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历史 > 正文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篇 漫长的告别结局

导语:《漫长的告别》是一本由 雷蒙德·钱德勒着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不想说再见因为一本书《漫长的告别》,我想写一篇文,不是因为

《漫长的告别》是一本由 雷蒙德·钱德勒着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不想说再见

因为一本书《漫长的告别》,我想写一篇文,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它让我开始反省。反省自己是否过于粗暴的对待了生活中需要耐心的部分。

看这本书的过程,如同书名一般缓慢悠长,我恨不得一目十行,直到看到倒数第二页。因为我的粗暴,没有从漫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任何端倪,真相来得如此突然,告别来得如此悲伤。我不禁问自己,马洛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真相?那早到什么时候?我仔细回想书里的每一个匆匆跑过的转折点,是在进监狱之后,可能是在他发现作家认识特里的时候,也可能是在那个诡异的夜晚。然后我又惊讶的发现我的记忆深处,虽然某些细节模糊,在更早的某个和特里喝完酒分手的夜晚,马洛说过“如果我早知道他。。。我就不会。。。”。接下来,“我”将经历一场漫长的背叛。

写到此时此刻,当我开始安静的回想故事里的每个人物的起承转合,我才发现这不是一个表达背叛的故事;至少不仅仅是;尤其是这种绵长幽怨的氛围,时不时的跳出带着回忆式的喜悦惆怅,像是在表达对失去之人的不舍和真诚付出过的自己的不甘。这种感觉很熟悉很熟悉,像刚失恋后的一两年。

马洛

在我娓娓道来遇见特里的这段从美好到陌生的回忆中,我喜欢他的优雅,甚至是他的软弱。为了这份说不上多但却莫名深刻的喜欢,我甘愿为你寻得一个真相,哪怕是坐牢,与全世界为敌,甚至是在已察觉到了背叛之后。这一路如此风尘仆仆,所以我定要与你好好告别。不到最后见你,我都不肯相信你竟会如此欺我;最后我戳穿你其实早就可以来见我,也意味着我从心里承认了我失去了你,然后我自己对人的那部分真也跟着一起失去了。我不仅在跟你告别,我也在跟过去的自己告别。

特里

经过了战争之后,我就不再是我了。甚至在认识马洛你的时候,我似乎想起来了一点过去的自己,但终究,我很宝贵的一部分也还是在战争之后的折磨抑或是之后的生活中消失了。

艾琳

在我痛失吾爱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一直在做告别,到了我再婚,到了我再见到”他“,甚至到我不惜把别人当作你,直到我死,我才得以告别。我最最亲爱的,我是如此忘不了你,也忘不了过去。

喜欢这两句英文

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 Every time we say goodbye, I die a little.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男人的友情,女人的爱情

读小说就会这样,一口气读完,一个字都不错过。

硬汉很义气。一个连喝醉了都很绅士的男人是不会杀人的。马洛这种想法,是不是迷信?

男人觉得,有魅力的女人很危险。而女人的危险绝不是出于魅力,而是出于嫉妒。

艾琳,这个将马洛吸引住的女人,她爱特里·伦洛克斯,然而,出于女人的一种洁癖,她无法接受特里·伦洛克斯与西尔维娅的婚史;她想与她现任的丈夫好好生活,然而,一想到罗杰·韦德与西尔维娅的偷情,她更加无法忍受。为什么总是这个西尔维娅?终于,艾琳忍无可忍,在罗杰与西尔维娅偷情的时候杀死西尔维娅。那一瞬间,艾琳也许想过把这一切嫁祸给醉得失去意识的罗杰,于是,在枪击之后,她伪造了那个用小摆件袭击西尔维娅头部的争斗场面。

特里·伦洛克斯知道是艾琳。特里·伦洛克斯替艾琳顶替了罪过,逃亡墨西哥。特里是因为还爱着艾琳吗?并不是。特里只是出于对前尘往事的亏欠。何况,他是个绅士,他是个善良人。如果不是他再见艾琳时,他正在和西尔维娅经历着一场婚姻,艾琳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举动呢,西尔维娅又怎么会死呢。他的确是个罪人,他必须走。

