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百科 > 正文

《武训传》观后感10篇 武训传为什么被禁

导语:《武训传》是一部由孙瑜执导,赵丹 / 黄宗英 / 周伯勋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武训传》观后感:武训——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富有的人 武训——一个生活贫穷

《武训传》是一部由孙瑜执导,赵丹 / 黄宗英 / 周伯勋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训传》观后感:武训——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富有的人

武训——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富有的人

花了三天看完了《武训传》,208分钟的电影,1950年上映,黑白的画面,粗糙的画质,但掩盖不了演员精湛的演技,比现在某些特效好多了。如不是这部电影,我都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这样无私,乐善好施,行乞兴学的人。这也是中国公认的第一部禁片,此片由于毛泽东本人的政治需要,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影响几代人的政治批判运动。

孙瑜自编自导,也是他留美归来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赵丹饰演武训。武训,清代山东省堂邑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称武七,后改为武训。武训终身行乞,所得全部钱财用于创办学校,让穷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着名的平民教育家,收到清朝政府的表彰。

七岁丧父,母亲是1873年去世的,和电影不一样,电影为了艺术效果,说他七岁丧母,父亲早在母亲之前去世了,就成了孤儿。在电影中武训16、7岁去张变征家干活,3年后张老爷欺负武训不识字,不给钱,说他的钱已经分两次支走了,实际上武训辛苦三年一分钱没拿,还被张老爷的手下暴打一顿,后被周大救走。在打工期间遇到好心的丫头——小桃。小桃的父母在逃荒期间把小桃寄养在张家,但老爷欺负他们不识字,纸上写着是将小桃卖给他。小桃就成了张家可以随便买卖的使唤丫鬟。电影中有一个环节,张老爷的四奶奶放钱给陈二嫂,但四奶奶想要陈二嫂的土地,就立马让陈二嫂还钱,不还钱就给地,之后周大,小桃,武训,还有好心的钱妈把自己的钱给了陈二嫂。武训离开张家一直发烧生病,因为他想不通,自己凭良心做事,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为什么张老爷是个读书人却没有良心,不给工钱,还说他贪钱,打他,自己凭良心做事怎么还捞到个这么个下场,这是为什么?他想了三天三夜,病了三天三夜,终于想通了,他把一切都归于他不识字,所以他要办义学,让穷孩子们都能上学,学成后为穷人办事。可是他不知道就算上学,就如张老爷说的,这些孩子学的也是三纲五常,君臣父子,所以结尾时一个学生念书读到“学而仕则优”,他问什么意思,小孩说就是书读好了就去做官。武训也迷茫了,“做官?做官以后咱们穷人怎么办?”他在最后告诫那些孩子不要忘了庄稼人,不要忘了穷人,要时刻记着为穷人办事。个人认为现在也一样,政府官员不应该忘记为百姓做事,不应该让“为人民服务”成为空口号。

电影中小桃被张家卖给了屠夫,屠夫以前的妻子被他喝醉酒打死了。小桃在出嫁前一天上吊自杀。周大被张老爷诬陷入狱,在表弟与看守老头的帮助下逃狱,之后加入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就成了土匪了,通过烧杀抢掠,报复有钱人。

武训在行乞时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发型:先是卖掉右边的辫子,剃光右边的头发;后来又剃光左边的头发,而在右边又留起一小把头发,扎一个小辫子。他不仅行乞,还表演“拿大项”,“蝎子爬”,给人当马骑,让人打自己,打一下,踢一下都行,还吃粪便、砖瓦,各种能赚钱的办法,没日没夜,从不休息。电影中还加了一个情节,头十年他乞讨了1200珠钱,放在那时候的“银行”,谁知老板拿他的钱去赌博,全输了,为了不认账,派一个人去偷了字据,假装完全没有存钱这回事,其实这件事是没有的,是电影为了塑造人物加的。之后武训又行乞了30年,终于有了足够的资本,他去求先生,跪了三天三夜,感动了先生,答应去教书。又去求学生家长,让孩子去读书,这才有了50个学生。够了有人捐钱捐地盖了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之后在1890年办了第二所学校,1896,临终那年,建成第三所义学——御史巷义塾。武训为了办义学,终身未娶妻室。

武训在光绪22年4月23日,在御史巷义塾含笑而终,享年59岁,葬于堂邑崇贤义塾东侧。葬礼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官绅,被称为山东的半个圣人。可惜1951年毛泽东发起了对电影《武训传》的大规模批判,文革期间,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武训的墓,掘出他的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

