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教育 > 正文

《浴血华沙》观后感精选10篇 浴血华沙

导语:《浴血华沙》是一部由扬·科马萨执导,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 / 索菲亚·威奇拉克斯 / 安娜·普洛克尼亚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浴血华沙》观后感:赞给勇敢的姑娘们有人说这里有战争片

《浴血华沙》是一部由扬·科马萨执导,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 / 索菲亚·威奇拉克斯 / 安娜·普洛克尼亚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浴血华沙》观后感:赞给勇敢的姑娘们

有人说这里有战争片史上最怂的男主角。。没错,当你淌过全片,置身血肉交纵的敌对画面,真实的战争里没有美式的英雄主义,甚至为了爱情的女孩们也能扛上枪支,奔赴前线,守卫家园。

二战的波德战争,法西斯德国用了一个月闪击了波兰。华沙作为波兰西线要塞的最后防线,抵御守护之战必将惨烈。

影片中空袭出现的人肉弹雨,德国进驻波兰后,人尸如山的堆积场景,如此血淋淋而又残酷真实。

战争让家园不在,爱人不复,亲人亡故,前半段有多唯美温情,后半段就有多悲情惨绝。然而和别的战争片不同的是,影片突出女性的坚强,男主的怯弱,也许是在反喻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波兰人民在二战所遭受的创伤,以及释放的平凡人性悲歌 。

《浴血华沙》观后感:我要娶金发女主一百次

一个有意思的女配角

男主妈妈有品味,整部电影出场7、8次换过5次服装。穿过绿色灯芯绒长袖睡衣家居服,褐色蓝圆形碎花连衣裙,白色小蕾丝圆领黑色洋装,肉色棉质内衣长裙,狐狸毛领蓝色呢子大衣。男主妈妈很讲究,战乱时期,丈夫死了---金头发认真的用发夹定型,红指甲永远不会剥落褪色。

男主爸爸照片军装笔挺,是个军队里的官员。

从家境上来看,男主和金发女主更相配。。。

-----------------------------------------------

战争背景

1.

“卡廷大屠杀,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是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于1940年4月至5月间对苏军入侵波兰时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

经历了卡延屠杀以后的波兰人民没有可以领导革命的成熟中流砥柱,另外一些幸存的知识分子,领导人在华沙起义之前已经逃离。所以,华沙起义的参与者和志愿军大多数都是18左右的青年志愿者。

2.

1939年10月,纳粹德国完全占领波兰后,发起旨在粉碎波兰民族精英,彻底奴役该国人民的行动,代号为“塔能博格”的盖世太保别动队到处搜杀波兰精英人士,同时将波兰最精华的波莫瑞、西里西亚等地直接划入德国版图,剩下的部分则变成“波兰被占领区总督管辖区”,实施残酷的军管统治。

1942年,根据流亡政府的指示,波兰各地的抵抗力量合编为“国内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通过自行制造、黑市购买、盟军空投和挖出波兰军队溃败前的物资等方式获取武器。至1944年,“国内军”发展至顶峰,总人数估计超过40万人,拥有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枪和手榴弹等各类武器。

1944年7月21日,暗杀希特勒的消息传来后,科莫罗夫斯基认为德国已经崩溃,便下令救国军于7月25日在华沙发动起义。不过他否定了在全波兰发动起义的动议,他觉得那样会便宜了进攻中的红军。

-----------------------------------------------

金发女主

漂亮:脸美,头发长,身材好。

纯洁:脱光光和男主碰巧看到脸红心跳,绝不会是个随随便便的女人。最动情的时候也只不过给男主一个吻。

善良:即便小孩的哭声暴露了她们,她还是抱着小孩去了医院。并留在那里一直照顾孩子。

勇敢:在下人肉血片的战场背着男主一直走。波兰军队少校要占她便宜也没有那么容易,一个榔头过去。

撩汉一流:主动向少校套话。

有远见:该撤退的时候叫大伙撤退,只是大家没听。

美学:悲剧结果符合鲁迅把美撕碎给人看的审美价值。

《浴血华沙》观后感:魔幻现实主义的青春战争爱情动作片

每个民族都在自己历史最黑暗时期找到艺术源泉。也许这是韩国和波兰电影越来越棒的原因。韩国优秀电影一半是日据时期的,最优秀的波兰电影一半是二战期的。奥斯卡如果全球评奖,我觉得过去5年这两个国家可以拿小一半。

电影 一大群90后俊男靓女 hardcore的作战还有sex镜头,演得很棒,而且肯献身,这点和韩国明星很像:)。甚至有一辆很科幻的德军无人驾驶小坦克出现在电影里以为是穿越了,后来一查历史德军真装备了歌利亚无线遥控履带武器,70年后现在世界还没装备这玩意。

