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百科 > 正文

《开国大典》经典观后感集 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

导语:《开国大典》是一部由李前宽 / 肖桂云执导,古月 / 孙飞虎 / 黄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开国大典》观后感:老蒋是一个好军人打麻将你不行,打仗我不行。几分钟的功夫让一个将领从

《开国大典》是一部由李前宽 / 肖桂云执导,古月 / 孙飞虎 / 黄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国大典》观后感:老蒋是一个好军人

打麻将你不行,打仗我不行。几分钟的功夫让一个将领从意志消沉变为誓死效忠。

人心涣散之际,仍在做最后努力,并图谋东山再起。

对神灵和祖宗的敬畏,也使他和那种天下独我的暴君区别开来。

整部片子,可以说老蒋就是主角。制作者表现出了他身上老毛等人所不具备的一些品质,沉郁古雅的背景音乐就是很好的衬托。

以舒缓欢快的民谣为代表的“北方”,本是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其重心所在,但基本是官方的政治性叙事,“南方”则更适合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

感觉影片的细节还原比较真实客观,这在后来二十年的影视作品很少见到,或许是因为那个时候正处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期,而后来意识形态越收越紧,终于陷入教科书叙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即便在片中的“北方”,也不乏诸多可以玩味的地方。比如张治中赴北平谈判,被周恩来最后通碟时,表现出服输的姿态,并不无恳切地说,国共两党之争到此结束,望今天两党共图中华民族复兴之大业云云。周说,这个以后再说。

这样的细节要是放在现在,或许会像“不反腐亡国”一样被观众作深度解读,并为宣传部门所恐惧。

《开国大典》观后感:知道这部电影来之不易,你们就应该给满分!!

如图,自己看吧,我为cz-1s

中国,一直走的很艰难,然而有一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人站出来了,而且做出了明智的历史决策,在哪个年代的压力下,把蒋拍成正常人,就是政治不正确,和今天开放的社会比起来,我们真应该庆幸,这部电影没有cz很可能直接封杀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传奇经历,才让我们更有感动,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国家在前进,明主得到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我们应该庆幸,人人都-1s吧。

《开国大典》观后感:中国1949,得了民心

附送:这是党最初的模样,请你不要将它遗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最后一段词,那年重庆谈判,毛泽东将这首词带去了重庆,一时全城热议,蒋介石的御用文人陈布雷甚至评价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蒋介石则称这首词是毛泽东想复古称王称霸的表现,要求立刻找人来写《沁园春》,结果《中央日报》刊登了二十多首,全都是平庸之作,反而更凸显出了这一首的恢弘大气。

那么是否真的如蒋介石所说的,这首《沁园春·雪》是想称王称霸呢?柳亚子也曾有过同样的疑问,毛泽东说不是的,他歌颂的是人民。等到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作解释时给这首词写下:「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人民、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人民。一个看上去很抽象的概念,但当我们将这个概念放进上世纪前半个百年时,它却成为了最有力的概括。

为什么叫解放战争?为什么国民党一败涂地?

电影《开国大典》给过一个答案。

一人民

在电影《开国大典》的开头,有这样一组对比画面。

一边是西柏坡,穷人遍地,设施简陋,但当时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个个围坐在篝火旁,看着乡亲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另一边则在蒋介石官邸,一群国民党官员正襟危坐,从镜头里的画面望去,等级森严,气氛凝重,蒋介石则高高在上坐在中间。

当时正处于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军损失惨重的情况。影片开头通过这样一组画面就鲜明地表现了态度:一个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而一个则远远地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同时还在搞内部斗争。

这是创作者想在一开始就传达出的最鲜明的态度:共产党得了民心,焉能不胜?国民党失了民心,焉能不败?