但武训的义举在当时受到百姓的称颂,山东巡抚下令免征学田钱粮、徭役,并捐200银洋。光绪帝封武训为“义学学正”,赏穿黄马褂,又建“乐善好施”牌坊。1930年左右,中国的一批教育家也将武训作为自己的楷模。陶行知在其《武训传》中写到:“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着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在台湾有个老人也是通过拾荒等方式支持教育活动,称为“现代武训”。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级中学之前身乃 “武训中学”,创建于1959年。

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约见孙瑜,提议将武训办义学的事迹拍成电影。陶行知先生强调说:“乞丐的形象虽然不美,但是那颗比金子还宝贵的心灵,应该在全社会熠熠闪光。”1950年12月,《武训传》封镜。1951初在北京、天津、上海上映。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该重视电影的讨论》后,被批判为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后《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判《武训传》这部电影。导演孙瑜,演员赵丹都为这部电影写了自我批评的文章,还有相关数十人做了自我批评。1985年开始对《武训传》的平反,2005年上海举行纪念赵丹诞辰90周年电影回顾展上,《武训传》以内部电影名义被公开放映,这是《武训传》被雪藏55年来首见天日。2012年3月15日,《武训传》由广东大圣传媒有限公司公开售卖,但在封面上特意标明“供研究所用”以规避政治风险。时至今日,依然有观点认为毛泽东对于《武训传》的批判是正确且必要的,认为《武训传》是“教育的外衣下为奴才精神招魂的本质”。电影中武训都没有穿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将它置于地上,不要牌坊,只想办义学,怎么是“奴才精神”呢?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啊,心里只有那些穷孩子们,这种人世间少有!

《武训传》观后感:武训——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富有的人

武训——一个生活贫穷,精神富有的人

花了三天看完了《武训传》,208分钟的电影,1950年上映,黑白的画面,粗糙的画质,但掩盖不了演员精湛的演技,比现在某些特效好多了。如不是这部电影,我都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这样无私,乐善好施,行乞兴学的人。这也是中国公认的第一部禁片,此片由于毛泽东本人的政治需要,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影响几代人的政治批判运动。

孙瑜自编自导,也是他留美归来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赵丹饰演武训。武训,清代山东省堂邑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称武七,后改为武训。武训终身行乞,所得全部钱财用于创办学校,让穷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着名的平民教育家,收到清朝政府的表彰。

七岁丧父,母亲是1873年去世的,和电影不一样,电影为了艺术效果,说他七岁丧母,父亲早在母亲之前去世了,就成了孤儿。在电影中武训16、7岁去张变征家干活,3年后张老爷欺负武训不识字,不给钱,说他的钱已经分两次支走了,实际上武训辛苦三年一分钱没拿,还被张老爷的手下暴打一顿,后被周大救走。在打工期间遇到好心的丫头——小桃。小桃的父母在逃荒期间把小桃寄养在张家,但老爷欺负他们不识字,纸上写着是将小桃卖给他。小桃就成了张家可以随便买卖的使唤丫鬟。电影中有一个环节,张老爷的四奶奶放钱给陈二嫂,但四奶奶想要陈二嫂的土地,就立马让陈二嫂还钱,不还钱就给地,之后周大,小桃,武训,还有好心的钱妈把自己的钱给了陈二嫂。武训离开张家一直发烧生病,因为他想不通,自己凭良心做事,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为什么张老爷是个读书人却没有良心,不给工钱,还说他贪钱,打他,自己凭良心做事怎么还捞到个这么个下场,这是为什么?他想了三天三夜,病了三天三夜,终于想通了,他把一切都归于他不识字,所以他要办义学,让穷孩子们都能上学,学成后为穷人办事。可是他不知道就算上学,就如张老爷说的,这些孩子学的也是三纲五常,君臣父子,所以结尾时一个学生念书读到“学而仕则优”,他问什么意思,小孩说就是书读好了就去做官。武训也迷茫了,“做官?做官以后咱们穷人怎么办?”他在最后告诫那些孩子不要忘了庄稼人,不要忘了穷人,要时刻记着为穷人办事。个人认为现在也一样,政府官员不应该忘记为百姓做事,不应该让“为人民服务”成为空口号。

电影中小桃被张家卖给了屠夫,屠夫以前的妻子被他喝醉酒打死了。小桃在出嫁前一天上吊自杀。周大被张老爷诬陷入狱,在表弟与看守老头的帮助下逃狱,之后加入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就成了土匪了,通过烧杀抢掠,报复有钱人。