看电影觉得第一次摸枪的学生边谈恋爱边打觉得不太可能,一查历史上这仗真的是18岁上下的50,000充满理想的华沙男女学生打的。武装起义持续了63天才向德军投降,几乎和淞沪会战一样长。18,000名华沙年轻人战死,250,000名平民死亡,华沙夷为平地。德军方面将与苏军作战的精税党卫军调入城内作战后依然损失了26,000人。Bourgeois而又Bohemian的波兰男女生确实好看又能打。只可惜残酷的现实碾碎了可爱的小清新,因为华沙一九四四年左右学生命运的本质是一群老恶棍:

1)希特勒早说把华沙从地图抹掉,德军镇压起义摧毁了华沙全城。

2)斯大林本来就恨波兰,20年代他当政委率红军打到华沙附近失败,损失了几倍于波兰军队的30万人,连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被波兰占了。不过与中国教科书所说不同,苏军不算是坐山观虎斗,他们在华沙强弩之末了,在附近的普拉加刚差点赔了一个第八近卫坦克军。苏军中的波兰集团军全力进攻华沙外围,红军也渡河了,过河的六个营红军死战不退全部阵亡。苏军直到华沙起义被镇压后3个月以后才有能力再次1945年进攻华沙。之后不用说可怜的波兰人民又被蹂躏了一番。华沙起义的4年前斯大林对把波兰军官团、知识分子、公务员有组织的卡廷大屠杀。

3)英法其实也都是老流氓。二战开战说保护波兰,结果德国入侵波兰他们就在坐在边境上看着。蒙哥马利这个志大才疏的家伙后来空降上万伞兵到荷兰死了一大半,但不如投到华沙靠谱

4)波兰流亡政府也不是什么小白兔,华沙起义最危急时候还在意识形态。判断严重失误,贸然发动起义,不负责任把自己同胞送去死,回头赖毛子不救援。苏军序列的波兰第一军渗透进华沙的时候,华沙抵抗军还缴了他们的械甚至还杀了波兰指挥官。本片当然不会拍。

5)罗斯福当时真心还行,令艾森豪威尔空投物资,美军运输机油料耗尽飞不回去都降落在苏军的基地。但来的实在太迟了。

韩国和波兰的美学,来源于悲剧。而悲剧,来源两者都夹在于在两个强国之间难以自处。波兰在过去300年历史上居然4次被德国和俄国瓜分灭国。可怜的韩国一度被日本人都取消了本国语言,而只是营长的袁世凯在朝鲜时候应该是把朝鲜正牌王妃和她妹妹都给睡了。

反过来想想,天朝的抗日战争更是悲剧的体验。拍出来的都是金陵十三钗之类的,更不敢睁眼大批抗战连续神剧垃圾在黄金档滚动播出。总体来说不是电影太魔幻,就是我们生存的历史和现实太魔幻。

《浴血华沙》观后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那些说本片不够残酷的人,估计是抗日神剧看多了,这样一部贴近生活用血肉堆积的影片还不够残酷的话,还是去看电锯惊魂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迫割让大块领土“波兰走廊”给波兰,德国被一分为二,1939年9月,德国闪电入侵波兰,不到四周的时间,全面占领波兰。影片真实的再现了民众在纳粹统治下的生活,有压迫自然就有反抗,然而在国家孤立无援的背景下,地下青年党在德军面前是那么的脆弱,当男主眼睁睁看着德军手刃无辜的民众及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当血肉混合着弹片像倾盆大雨洒向他们的头上时,人们发自内心的恐惧了,也有人更加坚定了反抗的决心,他们经历了友谊、爱情、背叛,越到后面现实越残酷,与前部分略显浮夸的表演形成了鲜明对比。女主非常漂亮,如同花仙子,但为了追求男主的脚步却能不惜一切代价穿过枪林弹雨,爱情如此动人!!!结尾二人是否活着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电影讲述的是历史,虽然导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结局,给追求自由的勇气留下了一丝生存空间。这种电影不是横店的,与《集结号》、《金陵十三钗》也不一样,它最直接的告诉我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浴血华沙》观后感:17年后,他们又拍出了一部让我感动的战争片——《Miasto 44》附粮草

浴血华沙 Miasto 44

导演: 扬·科马萨

编剧: 扬·科马萨

主演: 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 / Zofia Wichlacz / Anna Próchniak / Antoni Królikowski / Maurycy Popiel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2014-09-19

