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范文 > 正文

《浴血荣光》读后感精选10篇 良家男的奋斗史

导语:《浴血荣光》是一本由金一南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62,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浴血荣光》读后感:客观地评价和真实地再现读《浴血荣光》心中始终

《浴血荣光》是一本由金一南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62,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浴血荣光》读后感:客观地评价和真实地再现

读《浴血荣光》心中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激情澎湃和亢奋。说实话我对红色历史读本的阅读非常匮乏,是受到潜意识中一种愤青或叛逆情绪的影响吧,总之,我对那些类似与官方的政治上的革命简史有点干系的文本,都有一种莫名的排斥。

不过,在读过了《浴血荣光》之后,我的这个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金一南先生继《苦难辉煌》、《走向辉煌》之后又一鸿篇巨制。这样一部以党史和革命史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个喧嚣浮华、光怪陆离的时代背景下推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事实是他的作品竟然能够成为畅销书,而之所以能够使这样一部貌似枯燥刻板而索然无味的作品成为畅销书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金一南先生具备了让那些早已湮灭在历史深处的人和事重新恢复生机的能力吧。

在本书中,我没有看到所谓的政治需要下的所谓历史,反而字里行间都是穿插于历史之中的真实的人物和这些被完全葆有了真实性情的革命者们共同撰写的革命史,通过对一个又一个人的解读,完成对整个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一次完整抚摸,想来真是一件欣喜满怀的事。其实这样关于历史读本的阅读是之前的我们所最为缺乏的,因为从小到大,学历史和读历史总是以事件为线索,而构筑这历史的人物都是配角,被长长久久地隐匿在历史之中,但是在本书中,人物成为了读者关注的主角,而且还原了他们在各个时期的各个历史事件中曾经的辉煌以及黯淡,还原了一个活色生香的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非常可贵的是客观地评价和真实地再现是本书吸引阅读者的一个所在。它不会因为其权威、身份的关系趋炎附势地完全美化一个人,更不会因为曾经的错误而人云亦云地完全丑化一个人,这是很多相同的历史不同的读本都无法比拟的。

历史终究是相同的,只是各种读本书写的角度和态度各有不同而已。

《浴血荣光》读后感:我读《浴血荣光》

我读《浴血荣光》

文蠹鱼

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被幸福包裹着,这是苦难辉煌换来的美好今天。在今天,我们歌颂、我们回顾的同时,目的只有一个:着眼于未来!

一般读历史都会觉得枯燥乏味,金一南先生为你写一本好读的历史,带你一同解读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用大的视角来解读,使你轻松细致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给你幸福生活中增添一点反向的思考。

读历史,喜欢读国内的作家、作者写的书。这么说是,因前阶段读了尼尔•弗格森的《文明》,也写到国内的历史,解读上总是觉得有出入,不能与本土作家一概而论,达不到严丝合缝的境界。历史大家都清楚,但是解读的方式不同,就有了距离。读金一南先生的《浴血荣光》是一种享受,洋洋洒洒厚重的一本书,读起来再轻松不过了。

书中写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自然离不开这些领袖人物和历史事件。文章可以独立成篇,又连贯地把历史事件一一写清。由中共“一大” 13位代表折射党的命运艰难开始,直到胜利。这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令你钦佩的是:磨难中增长起来的都是智慧,哪怕是用枪杆子制裁,那也是反击的智慧,就是这智慧带领着中国走向了胜利。

试图改变中国命运,走一条自己的独特道路,想使中国共产党独立于共产国际的三位领袖人物的陈独秀和李立三都没有走成。陈独秀不愿意俯首听命,这位理想主义者,个性极强又喜形于色,豪气的行动派,行侠仗义的那类人。刚烈的性格,最终还是因经济受制于人,服从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决定,没能使他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

李三立同样有大干一番,也想独立自主。他的暴烈脾气尽人皆知,他和毛泽东都是口若悬河的人,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但“三立路线”还是失败了!这位极富悲剧色彩的人物,对党还是忠诚的,为历史不怕牺牲自己,用坦荡的胸襟自我批评。用他最喜欢于谦的那句说他的命运,就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失败的原因是:他和陈独秀都脱离了革命的实际。而毛泽东这一点最为擅长,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

毛泽东开创了独立中国革命的道路,不但独立于敌人,也独立于友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八七会议后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由一个长期受排挤打击的人到斯大林答“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这是一般公理”的言辞。

