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作文 > 正文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中式学校》好看吗 经典影评10篇 我们的孩子够强吗

导语:《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英国主演的一部2015-08-04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20150820, s01e02, discipline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英国主演的一部2015-08-04类型的电影,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20150820, s01e02, discipline!!!discipline!!!discipline!!! speak important things thrice!!

20150820, s01e02, discipline!!!discipline!!!discipline!!! speak important things thrice!!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The art of survival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会严格的要求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我只是不喜欢把竞争看的很重。”当那个学霸小姑娘在PE class上扔铅球总也扔不好的时候,她哭着说道。

以这个例子开个头,像这样的对中国教育的不适应在几乎所有的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发生着,这种不适应与其说是英国初中生对中式教育的反感,不如说是一群内心对各种事物的感受都还比较纯洁的孩子,被迫面对以最终结果为唯一目的和以成功与否为价值尺度的教育时,所作出的本能的抵触反应。

就像片里科学老师说的那样,中国的孩子也会喜欢pop music,无论好与坏,我们每个人的天性都是一样的,一个婴儿出生在中国和出生在英国并不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天生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自由、快乐、友谊、欢笑等等,我们痛恨竞争,我们痛恨比较,尤其是当我们并不擅长这么做的时候。然而不同的是,中国和英国不同的是,就像教中文的老师说的“英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让所有的学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可以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的以兴趣为驱动的学习方法,尽可能的延长他们对事物本身那种纯粹的追求,慢慢的,这种延长会融入进他们的血液,变成他们一生的价值观。而在国内,对于很多人来说大概小学的结束就意味着童年的再见,就意味着不再拥有对知识那么纯粹的追求,每个人,无论学习好与坏,无论是否热爱所学的学科,都会再潜意识中将取得好成绩考入好大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无可厚非,因为就像片里那个小胖姑娘说的,这种教育方式适合中国的国情,but not British.

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位美国某着名大学教授说过的话”搞科学研究就是那些有钱人整天闲的没事才会去干的事情“,原话怎样我忘了,大概意思就是他只鼓励并且也坚信只有那些物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才能做出真正的学问,这句话究竟正确与否我没有能力去评价,因为他的确过于极端,但是极端的言辞往往可以反应出事物本质的倾向。我相信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要在中国这个国家生存下去的人来说,解决自己的物质生活问题才是最主要的,马斯洛金字塔的底层都没有满足,哪会有闲情逸致去追求更顶层的东西?而我们为了生存,不可避免的就会去竞争,攀比,而这些又不可避免的导致着我们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焦虑、急躁、虚荣等等。这是无解的吗?并不是。我们应当正视我们生活中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只不过,是以成长之名,或者说,以生存之名,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The art of survival is a story that never ends.生活的艺术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故事,努力、奋斗和拼搏并非他的全部,我们要有目标,要有追求,不过不要是那些世俗的东西,而是一种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友谊,爱情,快乐等等。一个总是注重于人际交往的人会越来越擅长交朋友,一个总是注重关心身边欢乐事情的人总是会越来越快乐。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我们有目标有追求但又得不到,因而引发的各种苦恼和焦虑。

要知道,生活不单单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总有一种方式,能让我们更爱现在的生活。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中国教育成功在哪里?

ISA从2012年开始纳入中国作为全球学生教育评测的一员。从此之后,中国学生出色的PISA成绩受到了全世界教育者的关注。这部片子记录的英国顶尖公立学校BOHUNT引进的为期一月的中式教育试验。由于是试验,缺陷很多。但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问题。

所选的几位老师都有着很高的学术水平。数学邹老师来自杭州外国语中学,A-LEVEL数学教得很好。英语李老师来自南京外国语中学,还是校长,水准更高。科学与体育老师来自英国的华人老师,水准略低一些。

整整三周的教学,深深困扰于学生纪律。一开始是随意讲话,慢慢都不听课,发展到最后有半数的学生逃课,不参加晚自习,极其出人意料。期间学校领导也来视察过,但依然无济于事。不得不让人深思。