特里·伦洛克斯的岳父哈兰·波特也知道,这个亿万富翁怎么能让如此丑闻公之于众?他给了特里一笔钱,就当是封口费吧。可是有钱人总是有他心狠手辣的一面,死人是永远也不会开口的,于是他打算雇人杀掉特里·伦洛克斯并伪造成其自杀场面。家族清白重于一切。

最后的最后,男人的义气救了逃亡中的特里,使特里改头换面免于一死。女人的爱情毁掉了女人的性命,艾琳最终还是畏罪自杀了,并公布了所有的真相。

硬汉很男权。作为女性,我不喜欢这样的设定。但是因为书中的一个场面,我突然爱上了雷蒙德·钱德勒。西尔维娅的姐姐琳达,出于对父亲的又怕又爱,出于对整个家族的无奈与维护,一直不敢和已经不再相爱的丈夫离婚。终于终于,她要去巴黎和这个男人一拍两散。去巴黎的前一夜,她和马洛发生了些故事,她的感情终于有了出口。铁血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而且和这部书里最最悲情的女人,一直都没有为自己而活的女人,终于打算为自己而活的女人。男人的友情一直一直都洒脱地表现着,女人的爱情一直一直都悲观地压抑着。而这一刻,女人终于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洒脱地做些什么了。

这是一部很棒的小说。因为故事里有情。

培训老师说,读一些侦探小说,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可是感性的女人怎么都逃不出情这个字。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残忍的告别

“每一次告别,都是一场死亡。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一个永远宿醉难醒的硬汉,一杯酒,一幅画,一个承诺,一场男人之间的友谊。这场告别绵绵不绝,有时候拼尽全力去守护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实而美好的。。。。”

最先是被这本书名所吸引, 为什么会是一个漫长的告别?

告别在我 的理解中,应该是短暂的,是不拖泥带水的,怎么会漫长?所以我想,应该是作者不舍吧。

虽然是表面上的告别了,但是心底应该是很不舍的,所以在心里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是把一种真挚的感情慢慢的抽离自己的内心,这个过程应该是很痛苦的。

当然,最先想到了就是男女之情,对于暗恋这种事情应该能够理解:也许就是一般的言情小说再加一点悬疑 了,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在微信读书上看了这部小说,并记住 了这本书的作者的名字:雷蒙德 .钱得勒。

雷蒙德 .钱得勒,美国着名侦探推理小说家。

他的《漫长的告别》获1955年美国的“爱伦。坡”最佳小说奖,1958年被推选为美国推理作家协会会长,其以菲利普。马洛为侦探主角的小说几乎均被改编成电影。钱德勒的文章语言精练简洁,文笔优美,场面神秘惊险,引人入胜,妙语频出,层层环绕,情节紧凑,带入感强。在当时的年代,算是杰出的作品。

故事的情节一环套一环,可以说有点烧脑,不用心去看一字一句的话,你是看不明白最后为什么是这种结局。

这是两个男人之间单纯的友谊,经过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友谊在作者的心中, 一点一点被抽离的故事。

作者用一种略带悲哀、伤感的语气, 用一种平和的心态,诉说着两个男人之间友谊的发生,升华,怀疑、背叛,到最后决裂。

两个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在一个夜晚的街头,由于一个偶然的邂逅,让笔者和他认为很重要的朋友纠缠在了一起,两人都很看重这份友谊,由一开始的试探,到最后的惺惺相惜,到相见恨晚,让彼此都成为了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

”我应该是条硬汉,可这家伙身上的某样东西触动了我。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除了他的白发、疤脸、 清澈的声音,还有礼貌。也许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由于世事的变迁,事发突然,友谊随着事态的发展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起谋杀案,让笔者追寻着线索不断的查下去,每发现一条线索, 每一条线索都与这位亲爱的朋友有牵扯,有关联,事实很残酷的带出信任的朋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我更喜欢他烂醉如泥、穷困潦倒饥肠辘辘、筋疲力尽,但却傲骨铮铮的样子。“笔者是有多欣赏他的朋友,这份伤害就有多重。他甚至想着要做假证来帮助他的朋友掩盖作案的时间。

心中纯洁的友谊在一次一次接受折磨的考验,心中那个很好的朋友会是用尽心计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一个人?