书中详细讲述了红色政权。毛泽东利用白色政权之间的矛盾,周旋其中。在失去根据地后的万里长征下,仍旧坚持着。期间讲白崇禧与蒋介石的矛盾、斗争与分裂。又在蒋介石那学会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蒋介石、孙中山、鲍罗廷、周恩来、朱德、博古、张国焘、林彪、王开湘等等人物的人物命运沉浮在历史中都那么鲜活,成与败都是那样个性鲜明。那是一个年轻突飞猛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激情澎湃地浴血奋战、国民党、共产国际也都在拼命奋斗。在书中你可以看出这些年轻干大事的人物命运沉浮,也是丢掉性命的时代,足见血腥与残酷,也足见浴血奋战的领袖们的荣光。

来之不易的今天,在安逸生活中不该忘却,是他们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国家独立、自由与富强。就让那些可鄙的人物,静静地躺在历史中,永远地逝去。让那些浴血荣光的领袖们在人们心中永存。在祥和的今天,更要懂得如何珍爱我们的家园和继续发扬与扞卫领袖们打下的江山。

《浴血荣光》读后感:零碎的党史时光

浴血荣光==========金一南

尚未开始阅读,拿到书粗浅的翻了一下,然后就看到了这本书的用心程度远不如《苦难辉煌》,且不说内容,但从排版来看,书比苦难辉煌薄些许,中间印刷的字体也是大了很多,看了一下出版信息,27w多字,然后我就闲极无聊的找出苦难辉煌,翻了一下将近53w字,高下立判,还有一本未查封的心胜,不多说了,质量下降很严重.

大概是一周的时间将浴血荣光看完了,初期看的时候感觉就是在苦难辉煌的基础上扒下来的东西,看到后来不知道是因为当时看苦难辉煌时一些内容遗漏了,还是新增加的东西,谁的最后对红军前期的一些名将进行了记叙,如伍中豪,王尔琢还有一个谁现在不翻书真的记不起来了,貌似还有左权,如果这些人能够活到建国后,即使不是十大元帅也至少是个大将,革命就是这样,前仆后继的人们完成了土地革命,完成了抗日战争,完成了解放战争,终于新中国建立起来了,这些人有的被铭记,有的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这里还是感谢金一南将军从历史的角落里翻出来这些先烈,让我们了解,让我们追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广度没有多少扩展,但是深度有了较大的加深,2014年福建古田会议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触动,让我去不断的追忆那一段历史,生命不易,为真理先出生命,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气概,到底现在,社会的堕落,对于革命意志的不相信,对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追寻,一点点的消磨着先辈留下的辉煌。

私以为自己对于红军时期的点点滴滴还是知道一点点的,最近看的书,听说的事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少,国民大革命失败后,艰难的探索大家都是知道的,桂系白崇禧、广东陈济棠、东北张学良、西北阎锡山、还有何键、刘湘、顾祝同、何应钦、陈继承党国的将领,貌合神离。即使一二九事变的二十九军也是参见过围剿红军的部队。历史不是公正的,也是最公正的,折戟沉沙,翻开的都是为个人,为国家的奋斗史。

老一辈的革命人的胸怀是我们无法比拟的,老一辈的光荣也是无法超越的。那个年代都是年轻有为,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浴血荣光》读后感:带着猎奇的心态了解党史

有机会要看看《苦难辉煌》。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将我们在学生时代枯燥灌输的党史再次呈现,丰富地补充说明,介绍、剖析、再评价每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细节、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解释了一直存在的疑惑。

这本书写作上也比较有亮点,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值得正在学习革命史的学生们阅读,丰富知识,形象记忆。我在想,如果自己当学生那会儿有本这样的书作为参考书目之一,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一定会兴致勃勃,不觉得乏味。唉,生不逢时。

有些章节的内容很有意思,比如“一大”代表的命运、李立三、白崇禧为红军闪开一条路、蒋介石并不是孙中山指定的接班人、鲍罗廷、南昌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艰辛、党史上若干的叛徒、张国焘与毛泽东、战争中牺牲的非凡将领、牛兰夫妇和李德、三个9月9日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是否是党员,都应该好好了解自己祖国的苦难历程,翻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人物如何度过那一段艰辛而辉煌的革命岁月。

《浴血荣光》读后感:丰富的历史遗产需要发掘

《苦难辉煌》的畅销为金一南教授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携这本书畅销之余威,金教授又及时推出了这本解读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的书籍——《浴血荣光》,让读者再次领略金一南教授的真知灼见和他对党史材料的驾轻就熟的运用水平。