态度,当我们对一件事有态度时,就意味着我们充满了感情。往往我们会说,要客观,因此在塑造艺术人物时不要脸谱化,所以神变成了人、鬼也变成了人。但将历史人物还原成人不代表有态度,也不代表有感情。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就提过:「对于人民,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应该歌颂呢?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他们所感到兴趣而要不疲倦地歌颂的只有他自己,或者加上他所经营的小集团里的几个角色。这种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当然不愿意歌颂革命人民的功德,鼓舞革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歌者』。」

由此可见,创作文艺作品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要有态度就意味着需要有自己的艺术加工,而有态度的前提则是自己得相信。很多所谓的主旋律其实并不见得有态度,因为他们自己就不相信。

比如影片中就插入了一段非常有争议的故事,那就是关于北京城要不要拆。主创敢于抛出这个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答,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鲜明态度,因此在道理上是可以说服别人的,因为理论自信,所以不怕争辩,只有说不过才藏着掖着。

《开国大典》开头这一组艺术表现明显的对比就是具有艺术感的加工,历史上可能有过军民一家亲的篝火晚会,也很可能有过南京国民政府的「御前会议」,但是否真的同时发生过,显然是要打问号的,可是片中这么拍摄剪辑了,我们却不会感到丝毫突兀,这就是艺术加工后的历史真实感。

此外有强烈对比的,还有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对待儿子和孙子上的不同。

影片中,当毛岸英告诉父亲毛泽东,他爱上了一个女子刘思齐想要结婚时,毛泽东很是高兴,但当毛泽东问了刘思齐的年龄后,立刻就不同意了。

毛泽东说:「我们解放区颁布了两个法律,一个是土地法,一个是婚姻法。婚姻法上规定,女孩子不满十八岁,是不能结婚的。」

毛岸英听了这话,不满道:「我就知道,当你儿子,什么事都难办。」

那么毛岸英后来呢?后来的毛岸英自然是娶了刘思齐了,但没过几年,他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光荣牺牲。

影片快要结束、也即新中国快要诞生时,毛泽东和毛岸英交心了一次,画面上父子俩互相认同,旁白却传来了毛岸英的结局: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年仅二十八岁。」

画面立刻切到蒋介石面对自己子孙的情状。

国民党统治区的领土尽失,而一个新的政权即将在北京诞生,蒋介石将十月一日定为国民政府的「国耻日」,下令不得开炉灶。

然后他听到了哭声,来自自己的孙子艾伦。

蒋介石问:「为什么哭啊?」

蒋经国在一旁插话道:「父亲,您不是说,今天是国耻之日,蒋家老小应该停烟火一天吗?」

话是如此,但紧接着一个画面,便是蒋介石亲自喂亲孙子吃起了饼干:「吃,爷爷让你吃,嗯,吃吧。」

这显然是一个艺术加工,但这样的艺术加工背后,却很能表现一些历史真实。

第一点,按照蒋经国的说法,这是「国耻日」,但国耻日里蒋介石要求的是蒋家老小应该停烟火一天,这就意味着在蒋介石的心中,家国不分,早已默认国民政府是自己的。历史上蒋介石虽然由于接连的败仗,曾经下野过一段时间,却依然暗中操持着政局和战局,而蒋经国这句话正是这种情况的高度浓缩。

第二点,蒋介石作为一个爷爷的心软,立刻亲自破坏了自己下的命令,这不由不让人想到雷声大雨点小的币制改革和上海打虎。那年蒋经国在查贪腐,结果查到自己表哥孔令侃时,孔令侃向小姨宋美龄哭诉,蒋介石只好下令,要蒋经国停止一切行动,于是这场由蒋介石发起、蒋经国出面的行动就这么戏剧性收场。小故事里蒋介石喂孙子吃饼干恰恰和这个大背景如出一辙。

影片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这么多的细节填充起了开国大典前国共两党的本质差别,也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人

关于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里,只要是具有艺术性的,都会着力于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对比塑造,而意气风发而又满怀欣慰的毛泽东与日薄西山却又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则成为非常令人瞩目的一组对比。

而在塑造这两个历史人物时,显然后者更容易一些。无论是《开国大典》里的孙飞虎,还是《大决战》里的赵恒多,亦或是《建国大业》里的张国立,眉眼间都带着无法舒展开的愁容和面对时局的不甘。《大决战》最后,赵恒多扮演的蒋介石面对三大战役的惨败,一步一个台阶,凝重地走上中山陵,这是蒋介石心中最无法消散的郁结;而很多朋友对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印象深刻,尽管形象很不符合,但神情却有如还原了那样一个人物。

那么《开国大典》里的蒋介石是什么样呢?

试举两例。

影片中间,当蒋介石看着接连打了败仗时,索性去山上修身养性了起来,看着自己的小孙子,便问:「艾伦,最近又学了什么新的诗词啊?」谁料艾伦背的竟是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何许人也?南唐后主。南唐首都在金陵,立国四十年,最终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而中华民国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也快四十年了,同样首都在南京,面对如今这局面,蒋介石如何不会想起自己?