事实很残酷,他就是那样的人, 紧随后的结局一一呈现在笔者的面前,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好朋友利用了他,策划了一切行动,包括杀人,逃跑,再杀人, 。。。。现实被揭开,美丽而残忍,友谊在面纱被揭开的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整个探案的过程,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过程,记录了笔者向友谊一一告别的心路历程 ,悲哀的无奈的语气,直到最后的平静如水的表情,整个文章充满了怜悯的感情,可怜着朋友的身世,经历,选择的无奈。

虽然笔者没有用什么痛苦的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表现他的悲伤,但是,从整个事件的追踪过程,却细腻的呈现了他剥开真相的执着和无奈,友谊是可贵的,但是真相更值得人尊敬。

从疑点的发现开始,随着真相的接近,他在心里,一直不愿意相信,但不得不相信,他不得不开始了漫长的告别,告别那段相互依赖的友情岁月。

整个故事没有一句告别的话语出现,但是整个故事的内容,却在告诉我们,离别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面对背叛,面对真相,你得做出选择, 尽管这条路很漫长。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说一声告别,就是死去一点

《the long goodbye》,中文译名《漫长的告别》,美国着名推理小说作家雷蒙德钱德勒文学价值最高并最广为流传的小说之一,本书获得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者-侦探马洛,在与富家女琳达男欢女爱后的清晨告别,引出了文眼:说一声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生命有限,世事无常,有时候浅浅的一句再见,就如同掠过树梢的一缕春风,从下一秒开始,再也没有见过。

马洛和琳达并不是故事的男女主角,用两个配角的情节来引出文眼,钱德勒这种写作手法可谓相当独到。虽然本书被普遍定义为侦探小说,但故事中爱情催生的苦与恶,多面复杂的人性,繁琐甚至荒诞的美国司法制度及司法体系,在作家精准完美的描写下,甚至比故事情节更有看点。在我看来,本书的文学价值远胜于作为侦探小说的故事性价值。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极力推崇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树曾坦言;“要是我能写出像《漫长的告别》一样的小说,就死而无憾了。”村上春树为了表达自己对本书的崇拜,将本书翻译成日文版本。本书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开山之作,硬汉派,顾名思义,就是侦探的形象,他们跟古典派侦探小说的区别就在于侦探的人设,古典派侦探小说中的侦探穿着古板的三件套,在昏暗的书房里抽着雪茄凝思推理,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警察的同伙,硬汉派侦探坚守自己的原则底线,敢爱敢恨,凭自己的喜好寻根究底,不问名利,为了真相不惧强权。

马洛,故事的侦探,本书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即作家本人。

故事的开头交代了侦探马洛与男主特里伦诺克斯的初次见面。在一个叫做舞者的豪华酒店门口,酩酊大醉的伦诺克斯被贵妇妻子从豪车上赶下来,妻子冰冷地扬长而去。书中第一次描写伦诺克斯,满头白发,英俊的面庞有半边是僵硬的,虽然烂醉如泥,但优雅有礼。马洛把这个醉汉带回家里,并给他冲了一杯咖啡,马洛自己都没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从此,这两人便密切来往,经常在一个酒吧里喝一种名叫“兼烈”的鸡尾酒。而兼烈这种酒,也成为了后来两人关系明灭的见证。

伦诺克斯出身贫寒,应征入伍,受伤后退役,因为面部受伤而整容,后来娶了富二代西尔维亚。西尔维亚的富裕家庭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当地政府与西尔维亚的家族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伦诺克斯酒醉被赶下车后不久与西尔维亚离婚,后来又复婚。其实,伦诺克斯和放荡风骚的西尔维亚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但西尔维亚为了保全显赫家族的颜面而不得不和伦诺克斯复婚,

到这里,作家似乎并没有把本书当作侦探小说来写。

真正侦探小说的探案起因是西尔维亚在自家后院的客房遇害,全身赤裸且死相惨烈。而伦诺克斯承认自己是凶手,跑路之前来跟马洛道别。但作为侦探,直觉告诉马洛,伦诺克斯并不是凶手。这起案件被司法部门定案:伦诺克斯畏罪潜逃。