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和思考。现在我们党史中都会提到这样的看法:红色根据地、革命政权的广泛建立,在政治中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独特的理论领域,而且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力量工农红军。这当然很对。但看到这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能认识到正是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实行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了广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有可能摆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是中国革命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走上独立自立的道路。只有经济上独立了,才能真正获得政治、军事上的独立。从经济独立的层面上深入分析,才能更深刻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立性。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外界的援助也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在现在,友邦对中国的支持也是需要的。

在这本书中,金一南教授用了不少笔墨来讲述鲍罗廷在中国革命史中曾起过的重大作用和曾拥有的巨大影响力。鲍罗廷帮助孙中山进行了国民党的改造,他实际上主持了对国民党的改造。正因为鲍罗廷在国民党改造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孙中山死后的几个月中,他成了当时广州主要的掌权人物。鲍罗廷本想用特别的手段肃清反革命,却被蒋介石抓住了这个机会,客观上帮助蒋介石迈出了夺取政权的决定性一步。后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架空了鲍罗廷,清除了共产党,赶走了汪精卫,渐渐登上了党国权力的巅峰。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配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万幸,对于蒋介石对说当然是大不幸了。这三位共产党的领袖于1976年同一年去世,这真是太巧合了!

书中提到的史料是我以前没接触过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党史又多了一些了解。唯一由毛泽东亲自扶棺送灵的人是谁?是张浩,他是共产国际的代表。在促使张国焘放弃伪中央,最后带领四方面军北上,完成一、四方面军的会合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张浩是立过大功的。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也就在这一天,毛泽东被清乡队抓住了,差一点死在他们的手中。 1935年9月9日,一、四方面军分裂,这一天成为毛泽东自己形容的“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而巧合的是,1976年的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

这本书以大战略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共前期党史,立论高瞻远瞩,选择史料独辟蹊径,道人为未道。阅读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就是丰富的历史资料需要我们用心用力去发掘,丰富的精神遗产需要我们用心用力去继承。

《浴血荣光》读后感:未尽其然的回答

最早知道金一南教授,是因为他所着的《苦难辉煌》。那的确是一本值得拍案叫好的好书,一反党史书籍那种或者歌功颂德让人腻歪,或者发人隐私吸引眼球,又或者堆砌史料使人沉闷的寻常模样,不但文采飞扬、激情四射,而且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深度,一路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又深受教益。他也因为这本书的大获成功,从一名军事专家一跃成为历史畅销书作家,赢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手头这本《浴血荣光》是他的新着。同样有着自己非党鲜明的特点——整书就是一个设问集——分十章,设计了93个很有代表性的历史问题,用98篇的文字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这些问题有的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些疑问,比如孙中山是否将蒋介石选定为接班人?鲍罗廷何以对中共施加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等;有的则解开了人物最终结局的谜团,象红军第一叛将龚楚的命运,还有张国焘的最后归宿等;有的则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中间提到了对朱德的认识和非议,认为对林彪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产物要一分为二的看,对李立三则肯定了他在案源路工作大罢工、八一南昌起义等革命中的主导作用。

应该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也非常大,读来也有所启发。但与此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可读性没有《苦难辉煌》强,而且两者内容重复较多,只是在嚼剩饭,不能不让我怀疑他只是在借势而为;另一方面,内容太过简单,对很多问题的解答失之简单。比如“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问题,已经涉及到中共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但作者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行动解决了“救亡”这一百年历史命题,只用了了数语,不但有胜王败寇理论之嫌,还让人感觉意犹未尽。还有,他认为蒋介石的大不幸是与毛泽东同时代,毛、周、朱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万幸等等,诸如此类,总感觉有些别扭,不对味儿。正是存在这样的瑕疵,我认为这本书不算是非常成功。

最后,不能不对《苦难辉煌》与《浴血荣光》作一对比。对后者来说,正如副标题“大视角解读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所言,相对于前者那种全方位描述、全景式呈现的宏大叙事方式,这本新书则带领我们走进历史细部,将镁光灯对准了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个人,重点关注他们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抉择与最后的命运。形象点儿的说,如果把《苦难辉煌》比作是《资治通鉴》那样的编年史,那么《浴血荣光》就是《史记》中的列传。从内容上看,后者是对前者的说明和补充;从语言风格上看,它叙事更为平实,浅显直白,更为好读,但又少了《苦难辉煌》的激情和激荡。

相对于《苦难辉煌》的巨大成功,金一南教授在这本书并没有能够有所超越。而对于书中所提的一些历史问题的回答,更多的也是讲其然而未讲其所以然,并不令人心悦诚服。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对于其主题而言,只能算是一个未尽然的回答吧。