因此当艾伦背到「一旦归为臣虏」一句时,低着头的蒋介石立刻抬起了头,眼神中的狠辣、不甘、愤怒、失望尽显,但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面对无法挽回的局面时,蒋介石只能将目光投向那座海外孤岛——台湾。在离开大陆前,他率着全家老小,回了一趟浙江奉化。

拜祭了蒋母墓。

拜墓这一行为很能说明问题。这一天是1949年5月24日,不是蒋介石母亲的诞辰,也不是她的忌日,同样也不是清明节,那么为什么蒋介石选择在这一天来拜祭母亲?

背景音乐很让人惆怅,一种散不去的离愁弥漫其间。这时旁白传来:

「1949年5月24日下午,蒋介石向故乡投过最后一瞥,悄然离去。十四小时之后,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和四明山游击队在他的家乡会师。」

到这里为止,蒋介石这样一个失败的枭雄就立住了。

我们都会说,人无完人,是的,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是人就有缺点。——但艺术创作不是说表现出一个人的缺点,这个人物就活灵活现了。不是这样的,要让一个人物活起来,观众就必须对这个人物产生共情的心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看到这个人内心的柔软。

无论他是多么铁石心肠的一个人,都只有在他内心柔软释放的那一刻时,才能真正让观众感受到。

也因此上文有言,塑造蒋介石比塑造毛泽东容易得多。因为蒋介石这个人物形象,是失败者的形象,失败者就意味着会有许多愁绪,愁绪是可以打动观众的,那么毛泽东呢?

尽管片中有毛泽东在解放军进北平城之前悄悄潜入城听老百姓议论的画面,尽管片中有毛泽东面对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要求个一官半职时的推脱,尽管片中有毛泽东对着周恩来等人发脾气的情节,但这些都不是能打动人的地方。

可惜的是,在这一点上,《开国大典》做得还不够好。我们来看看其它几部塑造得比较好的作品。

《恰同学少年》为什么好?这部剧里,谷智鑫饰演的毛泽东因为喜欢梁启超的文章而屡屡模仿,可他的老师袁吉六却觉得毛泽东气势太盛,不肯脚踏实地,毛泽东不服,甚至做出了当场顶撞袁吉六、愤而离去的行为。事后毛泽东在杨昌济的教导下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行为,于是哪怕下着大雨,他都站在袁吉六家门口期待原谅,终于袁吉六开了门,并送了毛泽东一套《韩昌黎文集》。在这样一个桥段里,毛泽东有缺点,但缺点不是让观众认同的点,毛泽东意识到自己缺点后的那一刻动容,才是令人心折的。

在电视剧《长征》里,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则有另一种形态。我们知道,长征初期的毛泽东一直被李德和博古扔到一边,当时只有张闻天等少数几人愿意站在他这边,面对着组织的排挤,毛泽东只能经常独自一人生闷气。对于这样一个处于逆境中的毛泽东,塑造起来是比站在高峰的毛泽东容易的。这部剧中的毛泽东,时常孤坐在椅子上埋头看书写字,愁眉苦脸,对身边家里人的谈话也不放在心上,有时甚至会表现得不太耐烦。这些都是处于困境中的人该有的反应,也能吸引住观众的内心。

那么《建国大业》里是怎么表现的呢?

有两处很经典的段落。

一是刘烨饰演的无名老兵在阅兵时见到的毛。众所周知,这时红军早没有了,但老兵依然说:「我是红二十八团的老兵。向毛委员,敬礼!」

这两个词很值得玩味。第一个是「红二十八团」,既可以指井冈山时期的红二十八团,那是井冈山山上的第一支队伍,也可以指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师二十八团,这是赫赫有名的塔山守备英雄团。这里编剧讨了个巧,虽然更有可能指代的是后者,但依旧会让人将神思拉回到红军时期。

接下来老兵一句「毛委员」更是妙招,当年毛出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因此在中央苏区时期,人们都称呼他为「毛委员」。老兵这个称呼一下子把一段往事牵扯了出来,当事人的思绪会立刻回到过去,对比当年的情状,看看如今的万山红遍,唐国强给的反应也非常到位,几分钟前还是雄心勃发,现在立刻一脸凝重敬礼。