武训在行乞时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发型:先是卖掉右边的辫子,剃光右边的头发;后来又剃光左边的头发,而在右边又留起一小把头发,扎一个小辫子。他不仅行乞,还表演“拿大项”,“蝎子爬”,给人当马骑,让人打自己,打一下,踢一下都行,还吃粪便、砖瓦,各种能赚钱的办法,没日没夜,从不休息。电影中还加了一个情节,头十年他乞讨了1200珠钱,放在那时候的“银行”,谁知老板拿他的钱去赌博,全输了,为了不认账,派一个人去偷了字据,假装完全没有存钱这回事,其实这件事是没有的,是电影为了塑造人物加的。之后武训又行乞了30年,终于有了足够的资本,他去求先生,跪了三天三夜,感动了先生,答应去教书。又去求学生家长,让孩子去读书,这才有了50个学生。够了有人捐钱捐地盖了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之后在1890年办了第二所学校,1896,临终那年,建成第三所义学——御史巷义塾。武训为了办义学,终身未娶妻室。

武训在光绪22年4月23日,在御史巷义塾含笑而终,享年59岁,葬于堂邑崇贤义塾东侧。葬礼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官绅,被称为山东的半个圣人。可惜1951年毛泽东发起了对电影《武训传》的大规模批判,文革期间,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武训的墓,掘出他的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

但武训的义举在当时受到百姓的称颂,山东巡抚下令免征学田钱粮、徭役,并捐200银洋。光绪帝封武训为“义学学正”,赏穿黄马褂,又建“乐善好施”牌坊。1930年左右,中国的一批教育家也将武训作为自己的楷模。陶行知在其《武训传》中写到:“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着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在台湾有个老人也是通过拾荒等方式支持教育活动,称为“现代武训”。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级中学之前身乃 “武训中学”,创建于1959年。

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约见孙瑜,提议将武训办义学的事迹拍成电影。陶行知先生强调说:“乞丐的形象虽然不美,但是那颗比金子还宝贵的心灵,应该在全社会熠熠闪光。”1950年12月,《武训传》封镜。1951初在北京、天津、上海上映。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该重视电影的讨论》后,被批判为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后《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判《武训传》这部电影。导演孙瑜,演员赵丹都为这部电影写了自我批评的文章,还有相关数十人做了自我批评。1985年开始对《武训传》的平反,2005年上海举行纪念赵丹诞辰90周年电影回顾展上,《武训传》以内部电影名义被公开放映,这是《武训传》被雪藏55年来首见天日。2012年3月15日,《武训传》由广东大圣传媒有限公司公开售卖,但在封面上特意标明“供研究所用”以规避政治风险。时至今日,依然有观点认为毛泽东对于《武训传》的批判是正确且必要的,认为《武训传》是“教育的外衣下为奴才精神招魂的本质”。电影中武训都没有穿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将它置于地上,不要牌坊,只想办义学,怎么是“奴才精神”呢?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啊,心里只有那些穷孩子们,这种人世间少有!

《武训传》观后感:【53】《武训传》:义学之殇——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义学之殇

《武训传》 年代:1950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孙瑜 / 主演:赵丹、周博勋、张翼、吴茵

“我这边剃,那边留,修个义学不犯愁。”武七为了给穷苦的孩子们修义学,吃了一辈子的苦,可不像说他说的那么轻松。他人好又老实,地主老爷们就拿他不识数,故意克扣工钱,甚至偷走他借钱的字据,让他辛辛苦苦要饭讨来的钱毁于一旦。他一辈子未婚无子,装疯卖傻,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挣钱,靠着攒下来的积蓄终于给孩子们建了学校。他藐视荣华富贵,连老佛爷的黄马褂也不放在眼里,但他却对孩子们的一句“学而优则仕”耿耿于怀,更担心他此生的心血会再次付之东流。“你们念好了书,可千万不能忘掉庄稼人”,这一句深切的叮嘱令人动容。

2012年3月,《武训传》首次发行DVD,代表着它开始被解禁。这样一部艺术造诣极高的电影,却在建国初期引发了文化界的腥风血雨。领导人认为武七放弃武装革命而靠乞讨为生是主张“改良主义”,还有一支调查组通过调查武七生平,得出了武七是“大流氓”的结论,因此全社会对本片的大量颂扬说明了“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这场文化大批判持续了一年之久,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深远。但它的平反正印证了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比如赵丹在片中的精湛表演就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不论是17年电影还是至今的华语影坛,都是屈指可数的经典。