马洛被当成谋杀共犯被警局拘留审讯,不久,警员收到来自墨西哥的电报:伦诺克斯在墨西哥自杀 。但马洛并没有放弃探寻真相,而在这个过程中,马洛受到来自多方的阻挠和威胁,包括当地警察,黑帮,还有西尔维亚的富爸爸。这时,西尔维亚的姐姐琳达出现了,她的出现为马洛提供了重要破案线索。马洛成功睡了这个刚离异不久的优雅富家女。貌似在钱德勒的侦探小说里,侦探总是能与美丽的富家女上演一段浪漫情事。琳达的离去,让马洛黯然神伤,引出了文眼:说一声告别,就是死去一点。

小说到一半的时候,畅销书作家罗杰的离奇失踪。罗杰的助理找到马洛,请马洛寻找罗杰。两人在一个泳池边碰面,这时,罗杰的妻子即故事的女主角爱琳出场了,原文花了大段文字描写爱琳,总之,爱琳美艳不可方物,原文是这样写的:美得如同一个梦。马洛差一点沦陷。马洛利用了作为私家侦探的资源,马上锁定了几个罗杰可能在的地方。没花多长时间就找到了罗杰。罗杰酗酒严重,不久后罗杰被枪杀。爱琳认定凶手是马洛。

从这里开始,马洛利用从琳达那里得到的线索和对这个富人圈子的不断了解,事情真相浮出水面。罗杰是被妻子爱琳所杀,爱琳蓄意栽赃马洛。而罗杰酗酒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妻子爱琳是杀害西尔维亚的真凶,但他没有向警方揭发自己的妻子,愧疚自责,所以用酒精麻痹自己。而爱琳杀害罗杰的原因是她知道罗杰看到了她杀害西尔维亚,为了灭口而蓄意谋杀。爱琳为什么要对西尔维亚下如此毒手?因为西尔维亚不仅和爱琳曾经的旧爱伦诺克斯是夫妻,而且又和罗杰私通,西尔维亚夺走了爱琳的两个爱人。而伦诺克斯知道真相,为了保全爱琳,他当了替罪羊。再解释一下伦诺克斯和爱琳的关系,伦诺克斯在服役的时候和富家女爱琳坠入爱河,但伦诺克斯在战争中杳无音讯多年后,爱琳以为伦诺克斯已不在人世,嫁给了作家罗杰。后来,伦诺克斯和西尔维亚结婚,并在社交活动中结识了爱琳和罗杰。至于前面提到的,伦诺克斯为何要与西尔维亚离婚后来复婚,离婚是因为伦诺克斯忍受不了西尔维亚的放荡,复婚是因为想继续与爱琳见面,尽管只能远远看着她。

“像山泉一样清澈”的爱琳因为情到深处和嫉妒之心,残忍地杀害了西尔维亚,而之后蓄意谋杀罗杰,就是因为自私的保全。被马洛揭露真相后,爱琳饮弹自尽。爱情的力量不可估量,可以成就永恒也可以摧毁人性。

故事在这里同时交代了伦诺克斯自杀的新闻是伪造的。文末,伦诺克斯再次整容,回美国跟马洛道别,马洛感慨万分,伦诺克斯已不是从前那个“烂醉如泥,穷困潦倒,饥肠辘辘,筋疲力竭,但却傲骨铮铮”的伦诺克斯。马洛和伦诺克斯的友谊,就像那个维克多酒吧的“兼烈”一样,浓情迷人,苦涩辛辣,最后黯然落寞。

马洛和琳达的忍痛告别,马洛和伦诺克斯的无数次的告别,伦诺克斯和爱琳的告别,和“兼烈”的告别,人的一生,总是避免不了要与珍视的人或者物告别,正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才赋予这些告别于意义。