中国教育赋予了老师足够的权威,让其无论教得如何,由学生来适应老师的课程。家长赋权给学校,学校赋权给老师。好的学校,这一赋权甚至不需要家长同意。。。整个社会舆论,也有利于学生在一种低自由度下学习。

移植到英国,学生对填鸭式教育的枯燥产生的排斥,没有学校与家长的强力支持,就很难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会始终存在。

所选的几位老师,应对这种局面缺乏经验。她们虽然在学术上很有经验,但似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互动。

中国教育是一种更廉价的教育,对于一个社会多数人群具备竞争及生存的能力而言,是有效的。背诵、反复练习,牺牲一定的欢乐以获得能力,这些是中国教育的精华。它不迁就单个学生,因而显得不近人情。但学生的成长多数时候确实需要付出努力。没有反复练习,根本不是尽力做好。英美教育的强项是培养有创造力的精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则显得昂贵而迁就学生的快乐。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中式教育的颜面

C上月播出了一档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记录的内容是一次为期四周的教学试验——五位中国教师跑到英国一所公立中学,让英国学生在中国的教学体制下学习,并在试验期满后与传统英式教育下的学生做平行对照。

如今的英国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国际竞争,片中一位中国教师提到:英国的教学进度比中国落后三年。在现有的教学大纲之下,学校负责人寄望严苛的中式教育能带来一些变化,让原本的英式教育更为有效。然而,试验中逐渐暴露的意外状况,让负责人对整个中式教育的体制产生怀疑,态度上甚至表现出一丝轻蔑,并希望英式教育能在最终的测试中战胜中式教育。

为何学校负责人在试验开始后的心态与最初抱着徐疾投医中式教育的态度存在霄壤之别,其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理念冲击。中国教师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如此高负荷的教学节奏对大多数英国学生而言是无从适应的,他们在抱怨之余自然地丧失学习兴趣和课堂注意力,中国教师也因此不得不花极大的功夫维持课堂秩序——罚站是最具符号性的中国式体罚,在英国却显得水土不服。随着冲突不断升级,学校负责人屡次出面协助中国教师挽救失控局面,中国教师也尝试通过中国传统的文化调和与学生间的紧张关系。

早在《论语》中就有“因材施教”的说法,但在中国它似乎永远位于神坛的位置,从没走下来过。站在讲台上的中国教师,面对整个课堂的学生,始终保持着高语速和简明扼要的授课方式,排疑解惑的工作只能占用课后更多时间。而在英国,学校会根据学生能力分班,教学方式更注重个人化和趣味性,教师也会走下讲台更多地了解学生以调整教学节奏。而在中国课堂,教师走下讲台更多只是出于巡视和监督,一位中国教师口中频现的“权威”一词仿佛是在印证这点。

这种微弱的权力关系,在德国电影《浪潮》中发展到极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体会“独裁专制”的涵义,“服从集体”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灌输在每个人的思想中,不料最终却释放出纳粹主义这个恶魔。教育中出现的权力关系,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可方式息息相关,中国教师在一套不可违逆的体制面前,必须在多样化中选择取舍;而英式教育则体现出更多的包容性,英国人在教育实践中将人格、创造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与文化教育视为同等重要,并在其中不断进行着博弈调和。

另外,在试验过程中暴露出两种极具差异的心态。中国教师身上表现出典型化的民族意识,他们不自觉地把中式教育的尊严和颜面问题投射到本次试验当中——教学不仅为了授业更为了维护国家名誉,无形增加了心理包袱;相反地,英国一方则表现的稀疏平常,没有明显的成败之心。

最终,中式教育以均分高出英式教育10分的优势在测试中胜出,然而这个结果本身并无多大悬念。从教育的结果来看,中式教育更像是结账走人,而英式教育则能提供更长期的保障——它能更深刻地影响和渗透到受教者的一生。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让基础教育归基础,让大学教育归大学