《建国大业》里类似的细节非常多,绝非普通的一句「PPT电影」就能概括,主线清晰,串起多少人物,也许是需要一些历史门槛的,但相比于绝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它好得多。而全片最经典的一幕则无需任何背景便能直直戳进观众心里。

那年淮海战役胜利,消息传来西柏坡,群情激奋。小屋子里的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任弼时一个个纵情地唱起了《国际歌》,然后抱头痛哭。而此时的毛泽东则半酣侧靠着房柱,脸上挂着微笑,眼睛微微闭上了。

这一刻的他们想着什么?

《建国大业》没有说,也没必要说。因为观众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四年前,解放战争开始,敌我力量悬殊,但如今局势逆转。

十五年前,面对着国民党的「围剿」,不得不放弃了苏维埃红区,而开始了世界瞩目的长征。

十八年前,抗日战争开始,从此展开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变成神州大地全民族奋勇杀敌。

二十八年前,在上海、在嘉兴,不起眼的五十人团体第一次全国会议召开,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开天辟地。」

三十八年前,辛亥革命;五十一年前,戊戌变法;五十五年前,甲午战争;……;一百零九年前,鸦片战争。

一百零九年了。

结语永垂不朽

一百零九年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文如下:「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来公众号「书林斋」、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开国大典》观后感:《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第10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http://blog.xzdy.co.cc/2012/04/birth-of-new-china10.html

开国大典

本片获得1990年第10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电影分为两部分讲述,一部分是描写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方的行动,一部分是描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方行动。影片的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场景,走马观花般的将1949年大半年的历史事件展现出来。其中主要有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战果,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军解放上海、北平、南京,等等。影片内容就是历史史实,具体内容不重复了。

关于这部电影,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本片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具体看了多次,我也记不清了,电视上、电影院中、电脑上,从小时候一直到现在,至少也看过十遍了。总之,本片我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电影院与爸爸一起看得。那是妈妈单位发得电影票,不看就作废了。为了看完它,只好选择了这部当时就已经在学校看过的电影。看到最后实在不想看了,就跟爸爸一起回家了。多么美好的记忆啊!看来,电影不仅是电影那么简单,因为某些电影对某些人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至于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说的,它完全可以当作历史教科书看。剧情很平实,就是一部流水账;节奏也稍显缓慢,不太引人入胜;结构上也有些瑕疵,部分场景转换太突兀。中国电影的弊病在本片中显露无疑,简单的说就是编导们对细节处理得不好。影片道具、服装、布景等方面,以及音乐倒是符合故事背景,没有太大的缺点。总之,本片作为一部献礼电影,一部动用国家力量拍摄的巨制,在技术方面虽然不算突出,但还是合格的。现在来看,本片还是有着同题材电影《建国大业》所没有的优秀之处。

演员方面更是无话可说,因为本片主要角色都是特型演员。什么是特型演员?网上的定义是:特型演员是中国大陆电影的一种现象,指的是出于“重现当年情景”的需要,用一个固定的,与某个伟人面貌相似的演员饰演其在影视剧作品中的角色。他们不但享有特殊待遇,而且由于揣摩角色日久,往往被视为伟人的化身。因此对这类演员的挑选也特别严格,对他们从事可能影响形象的活动也多有限制。因此,古月、孙飞虎、卢奇等等众人们的演技就不需评说了,没有意义。

总结一下。本片是一部又红又专的主旋律电影,获得金鸡奖是很正常的,不获得才是不正常的。只是,本片真的不好看,太像教科书了,拍电影不能这么拍嘛!我也很佩服自己,这部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我又重看了一遍!

序列:0785

Founding.Ceremony.1989.DVDRip.XviD-ViTAMiNC

2012-04-19

《开国大典》观后感:史诗般的画卷

影片《开国大典》我们很清楚的看到:电影工作者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投入创作,善于吸取党史、军史研究的新成果,寻求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和谐统一。

《开国大典》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奠定共和国伟业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刻画了众多历史名人的荣辱沉浮,以雄浑凝重的艺术手法将淮海战役、北平和平解放、西北坡会议、国共和谈、蒋介石下野、百万雄狮过大江……,直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这些重要的历史场景逼真的搬上银幕。

为了营造一种既真实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的银幕效果,还调动了多样化的视听手段,以强化艺术表现力。当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影片运用逆光摄影,使画面泛出一层炫目的金光,又借助仰拍视角,使一级级台阶显得无限深远,伴随着一支无字的赞歌,以一个跟移的长镜头,从容表现毛泽东与战友们拾级而上的历史性场面,象征党和领袖率领人民大众跨过漫漫征途,从此登上新的历史分水岭。意境十分豪迈壮阔。

《开国大典》就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代表作。.