不可挽回的事,再也不相见的人,一去不复返的年华,就如同昨夜梦境里飞舞在玫瑰色薄雾里的金色蝴蝶一样,扑棱着翅膀越飞越远,美丽哀伤。

�^���cN��K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高度的一致 纯粹的告别

开年读完了今年的第五本小说,这是五本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一本好的小说,或是说好的着作,总能在最重要的地方体现高度的一致。把一些散落的细节串联起来,就如同拼凑一个摔碎了陶瓷瓶,虽然碎片各不相同,可最终只为构成那个整体。 读书背后的乐趣也就在其中。无疑,漫长的告别就具有这样的乐趣。

钱德勒的语言是有特色的,对于其语言风格的评价就是四个字“点到为止”。他没有一般文人喜欢赘述的习惯,力求简洁,言语背后的引申义十分丰富。也正是这样的语言风格也部分造就了他硬汉派小说的风格。

说到硬汉派风格,那就不能再提一下成就这风格的最主要部分:人物性格。软硬不吃的马洛,为朋友付出的马洛,不求回报的马洛,言语简练的马洛,文中似乎处处透漏着马洛的硬汉做事风格。然而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不得不说他严丝合缝地卡进了傲娇这个槽里:“我看着那扇门关上。我听着他的脚步踩过仿大理石走廊,越走越远。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轻了,接着便消失了。可我依然聆听着。听什么呢?难道我希望他突然站住,转身回来,再和我说上一席话,浇灭我心中的块垒吗?哎,可是他没有回来。这就是我见到他的最后一面了。”

小说除了在第五十章的最后直白的点了一下题,也就是所有读者都不可避免会爱上的那句话“说一声告别就是迈入死亡一小步”之外,充分体现小说名字的便贯穿于情节的背后:对于老友特里的漫长告别。马洛把将还好友名誉的工作,作为自己对特里、对这段友谊的终极告别。

读过全书的人不难引起思索,一个正常人,仅仅是为了谈不上深度的交往,连工作或是生活都无甚交际的人或是说“朋友”,如此大费周折地为他寻找事情的真相,是为了什么呢?除了雷蒙德写作小说的外部需求之外,小说内部之间的人物或是情节有什么联系吗?即便是第一个两者见面的镜头都令我十分费解,,一个清醒人有何缘由如此贴心地帮助一个酒鬼,难道只是作者毫无逻辑的情节安排吗?

针对最后一个问题,作者给出了看似明确的答案,马洛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我是个浪漫主义者,伯尼。我在夜里听到呼喊,就会上前查看出了什么事。这样做你弄不到一分钱。你则是个头脑清醒的人,你只会关上窗户,调大电视机的音量。或是你会一踩油门,跑得越远越好。别掺和别人的麻烦事。你只会因此惹上一身泥巴。’”这只是一个幌子。细心的读者可以回味一下,一个以硬汉为准则的侦探,真如叙述中描述的如此热心肠吗?帮助罗杰是因为期望和“冰美人”艾琳发生什么,那帮助特里究竟是什么呢?

在阅读第一幕的时候我就有这个疑问。倘若真是作者无逻辑的蓄意安排,那此书根本谈不上经典着作,甚至连一部好的侦探小说都不是。幸好,这不是碍眼的特设,逻辑的齿轮在文章中确定无疑地运转。

“‘他是我碰见过的最有礼貌的酒鬼’"这只是对特里众多评价中的一个。“我应该是一条硬汉的,可这家伙身上的某样东西触动了我。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除了他的白发、疤脸、清澈的声音,还有礼貌。”他不是一个普通的酗酒者,也并非一个一文不值的流浪汉,之后也更不可能是一个虐杀狂。

这几点按我们现在的价值观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然而我们看一下当时的美国大环境:1950年左右的美国,在二战后经历了经济上显着的增长,一时间万物生长,物欲横流。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钱。这种向钱看齐的精神,渗透了几乎每个人。而特里,则如辛德勒名单中的彩色小女孩,成为了这个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冷色世界中的一束强光。他不刻意追求金钱,而在乎一些别的品质,比方说尊严:“是吗?我的尊严是很独特的。那是一个一无所有者的尊严。要是我惹你烦了,那我道歉。”比如说谦逊。