《浴血荣光》读后感:崽卖爷田心不痛,哈~:青年

青年 ——读《浴血荣光》有感 这是第二次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因为第一次由于网页错误全部丢失了。我也很无奈,只好耐着性子再写一遍。《浴血荣光》这本书,由于工作比较忙,我是用了两个月才看完的。相比较《苦难辉煌》要具有概括性、直接性和局部性。但一样的是读起来都比较有意思,都会让人感觉到热血澎湃。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热血澎湃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颗种子,怎样的种子?为有志青年的种子。历史会检验每一个人,有的人是巍峨的泰山,有的人却是泰山脚下的一抔黄土。 我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有很大差距,我们现在的青年也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有很大差距。那么,差距究竟在哪里呢?我虽是党员,但我大可不必在自己的读书笔记里故作煽情地歌颂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近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示。 我们有时候会想,我一腔热血为何没有平台?我思想纯粹为何不被重用?我素质优越为何不受提携?我们之所以这么想,除了人之常情以外,我认为我们还缺少一种坚定。朱老总当年想入党,被陈独秀推到门外。他又颠颠簸簸去了欧洲找人入,最后终于在周恩来和另一位党员的推荐下入了党。南昌起义的时候,朱老总也只是负责一些边边角角的繁琐工作。直到三河坝分兵后,主力部队被全部歼灭,朱德指挥的负责殿后的部队也是不断有干部和战士逃跑。最终带着28000人部队所剩下的800人杀出一条血路上了井冈山。在天心圩的军人大会上,朱德首先站出来,朱老总的信仰像火焰一样点燃了剩下的干部、战士的信心,坚定了剩下的干部、战士的信仰。这800人由丧魂落魄者眼中的残兵败将变成了一堆可以燎原的火种。要知道这800人里面有陈毅、林彪、粟裕等以后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是怎样的对民族的一种大义? 我们现在的青年是否能够理解?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更是现在青年思想里所缺乏的。 就我个人而言,有时也会觉得不得志,但每个阶段的成长却是清晰可见的。我理当清楚成长才是最可贵的。就像毛主席当年在遭遇了大革命失败后也曾迷茫,感叹到“心境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当时的主席并不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19年之前的主席还比较倾向于无政府主义,而不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1919年之后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主席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第一期的创刊宣言是由他自己亲自撰写,宣言里倡导的是呼声革命、面包革命、无血革命,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如此我们看主席的思想经历了多么大的一个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从何而来呢?就是对手教的,是实践教的。这就是成长! 我有时候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有时候也过于低估了组织的能力。现在对很多人来说,组织不过就是一个“组织”。我们很多时候对组织没有什么信任和信念可言。当然时代不一样,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那个时代,共产党人对于组织的依赖和感情。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个时代的青年绝不缺少义无反顾地追求心中的理想,为了这样一个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这是他们给我们今天留下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可惜,现在的青年没几个人可以理解。共产党人在最为困难的时刻,在被追杀、被通缉、被“围剿”环境中锻造出来的坚定性,是那些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人能吃多少碗干饭的人永远感悟不出来的。金教授说,怀抱着理想主义去做事业,多数时候会头破血流,但是如果能够成功必定是个伟大的成功。任何伟大的事业,其中必然包含有理想,如果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没有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理想使人超越现实,使人超越物质,使人能够穿越时空。这是那一代共产党人表现出来的最珍贵的东西。 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滚滚而去。历史冲刷着每一个人,给予每一个人的机会极其有限。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关键判断、采取关键行动的那种发自内心召唤的历史自觉,不但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必备条件,更为见风使舵者、见利忘义者、投机取巧者所永远无法获得。历史检验着每一个人,如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一辈子为了心中的梦想,一辈子这个梦想没有毁灭,哪怕与现实不符了,但还是忠于自己。

《浴血荣光》读后感:《浴血荣光》信仰

和平的年代里,我们的确生活的狠安逸。忙忙碌碌的工作,潇潇洒洒的生活。在一切看似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下,其实我们或许更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那段曾经的历史。在那里,中国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批又一批的为着信仰而斗争着的人们。为了他们那不图回报,只为一片信念的执着,他们是那么奋不顾身地抛头颅,洒热血。是啊!那就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