《开国大典》观后感:zz 电影《开国大典》诞生记

电影《开国大典》诞生记

2013-04-29 | 阅: 转: | 分享

影片《开国大典》是为建国4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扛鼎之作。由于时逢1989年,影片的出炉一波三折。最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集体看片审定,风波才告平息。

压力和亢奋

1988年7月22曰,电影剧本《开国大典》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和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通过。之后,正在拍摄电视剧《血洒故都》的长影导演李前宽与妻子肖桂云接到了《开国大典》的剧本。

看了剧本后,李前宽和肖桂云心中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创作冲动,这正是他们梦想中的机会。“这是一个可以撒得开的好本子,沿着老一辈足迹,跟着解放军跨过长江,打到总统府,一直拍到天安门。过瘾!”

但是冷静下来后,他们发现,拍摄困难重重,经费和时间都很紧张。

李前宽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创作的亢奋心态并存。而更大的难题在于,在艺术表现上,如何找到更好的电影语言,在同类题材中有断创新和突破。他们找到的路子是:将开国大典的历史纪录片资料与拍摄的镜头剪接在一起,即纪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形成新的电影语汇。

实际拍摄中,剧组转战全国l2个省市,动用了15万人次的群众演员。

去掉脸谱化

1988年11月11日,《开国大典》尉组在中南海颐年堂开机。

第一场戏,是实景拍摄开国大典前夜,毛泽东与毛岸英谈话的重头戏。

毛泽东对儿子回忆,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时曾跟他谈起过,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似乎都难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爸爸,你找到了解决办法没有?”毛岸英问父亲。

毛泽东点了一根烟,坚定地说:“找到了,这就是‘民主’二字,人人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

曾在多部影片中饰演毛泽东的古月。常常以一手叉腰一手挥动的标志性动作来表现毛泽东的伟人风度。但李前宽要求他,把这些刻板动作抹去,去掉以往的脸谱化。为此,影片为毛泽东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化的细微动作,比如,梳头减压、在鞋底擦火柴、一面看书一面嚼茶根等。

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陈毅之子陈吴苏一直关注着《开国大典》的创作。1989年3月,在拍摄中期,他和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部分成员一起,审看了已拍的部分样片。他对剧组尊重艺术规律、“去掉脸谱化”的创作态度给予了鼓励,还对毛泽东的银幕塑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毛主席的塑造,既不能和现在的认识产生大的矛盾,又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把后来的认识强加给他。”

一波三折

1989年6月11日,《开国大典》拍摄完成。7月份,“双片”制作完成。

7月底,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混录室,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查《开国大典》双片。组长是文化部副部长丁乔,成员包括广电部相关负责人和一批党史、军史专家。

看完双片后,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到北影厂会议室进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片子拍得很好,大气磅礴,史诗般地艺术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画卷。毛泽东和蒋介石没有脸谱化,很真实,演得也好。

8月6日,还是在北影厂的混录室,《开国大典》再一次接受审查。这一次参加审查的人级别更高,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丁关根、中宣部部长王忍之、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朱穆之、《人民日报》社长高迪,以及中共中央党史办、文献办的领导等。

首先引起争议的,是江青的两场戏。对此,审片的领导中有人提出,江青没有资格上银幕。最终,李前宽无奈地删摔了这两场戏。

对于毛泽东和毛岸英在颐年堂谈话的那场戏,因为当时正逢敏感时期.参加审片者也提出了意见,认为应把毛泽东台词中的“民主”初“监督政府”去掉。最后,影片改为了画外音:“一个伟大的领袖,在胜烈的曙光来临之时,想到的是铋业难,守业更难。”

还有领导提出,看到战士给毛主席梳头,觉得不舒服,会让入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小李子对待老佛爷。

李前宽向领导们解释,这几场戏不是杜撰的,有史实可查。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在回忆录中写过,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时,他每天都要端个大木桶。用温水给毛泡脚。毛靠在椅背上时,他就用梳子替他梳头,因为梳头可以舒筋活血。

而“把蒋介石从鬼蜮请回人间”,是影片最受诟病和指摘的部分。影片设计了这样一场戏:国民党江防危机之时,江阴炮台的守卫将领却在打牌赌钱,在牌桌上口出妄言:“老头子把大半个中国都输了。我这还算输?”