可以说马洛对于特里的喜爱,来源于他的贫贱不能移,来源于他的即使身无分文也不能让朋友吃亏,来源于他的纵使腰缠万贯仍然散发出沉默的悲伤。马洛和特里都是浮躁社会中的异类,资本主义沼泽中不被浸润的莲花。按中文来说,这便是君子之交。也正因为这如玉友谊,在特里想要倾诉苦水的时候,马洛为了不破幻这份淡水之交,径直离开了。也正可能因为如此,可能才会有接下来的种种。

如果说两者的友谊就真如雷蒙德所说的,是在背后支持马洛行为的全部,那这样的小说也只能称得上逻辑合理的小说。雷蒙德把最深刻的逻辑藏在了背后,就如马洛所言“犯罪不是疾病,他只是症状”。硬汉不是本质,他只是表象。背后的逻辑如小溪般流淌,最终攒聚成一莽江洋。

两者交友不该仅仅只看一方,让我们跳出叙述者马洛的视角,在外部世界看看马洛,或是说深刻透露着作者雷蒙德世界观的马洛。

让我们再回到当时的背景,1950的美国社会不仅仅只是战后经济繁荣的景象,在政治方面、国际局势上,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的冷战, 使得社会处于一个极度排共的社会氛围。经济的繁荣和意识形态的抵御,两者构成了美国的保守与统一。人们一方面追求物质上的增长,一方面排斥意识形态上的多样性,导致了精神与物质的不平衡发展。然而因为刚刚脱离战争的苦难,经济又处于增长大环境中,民众一面忙着追逐金钱,一面忙着享受物欲,心理上远未形成一个对抗这不平衡的发展的共识。但心思细腻敏感的雷蒙德却并非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他唾弃这工业化的、潮流化的肤浅社会,唾弃这被金钱操控的、制度法律失去了灵魂的社会,唾弃这环境被物欲破坏的蒙在霾中的社会,唾弃这被资本渗透入生活中每一空隙的社会。他在文中从不同人的口中呐喊了出来,洞察深刻且逻辑清晰:

朗尼·摩根“拥有报纸和出版报纸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属于同一家俱乐部。没错,这里头是有竞争——围绕发行、采访区域和独家报道的激烈竞争。前提是,这种竞争不会损害所有人的声望、权益和地位。否则的话,一个大盖子就会从天而降,把整件事给捂住。”

格林“我当了警察这么多年,有件事我再清楚不过了:把你送进大牢的并不总是你做了什么,而是这件事在法庭上可以被打扮成什么模样。”

哈兰·波特“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叫做民主社会的国度里,少数服从多数。一个不错的理想——如果它真能运作起来的话。人民负责选举,但党派机器负责提名,而党派机器若想有效运作,就得花大把大把的钱。总得有人向他们提供这笔钱,而这个‘人’——不论他是个人、财团、公会,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期望能够得到某种关照作为回报。而我和我的同类们期望得到的就是能够在体面的私密生活中过我们的生活。我拥有报纸,但我不喜欢它们。我把它们看做是对我们目前仅存的一点私密的永恒威胁。它们总是不停地嚷嚷着出版自由,而这就意味着——除了少数几个可敬的例外——贩卖丑闻、犯罪、性、哗众取宠、仇恨、含沙射影,以及政治与金融宣传的自由。办一份报纸就是做一桩生意,目的是通过广告收入赚钱。而广告收入取决于报纸的发行量——你知道发行量靠的是什么。”

哈兰·波特“钱有一种很奇怪的特质,”他继续说道。“钱一旦多起来,就获得了一种自我生命,甚至是一种自我意识。钱的力量会变得难以驾驭。人一直是一种贪婪的动物。人口增长、战争的巨额花费、没收性赋税的无尽压迫——这一切都使他变得越来越贪婪。普通人是疲惫又恐惧的,而一个疲惫、恐惧的人无法负担崇高的理想。他必须养家糊口。我们这个时代见证了公德与私德的骇人滑坡。你不能指望一群生活在缺乏品质中的人能拿出品质来。你没法从大规模生产中得到品质。你也不想要品质,因为品质太持久了。于是,你取而代之以款式——一种旨在人为产生过时的商业骗局。只有让今年出售的产品在一年之后显得过时,大规模生产才能在来年继续出售其产品。我们拥有世上最洁白的厨房和最闪亮的卫生间。可就在这件可爱、洁白的厨房里,大多数美国主妇却做不出一顿堪吃的饭食,而那间可爱、闪亮的卫生间多半只是一个容器,用来盛放除臭剂、通便药、安眠药,以及那个被称作美容业的诈骗集团提供的各类产品。我们制造着世界上最漂亮的包装,马洛先生。里面的东西却基本上是垃圾。”