片长: 130分钟

又名: 华沙一九四四 / Warsaw '44 / City 44

IMDb链接: tt3765326

首先来解释一下文章标题的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距离我上一次被战争片感动已经有17年了,这17年里出了很多战争片,感动了很多人,但都感动不了我,这说明我拥有跟钢铁坦克一样坚硬冰冷的心肠——当然不是,说明我对战争片标准高、要求严,枪林弹雨打打杀杀爱国忠君这些东西是满足不了我的,必须要专业,要有深刻的人性反思,那么17年前能但当如此重任的是哪部战争片呢?翻阅电影资料就会发现,是《拯救大兵瑞恩》。作为一部1998年的电影,它在视听上对战争场面的高度还原,是此后任何一部影片都无法比拟的,今天在电脑上观看此片,子弹穿过冷雨掠过钢盔的那种凛冽感,仍然让人大呼过瘾。同时,影片的节奏堪称一流,故事情节的推进和战争戏穿插得严丝合缝,既没有过度渲染人性之光辉,也没有过多展现血肉淋漓,一切都是刚刚好,但又没留下技术的痕迹,浑然天成。影片展现的人性自然不用多说,更难得的是,它将个人、家庭之爱提升到和爱国一样的高度,这才是一部战争电影人文精神的至高境界。当然,这在欧美可能是常识,但在某国一直是新鲜玩意儿。

第二层意思,就是这个“他们”。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欧美的电影人,而不是我们亚洲人,更不是我国的导演,我国的影片不是迷药就是宣传工具,其中战争片更不能越审查体制的雷池一步,所以是注定拍不出像样的东西的。

好,说完标题,我来说说这个片子到底有什么好。

影片通过主角的经历展示了对战争的看法。这个看法不是不变的,而是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的转变。

一开始,参军是因为军队里有漂亮姑娘。

当然,正规军里是没有的,有也是长官的,但由少部分军人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志愿军小分队,那里面就有了。本片的男主角一开始虽然也有家国情怀,但主要原因是奔着漂亮姑娘去的。

然后,打仗是受到复仇欲望的驱使。

在战场上最正确的生活方式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一边谈恋爱一边打仗,但是当看到至亲——母亲和弟弟被德军执行枪决以后,男主角愤怒了,扛起了钢枪,对着德军扫射。这里他舍弃了美丽的女主角,因为她心里只有二人世界,转而艹起了小分队里另一位早就对他有意思的漂亮女孩,这位女孩是战场上的活跃分子,符合男主角此时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在一起了。

最后,是个人意识的回归。

当整个国家都投降了,小分队也成了覆巢之卵。经过血雨的洗礼,男主角终于放下了复仇的执念,重拾个人意识,但是当他爬上当初赢得女主角芳心的小渚,那里只留下了美人的幻影。

所以,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男女主人公最终没有在一起,而是被战争无情的分开了。但从最后一个镜头看,男主角应该是跟这个国家一样,坚强的活了下去。

同时,影片对战争场面的还原是非常考究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回到交火区找重病的男主角,德军投下了一颗炸弹。炸弹爆炸后,强劲的风浪裹挟着弹片、砂石和一切破碎的物体席卷而来,然后安静一小会,在漫天的灰尘中升起一股烟火,逐渐上升弥漫头顶的整片天空,紧接着就下起了由血滴、残肢、皮肉等组合而成的大雨,猛烈地砸在女主角白皙的肌肤和她所躲藏的车皮上。这一幕如果在电影院里看肯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惨烈感。

最后,影片尽量做到了去主人公化,也就是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展现战争的残酷,只是展示,不做说明,由观众自行去体会和思考。这一点可以说在《拯救大兵瑞恩》之上了。

但本片还是有些瑕疵,无法和《大兵瑞恩》相提并论,主要体现在男女主角穿越地下污水管道到安全区,和男主角跟女儿好ML两段,前者有丧尸片的痕迹,后者把二位拍得像摇滚青年,和整片风格有些出入。而且在据点上阻击德军进攻那一段使用了第一视角,油然而生游戏的感觉,稀释了那一段的惨烈感。

最后的最后,要说一下我为什么被这部片子感动。战争片感动我的,从来不是什么爱国思想,也不是挣扎着到底要不要杀敌军,而是更加个人的东西,这个片子里,感动我的是美丽的女主角。她是一个简单的姑娘,因为男主角涉水来小渚上带她回去她就芳心暗许了,并且在男主角因失去至亲而陷入休克后,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敌占区和安全区之间,而当250的男主角和女二号好上之后,她一个人回到医院去照顾孩子。从拯救男主角到帮医院救死扶伤再到临终前不离不弃地陪在孩子们身边,女主角身上发出伟大夺目的人性光辉,这里面没有道德感的支撑,没有大道理的陪衬,展现在我眼前的,就是一个发自最基本的人性的善良,她渴望爱情,追寻自由,为扞卫这些不惜献出生命,是我看过的战争片里最美丽的女性角色。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jiaoyu/88144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孩子特别粘妈妈的阶段 孩子特别粘妈妈的阶段 下一篇: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