亮点

第74分钟,昏迷了三天的武七,混沌当中到鬼门关走了一遭。在地狱里,贫苦农民依然在受小鬼们的欺压,而阎王爷则长着张举人的面孔,十分骇人。堕入地狱的武七被一根巨大的毛笔戳倒,寓意他们是被不识字所害死。在这部现实主义电影当中,孙瑜却用大量的篇幅表现人的濒死状态,具有浪漫主义手法,而这一段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武七醒来后就决心开办义学。

《武训传》观后感:武训的“误认”

阿尔都塞曾在《政治与哲学》的其他章节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分析方法——症候式解读,即通过缺席的/未表达出来的内容来凸显文本的问题域。因此,当我们分析《武训传》时,“武训为何坚持办义学”这一居于电影问题域中心的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在200余分钟的电影篇幅中,前四分之三都在表达武训因不识字而遭受的一系列惨痛遭遇,但武训最终选择的解决方式不是起义革命,也不是像周大一般进行彻底的破坏,而是选择进入原有秩序中,并以希望自身被这种秩序所同化作为出路。

事实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直是中国传统中理想社会的原型之一。但这其中便包含着另一重问题:为何庠序之内是孝悌之义而非其他?

中国教育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在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教”实际上传授的是有关贵族阶层的“教化礼仪”,而多数求学者也正是抱着这种向上的心态展开自己的学习实践的。久而久之,贵族性的文化成为了争相追逐的经典,平民性的知识则大多被弃若敝履。

所以阿尔都塞也认为,“在占据前台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幕后,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头号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是教育机器。”

显然,中国的这种教育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比西方国家成熟的更早,直接跨过了宗教这一层级,进入了自身对“文化”的崇拜。

武训便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长期浸染下,才会出乎本能地将“办学认字”等同于“读圣贤书”。阿尔都塞所谓“想象性关系的再现”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但武训在内的多数学习者不会认识到,自己努力追求、学习的事实上是一个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编制的文字迷宫,但被长期隔绝于这一迷宫之外的底层民众,久而久之便把这一迷惑人心的迷宫作为了自己缺憾的所在。

而当时间来到了1951年,正是新政权权力不久、国内国外风起云涌的特殊时期,这一深具专制王朝感觉结构的影片,当然不会被敏锐的主政者所喜。正是这种“误认”成为了《武训传》之后遭遇的基石。

《武训传》观后感:我要把《武训传》再拍一浆

首先,对于武公圣光普照的功德,本人是顶礼膜拜!

武训并不是《武训传》,所以,我们对于武训的褒奖并不适用于这部电影。

《武训传》能在豆瓣上评分7.9分,也不诧异。年度十佳电影和新中国第一部“禁片”的强烈反差,让一部电影沉入深渊,现如今才慢慢上浮,得见穿透暗流深水的微光,打分中至少有2分的同情分是有的,当然,千古奇人武公以一介乞夫,让新、旧两个时代的国家机器知其事迹并劳神费力,他对这部电影打分的影响也是有2分的。

您一定惊讶了,那这部电影就只能打3.9分了吗?不,我认为他应该还要低一点。我认为这是一部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以艺术价值取胜的电影。我注意到了其他被广泛接受的评价: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可是,可是,请注意,我这里用了两个可是,我真的看不下去啊?3个多小时的电影,我连1个小时都看不下去!为了尽快get到重点,请原谅我去看了剧情简介。如果给这个电影打3分,那全部是给电影里面的演员的,他们的外形很适合他们所诠释的角色,而且他们很会演,很能演,搁在现在的娱乐圈里那就是大咖,那谁汤姆科鲁兹,成龙,两个冰冰加一起来,也就在各大电影节里跑个龙套。本人对于《武训传》演员的演技实力以及爱岗敬业表示高度地赞扬。

那么,重点来了,对于《武训传》的讨论,为什么会走上舍弃了电影艺术的标尺,而成为研究“谁之过?”的历史淘金?这也是我看不下去的原因,电影抓住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点,让代表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与代表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以达到符合当时推翻三座大山的阶级斗争的宣传目的,如果您确实没有get到这个点,请关闭本评论。所以,从电影的主旨和立场出发,他就不是艺术电影,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打倒一切阶级敌人的绞肉机的年代里,横空出世。这部电影为什么会一直被披上历史和政治的色彩,这就好像一个出身富贵显耀家庭的孩子,打小就会被关注,赞美和打击也是相随,当然,我也想到了,只有钻石可以切割钻石。

《武训传》是无耻的舔腚之徒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历史产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在此处相当应景。