《浴血荣光》一部通过大视角解读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沉浮录无疑可以让我们读到很多当年的历史痕迹。与其它是在讲述历史,倒不如更可以归纳为是通过历史的史实剖析着那时候的中共领导人物。不可否认的是,不管这些人物现今如何,但是他们当年的某些行为决断却是绝对地对中国的政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手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本,我读到的是很多很多的东西。书中并不是就历史而讲述历史的泛泛而谈。相反地,书中客观,生动,真实,深切地一一分析着那段岁月痕迹的同时,也在分析着那些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和抉择。尽管他们最初都是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之内;尽管他们曾经的丰功伟绩让人难以忘怀,但是历史巨轮的前行过程中,注定着这些完全不同的人们因为各自不同的信仰而做出截然不同的行动来。书中便是一一结合着历史,分析着这些人物的行为动机。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有所掩饰或者浮夸的事实。相反地,客观,是在,真切地反应过去是本书一大宗旨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看到了更多过去书作中被批上反革命或者反面人物外衣的那些历史人物真实的一面。因为曾经他们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因为他们曾经也在革命的行列中做出某些的功绩。只不过,随着权利,利益,诱惑等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让他们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曾经的信仰,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与此做出反面对比例子的人物在此书中也有笔墨的涉及和勾勒。所以说,这本书是更加全面,生动地刻画着不同信仰的那群曾经的领袖们的命运沉浮。当然,历史的前行不会因为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停止前行。相反地,坚定的信仰让越来越多的成长中的人们在浴血奋斗。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为了自己曾经的信念,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地推动着整个中国红色政权的成长与壮大。

本书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特色便是历史和史实结合的过程中,同时还穿插入了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让一切的一切内容更加地真实和形象直观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如此气势磅礴的大作中,我们感叹着那些风云人物们曾经的叱咤风云;我们更感慨于浴血荣光的信仰力量。尽管命运有浮沉,但是历史终究还是让一个伟大的政党成功地领导着中国向世界强国进军。毫无疑问,这是大势所趋;毫无疑问,这是人民的选择;毫无疑问,这是浴血荣光的成果;毫无疑问,这是值得今日的世人值得珍藏的历史。

《浴血荣光》读后感:很好看的党史《浴血荣光》

很好看的党史《浴血荣光》

从小学历史,学到现代史部分基本上就是党的历史,那些枯燥的教科书,板起脸来讲述的内容,真的让人味同嚼蜡,很多年以后也陆续看了很多描写那个年月的书,比如《地球的红飘带》就感觉更加真实更有亲和力。

其实我们看历史更希望看到的是历史的细节,看到历史的真实,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教科书式的罗列和总结。这本《浴血荣光》就很好看,虽然很厚,但是章节多,文字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一天多也就看完了,虽然里面写的故事有的狠沉重,但是读着并不是很累,作者使用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语言,而且站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去审视快要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很多地方的描写让你感觉很实在,很客观。对那些变节的叛徒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对早期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客观的分析。

正如作者所说早期共产党的领导者们像割韭菜一样,一拨一拨地牺牲、叛变,真的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政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国革命太艰苦,太惨烈,太血腥。作者列举了俄国革命中,列宁斯大林等等那些领导人,都被沙皇流放过,有的甚至被流放过很多次,可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来说,被捕就意味着牺牲,甚至你变节都会被杀掉。在这样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牺牲和叛变还有脱党就变得很平常。而且当年真的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党,甚至连召开“一大”的时候,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因为一些事情没有出席,就是因为在那个年月每天都有各种政党团体成立,每天也都有各种政党团体消亡,可以说就是早期的共产党人,也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党仅仅在二十多年以后就能够取得中国的政权。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正是用这些偶然来证明了历史的必然。在书中甚至每一个教科书中的反面人物都变得鲜活起来,都有自己在历史上的功与过。在红军长征的时候,白崇禧让开防线,其实就是怕红军进入自己的地盘,才让红军逃出一条生路。

红军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毛泽东指挥的高明,也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条件,那就是而蒋介石也没想要真的一下把红军消灭掉,他的如意算盘就是,红军离开了根据地,就成了流寇,流寇肯定会灭亡,比如石达开比如李自成,所以就想要借助红军来消灭地方政权,跟在红军后面,红军跑到哪里中央军也就进入哪里,也就解除了当地的军阀势力,于是红军就在蒋介石和军阀们的缝隙中跑掉了。而且红军长征的过程中目标一直在变化,碰了钉子就只能换一个方向,就这样走啊走,知道发现了陕北还有一块苏区,才最终来到了延安。中国革命就是这样命悬一线的一路走来,最后却真的获得了成功,有必然,但是这些必然是靠着无数偶然来实现的,这就是历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fanwen/903990.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巴巴劫劫成语解释 四个字的成语 下一篇: 微雨红尘经典读后感10篇 微雨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