,我们真的很害怕去失败,包括我自己,很多比赛,领导叫我带,我都不愿意,因为我害怕失败,害怕拿到的名次不好,只愿意退居后线。

2.压抑的生活,会让你变得无趣

有时候我们太急于去完成一件,事情,会导致自己过于紧张,而如果这件事情的完成时间不确定,我们就会一直紧张下去,做什么都很压抑很抑郁,感觉自己被什么控制着,失去了自由,想做什么都被压着。就拿复合来说,我们非常想要复合,但却一直努力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所以得一直很小心,深怕做错那个动作,整个过程就毁了,一直一直的小心,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放轻松,所以你就会变的很压抑,压抑久了,即使对方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也会因此感到害怕无助,不知道做些什么。当然对方也会因为你此时的表现,而失望,再次跟你说拜拜

嗯,其实我也经常会有这种感觉,但不是在感情上,在生活上,因为我太年轻的关系,工作一直不稳定,会经常被领导抽去别的部门或者地方去工作一段时间,每次都是两三个月不等..最让人压抑的是,工作结束的时间是不定的,所以每次被抽去其他地方,我都会开始压抑,如果不懂得自我调剂,我早就崩溃了

3.感情面前不是谁表面优秀就选择谁

老师的条件是比女主现男友优秀的,但是女主选择了现男友,因为现男友是一支潜力股,而老师的价值已经被定位了。

再次说明了1里面举的例子,并不是你优秀就得选择你,你也可以自己去想想,很多优秀的人,也追求过你,为什么你不答应,偏偏选择了不太出色的他?就是因为优秀的人,你是无法满足他的,这会让你不断的强迫自己去讨好他,而潜力股却不一样,你们是“平等”的,他会对你好

4.你的缺点不一定会让你输的一塌糊涂

最后的小插曲,那个人虽然他患有不育症,但他很幸运的,其他几个男的都拜拜掉了所以他可以跟其他六个女生xxx,虽然他不育,但不育不是不能生育的意思,只是难生育,只要他努力的干,肯定有几发能中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归到我们身上,当有时候别人告诉我们这件事情不可能了,你是会选择直接放弃,还是努力试试看呢?

不管你们选择什么,反正我是会选择自己试试看的那个,所以经常失败,也经常能学会很多选择放弃学不到的事情

所以我经常鼓励大家去努力,去尝试,因为你经历了,你除了知道这样做不能之外,你还能学到很多其他的事情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再次出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描述了,以前也更新过这个

到了第三次,女主决定了,既然前两次大家都这么抑郁,第三次就来点乐子吧,结果大家乐着乐着把自己乐傻了,决定让人类灭亡在这个世界,忘掉了这次的任务

《末日哲学家》观后感:理性也会蒙蔽双眼

如果你不喜欢这部电影,可能你活得太过理性了。我们看大师画的画,有很多连透视都不准,但他透过色彩,笔触,结构,把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情感都表达出来了,如果你还在纠结透视,必然会错过一副伟大的作品。品画靠感受,生活亦是如此,这部电影亦是如此。甚至从理性的角度看这部电影也有可取之处。导演通过揭示老师和女主之间的关系这一小小的动作就把哲学实验拉进了现实,不得不说很巧妙。而打动我的恰恰是老师的三种结局。调低理性,调高感性,可能你看见的就是另一部电影。这可能正是导演想要的。

前面我已经说的尽量中肯了,下面是个人的yy。。哲学老师不恰恰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理性束缚,在某弹幕网站上看到最后很多人以为男老师是女主的父亲,这难道不是感同身受?我们以及我们的父母经常“理性的”去构想怎样才是正确的选择,怎样才有前途有发展,殊不知这样理性的活着少了很多意义。哲学实验如果继续理性的进行选择永远都是个循环,而女主和薯条哥跳出了这个圈圈,看到薯条哥的结局谁会不笑呢。纯感性很偏激,但只有偏激才会引人注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zuowen/88064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最新的最近在抖音上很火的有诗意的唯美的句子 有氤氲的唯美的句子 下一篇: 2018好听的唯美句子大全 戳中你内心的唯美句子 负重前行的唯美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