《武训传》观后感:武训传

《武训传》是着名导演孙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取材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真实人物——以“行乞办学,让百姓读书”的武训的经历,显示了中国电影自问世以来厚德载道,注重社会内涵的文化传统。虽然由于影片的拍摄实际上跨越了新旧中国两个时代,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最终完成的影片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注入了“阶级斗争”的观念,特别是其中周大领导农民起义的线索显得有些生硬。但从整体上看,《武训传》仍然是一部叙事完整,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优秀之作。特别是在情节设置上,影片以武训的兴学经历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细节化的场景,既突出了武训这个支撑起全剧的核心人物,也在剧情片的样式中融入了较为写实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这些剧作和导演手法显示了其时中国电影在艺术上的日渐成熟。

《武训传》观后感:生错了年代的武训

《武训传》作为新中国以来的第一部禁片在近期解禁,能够在网络上看到六十多年前的老电影,了解到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武训一生“行乞兴学”的举动,也备受感动。

武训自幼穷苦,与母亲乞讨为生。他羡慕村里有钱人的孩子入私塾念书,有一次,他壮起胆子走进一个学堂里,跪着先生请求收他念书,但是,老塾师见武训一身乞丐装扮,认为乞丐进门“有辱斯文”,一顿戒尺和呵斥把小武训赶了出去。武训不能念书,后来到张举人家帮佣,言明每年工钱6000文铜钱。武训帮工3年,等他要求支钱回家看望生病的伯母时,张举人欺负武训不识字,拿出假账簿,说他钱已支用完毕,武训不服,被一顿毒打赶了出来。同在张举人家做活的小桃当时也因为饥荒流落到此地,父母被张举人骗到签下卖身契最终逼到上吊而死。经过这些教训,武训懂得了穷人不识字的苦,决心兴办义学,同时也要为自己和小桃的遭遇报仇,要让穷孩子也能读书识字,不再受没有文化不识字带来的欺侮。于是,武训到处去做短工、讨饭,敲铜瓢卖唱要钱,集资办学。他一生都在到处奔波行乞,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尽管又被恶人欺骗,备受曲折,最终办成了几处对穷孩子进行免费教育的义学。武训在办成第一个“义学”后不久,含泪跪谢考得第一名的小学生赵光远时,竟然在赵光远的口中听到“书念好了,就可以做官”的话语,白发苍苍的武训当时犹如霹雳击顶,惊痛地发现,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义学”,竟会劳而无功,一败涂地!最后,老武训在悲愤的心情中,拒绝穿“皇上”赐给他的“黄马褂”,拒不跪谢皇恩,装疯子进行他的“悲剧性的反抗”。他对一群小学生痛哭流涕,恳求他们“将来千万不要忘记咱穷人”的同时,又在剧终时看到所谓“武”的一线———他的朋友周大和革命武装农民弟兄们在原野上英勇地跃马飞驰而过,再次高喊“将来的天下都是咱老百姓的”!

电影里面戏剧感很强,为了突出表现封建统治者的阴险狡诈,给了不少张举人刻意的卑鄙嘴脸,张举人的四姨太的刁蛮霸道,还有最后的山东抚台张曜和幕僚吴庸之利用武训,为武训奏请清廷赐造牌坊,以“收揽民心”的卑鄙对话。这些都是在那个年代人物脸谱形象化的一个代表。

同时,在影片上映后的五月,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批《武训传》的社论,其首要的观点,认为武训“狂热的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严厉地指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承认或者容忍对它的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一些号称学好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并由此得出“资产阶级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的严重结论。

回想武训所处的历史时代,真是晚清国门洞开内忧外患的时代。在那个为了寻求救国出路,举国上下都逐渐开始师夷长技办新学的时代,一个乞丐辛辛苦苦一辈子办几个只读圣贤书的旧学堂意义何在?这种与时代进步背道而驰的旧学堂办再多有何用?同时,武训的办学动机,在他刚确立起这个目标的时候伴随而来的话语就是“报仇”,为了自己和小桃所遭受的悲惨遭遇,为了报张举人欺诈暴打他的仇。可能单纯的武训并不明白报仇二字的其它含义,他希望的是不要再让穷苦人家的孩子再因为不识字缺乏文化而被官僚地主们欺压,但是在本片中,武训并未有任何形式上针对张举人报仇的举动,同时他也不明白办在小乡村里面办义学是改变不了当时固化的社会形态的,穷人家的孩子念的书依旧是三纲五常的知识,学习的依旧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这里面依然是陷入了办学、读书和做官的套路,与新中国的农民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的理念相违背,这种精神放在当代的新中国只剩下愚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毛主席对这部电影有着严肃批判的态度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baike/90495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公众之敌》经典影评10篇 公众之敌影评 下一篇: 抖音比较酷的句子 酷到掉渣的个性说说2020 对比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