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百科 > 正文

长征读后感精选10篇 长征观后感

导语:《长征》是一本由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52,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长征》读后感:探寻 长征中的故事2016年,已经是红军

《长征》是一本由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52,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征》读后感:探寻 长征中的故事

2016年,已经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长征是指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学时,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时间已长,细节早已淡忘,且,有许多当时并不明白的地方。待,细细品味此书,许多长征中的细节方为知晓。

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李德所倡导的战争策咯并不恰当,导致红色苏区的领地越来越小,红军只得最终放弃红色根据地瑞金,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开始战略转移。其有关转移的战略,只有当时几位领导知晓。毛泽东同志,则被李德所排挤,没有任何的指导权利。

红军长征的时间,作者在书中考证不出具体的出发时间,却找到了当时红军的花名册。在10月8日的实际人数,当时有86859人,具体细分:红一军团19880人,红三军团17805人,红五军团12168人,红八军团10922人,红九军团11538人。还有两个独立纵队,军委纵队4695人,中央纵队9853人。待,翻过大雪山之后,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时,红一方面军只剩不到一万人,而红四方面军则有七八万人之多。·

红军转移时经过: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看到飞夺泸定桥时,暗暗好笑,“国民党军队的枪支已经老掉了呀,子弹也都发了霉,开枪的时候大部分子弹甚至都打不到对岸。”四渡赤水河时,也终于明白毛泽东的妙计,确实猜不出,红军想干啥!大雪山时,则并不算多大的困难,只是严重缺氧,又是连续奔波,导致红军体力下降,穿越困难。感觉,困难最大的就是过草地,只是张国涛对松潘的无为进攻,只得被迫另寻过草地的道理,从而增加了红军的丧亡数字。

还有,长征途中的多次会议,出席人员的考证等等,使得图书更有红军史学的参考价值。如果,能再附上红军出行等地形图,无疑可以锦上添花。

《长征》读后感:新奇角度,严谨叙述

历史的车轮缓缓辗过,来到21世纪,再回首曾经的战火连天,熟悉又模糊。1934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它既是一代人的记忆,亦是中国历史不能忘却的重要篇章。从小到大,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影视剧,都曾正规和系统的,向我们间接或直接地传递过与长征相关的系列知识。但是,长期浸泡在正规与传统教育中的我们,早已厌倦了板着脸的说教方式,我们需要趣味;也早已厌倦了自己讲自己历史时,一次次重复前人讲过的话,“换汤不换药”,没有新鲜的内容,像吃隔夜饭那般了无趣味。然而,庆幸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最新出版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满足了我们。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是美国人哈里森·索尔伯里。他是20世纪80年代影响的美国记者,历任《纽约时报》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职。在漫长的记者和文学创作生涯中,他为反映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及欧洲、苏俄和远东各主要战场,以其犀利的目光、鲜明的观点和娴熟的文笔,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政治、军事内幕。其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声名远扬世界各国。

哈里森·索尔伯里的国籍和职业,使《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新奇且不失严谨。“旁观者清”,作为美国人,哈里森·索尔伯里在写中国引以为傲的长征故事时,他没有包袱,他可以用不一样的文化语境来书写长征。因此,那个被我们熟知的长征故事。在他笔下,变得格外新奇有趣。《瞒天过海》一章,他记录在长征过程中,敌对双方的指挥所进行的秘密联系,包括周恩来和广东军阀陈济棠所达成的秘密协议,面对这件前所未闻的事情,他却深刻、直接和有力地评价道:“这有很多原因。中国军事历来有这样的传统。中国人非常通情达理,如果可以通过合适的安排解决问题他们决不诉诸血腥的战争。意识形态不能改变这种传统。双方的很多人之间都长期紧密的联络,特别是在革命初期有过多年的国共合作,他们曾经在孙中山博士的旗帜下并肩作战。”除此,在《担架上的谋划》一章,他还记录了中共一些领导人,在长征过程因为疟疾肆虐,需要靠担架前进的故事。诸如此类历史课本不会与我们说起的故事,满足了我们猎奇心理,与此同时,让在进行严肃、正规主题阅读的我们,不至于“读不下”,反而成全了读者一次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

虽然在选择和处理素材之时,哈里森·索尔伯里选择了“前所未闻”,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但是,与此同时,哈里森·索尔伯里并未忘记作为一名优秀记者,他所应该需具备的求实与严谨的精神。为了书写这些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做足了功课,在北京查阅与长征有关的资料,咨询相关专家,比如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馆长、长征历史专家秦兴汉将军等人。其次,他还对幸存下来的高级将领、党的重要人物及其遗孀进行“旋风式”的采访。此外,在重走长征的路上,他采访仍然健在的老红军,曾经摆渡过红军的老船工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再把数百次采访以及从文件和档案中搜集来的庞杂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且做到详略得当。为了有据可查,他还在每个章节之后附录了注释。

光阴荏苒,岁月留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需要有人去记录,需要有人去发掘。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感谢哈里森·索尔伯里不一样的书写,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长征》读后感:仔细挑出来的书

前段时间,官方火热开展纪念长征80年重走长征路活动,媒体也大量报道长征事迹。因此,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长微博——《关于长征,我们推荐这十本书》,从中注意到了这本书,直觉告诉我应该读一读。 后来就在x宝上买了这本书的2015年最新重译本。作者是美国着名记者,据说这本书最开始只是作为上层的内部资料,并未出版。 整本书描写细致,客观求实,没有一味给红军贴金,党内斗争、政治清洗等等都写出来了,包括许多有名人物后来的结局,这一点得到了读者的一致称赞。 长征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许多次都游走在毁灭的边缘,例如腊子口激战,如果那二十几名爬上悬崖的战士的进攻未能成功,几小时后就会被包围歼灭。 向那些如今没能留下名字的普通战士致敬,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作者花了11年时间才达成重走长征路并述说完整长征故事的心愿,我本想细说这本书,然而细节就在那里,都在书里,所以,我推荐这本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baike/90464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煮酒探西游读后感10篇 煮酒探西游 下一篇: 一个医生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医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