蒋介石正好在此时来视察江防。按过去的常规,这时候蒋会大骂“娘稀皮”,并对犯错将领施以严厉的军法处置。但这部影片却反其道而行之:蒋介石不动声色地坐下来打牌,替战战兢兢的将官李襄南赢回了所输的钱,然后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各位仁兄了,拜托了!”说罢含泪离去。

这是李前宽最得意的处理。他认为,这样的蒋介石更传神,更能揭示其内心世界。陈昊苏也认为,这场戏没有问题。“以前的影片往往把我方写得很高明,稳操胜券,对敌方则采用漫画式手法加以贬低,最后的效果并不好”。

但审片会最后还是提出:影片立场有问题,以家族争斗代替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编导者对蒋介石有感情,让观众恨不起蒋介石。

散会时,桌上备着的水果和茶,原封不动晾在那里。

中南海审片

不久,转机出现。

9月3日凌晨,李前宽接到电话,通知他当天下午3点,江泽民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要在中南海勤政殿看片子。

陈昊苏电话中指示李前宽,连夜把双片检查好,并且要准备一个不超过一刻钟的汇报。

第二天,中南海勤政殿的放映室里,前排依序坐着刚到北京工作不久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李瑞环和姚依林。江泽民和乔石中间留着一个空位。李前宽猜想,郡大概是留给邓小平的。

第二排坐着五位上将:秦基伟、刘华清、洪学智、杨白冰和赵南起。

看片会由李瑞环主持,他首先让导演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情况。

李前宽走上前,讲述了他作为导演的创作追求和心情,并表示影片有许多禾成熟的地方,希望得到各位领导的指正。最后,他代表剧组向领导鞠躬致谢。

江泽民指着身边的空位说:李导演,你坐这儿。李前宽连忙推辞,并要继续往后走。李瑞环说:李导演,工作需要你坐这儿嘛。李前宽这才忐忑入座。肖桂云坐在第二排。

影片开始后,江泽民边看边向李前宽问了一些关于电影的问题,他一一作答。

影片的结尾,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喊“人民万岁”,礼芯中叠化出战士前仆后继倒下的身影。这时,李前宽感到,江泽民在他的手上轻轻拍了几下。他还瞥见,坐在后面的洪学智在擦眼泪。他想,片子“可能有戏”。

放映后,江泽民夸奖导演很有本事,影片拍得真假难辨。然后,他请几位身经百战的上将先发言。

高声大嗓的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首先发言:“这部片子拍得很真实,很好,当时就是那个样子。我提一点意见。人民战争离不开人民,一个战士在前面,后面有六个民工支持,建议增加一些表现民工支前的镜头。”其他几位上将都表示同意。

姚依林提出,开国前夕,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国歌、国旗等,很多民主党派人士作出了贡献,最好加上表现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民主人士的镜头。

江泽民作了总结。他说,这部影片的主题就是“江山来之不易”。他转头征求李前宽的意见,李前宽连说:“是,是,就是这个主题。”

两天之后,李前宽再次来到勤政殿,给另外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放了《开国大典》。出席看片会的有李鹏、杨尚昆、姬鹏飞、吴学谦、宋任穷、王震等。

看了之后,有位领导提出,战争场面太残酷血腥,死人太多,建议删减一些。

看片会后,李前宽综合四次审片的意见,对影片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9月21日,《开国大典》成为首届中国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l0月1日,《开国大典》作为国庆40周年献礼影片,在全国公映。影片以500万的投资,实现了l.7亿的票房。该片还在香港连续放映143天,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2013年第l2期杨敏文)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baike/882590.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句句说到心坎的句子带图片 后来才明白还有一种爱是放手 放手也是爱 下一篇: 2019年台风命名顺序表一览 2019台风名称有哪些 2019最新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