伯尼·奥尔斯“抽到一半我就不想再抽了,”他说道。“也许这都得怪那些个广告。它们会让你厌恶每一样它们向你推销的东西。天啊,它们肯定以为公众全是白痴。每次我一看见某个一身白大褂、脖子上挂着个听诊器的傻瓜手中举着一管牙膏,或是一盒香烟,或是一听啤酒,或是一瓶漱口水,或是一罐洗发水,或是一盒不知叫什么的东西,能够让一个满身肥肉的摔跤手散发出紫丁香般的体味,我都会特意做一条笔记,确保以后绝不会买这样东西。哼,哪怕我真喜欢那东西,我都不会买。”

雷蒙德 天气闷热潮湿,让人又酸又痛、如被针扎的雾霾一路向西延伸到贝弗利山。从马尔霍兰路的最高处,你能看到雾霾平铺开来,铺盖了整个城市,就像一片贴近地面的薄雾。置身雾霾中,你能尝到它、闻到它,两眼被它扎得生疼。所有人都在抱怨它。在帕萨迪纳——自从电影人们坏了古板的百万富翁们对贝弗利山的兴致之后,他们就开始在这里隐居——市政府大员们发出愤怒的尖叫。一切都是雾霾的错。如果金丝雀不愿唱歌了,如果送奶工迟到了,如果哈巴狗身上长出跳蚤了,如果戴着某个浆领的老傻瓜在去教堂的路上心脏病突发了,那这一定是雾霾的错。

这些整段整段的言语,不知在雷蒙德心中酝酿了多少时间。这些通过人生经历的深刻洞察和见解,更加深刻地揭露了马洛行为背后的原因,他成为了一个不甘于体制内生活的独行侠的原因。这一系列对于背后真相的不断调查的原因,与其说是出于对老友的友谊,更不如说是对那个社会的深刻控诉,是对那个时代的不屈抗争。这是也是构成他硬汉性格的更深层、更本质、更原始的原因。

但这动机,作者也只是在书中或隐或现的提到,最后还是将其隐藏在对老友的告别的幌子之下。

因为,雷蒙德不知所措。“ 你说话怎么像个赤色分子”

1953年的他又该向谁倾诉呢?一个孤独的悲观者如何在一片繁荣中“无病呻吟”呢?

最终,活在小说世界里的马洛成为了一个不甘于体制内生活的独行侠,他选择了一条”参与世俗事务,但不接受世俗观念“的道路。马洛也许是作者所希望变成的模样。但现实与希望未必能统一,雷蒙德则活在了犬儒主义与理想形象的夹缝之中不知该如何选择,也无法呐喊。也许,他再活10年会变成嬉皮士主义的扛旗人;也许,嬉皮士主义便是在他小说的推波助澜下形成;也许,在精神上,他就是第一个嬉皮士。

这一切也许是因为妻子重病所给他带来的沉痛,也许是因为富人阶级的他看透了社会运作的本质。但从结果上来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他开始酗酒,就像他父亲一样。选择了在迷醉中告别这一切——他的妻子、他的事业、他的生命。

1953年,《漫长的告别》问世;1954年雷蒙德的妻子离世,雷蒙德自杀未遂;1959年雷蒙德因酗酒及肺炎去世;1953年之后再无佳作问世。

或许漫长的告别,就是雷蒙德最后的告别。

阅读此书的过程,不仅仅是跟着马洛探索案情的真相,或许也是跟着雷蒙德窥探时代的惆怅。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lishi/87837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下一篇: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的读后感10篇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