基础教育就是应该负责【公民养成】,除此之外不应该是它的任务范畴,当然这里的基础教育是指国家社会共同体主导的国民教育,那些私立中学不在讨论范畴。

基础教育的考评标注也应该是“公民养成”这个评定标准,现代公民基本素养当然包括一定智识素养,也包括健康的人格,公民知识与能力等。

而不该是什么为“高考”目标,所谓高考其实是高等教育选拔考试。

那么这个事情本来是大学的事,是大学的任务,你凭什么推给基础教育呢?大学的这种推责导致了基础教育的扭曲异化。

于是基础教育就抛弃了或扭曲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它变成了纯碎的准备培训场所。

于是 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就没有了。

而有人说,假如没有高考,人们怎么上大学呢?

首先我们要认清大学的本质,从欧洲中世纪发展而来,最初是由那些游学之人招罗在一起自办的一种学术、教育团体。

一个大学招不招生,招谁为学生本身是大学自己的事。

而大学为什么招生呢?很简单,钱,经济决定。

而大学招什么样的学生呢?

也很简单,大学喜欢招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和附加值的学生。

直接的经济利益很好理解,而附加值需要多说一下。

在市场经济下,大学教育其实也是在批量产出”劳动产品“的,某某学校的学历其实就相当于一种信用凭证,以大学自身的品牌效力在印证他们的产出产品,这是为什么名校——好工作的逻辑。

当然大学如果只是搞传销,企业也不是傻子,某个大学为了自己的产品信度,它自己当然也会追求其科研教学质量的。因为高等教育这个行业也是竞争的。

所以一个理想的现代教育体系,它其中的各方都是在理性地逐利,利益就是人自己想要的,学生或者为了择业的动机,或者为了兴趣的动机,而大学两方都喜欢,一者收学费或者关系利益,一者保持与增进大学教研的硬实力,以至于个体理性促进整个社会群体理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而基础教育的学生享受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工作为基础教育负责,而不必一违背学生的心理发展搞应试教育让学生痛苦,二追逐“高考政绩”不勿其业的痛苦。

那么对比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就可以发现,我们的体系基础统统都是扭曲的。

基础教育不搞基础教育,国人受不到该有公民素养。

高等教育没有高等教育的动力机制,高校没有发展动力,科研能力也没有提升。

我们的学生在中学时候痛苦万分,在大学时候茫然万分。

我们的大学教授往往痛苦收不到真心热爱某学科的学生。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基础教育不归基础,大学教育不归大学。

总有人说国外名校的学生多么多么努力,并借此印证国情特有的“吃苦”文化。

简直可笑。

事实上,对于热爱某学术的人来说,投身其爱怎么能说是痛苦的呢?

恰恰是这种合理的“配置”,我们发现国外的科研与创新爆棚,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吃苦哲学”指导下的成就,而恰恰是现代文明人权战胜神权“逐利”之下的人自我发展实现的体现。

创造力本来就是人的天性,欧美的教育体系适应人的天然,更少异化更多实现了人本身而已罢了。

有人会说,你看我们这么多人,都想上大学得好学历,不搞一套“公平”的高考怎么解决这个分蛋糕的问题呢?

都想上大学,那办大学不就好了?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肯定会自然适应人们的需求的,并呈现市场理性。

所谓“公平”问题,那是福利政策方面的诉求,是政治方面的问题,而不该破坏【教育】本身来得到什么“公平”。

高考制度横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最终的结果就是对两方面都造成损害,其一令基础教育异化扭曲,其二令高等教育后继乏力。

而社会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事实上也没见高考提供了什么有效的解决之道,反而增添了“择校”、“高考移民”、“学历歧视”等等问题。

笔者一再讲过,高考根本跟教育无关,而和“暂住证”、“户口本”更亲近,是国家治理者的一种利益协调与社会流动解决手段,而这个手段是否高明上文已经叙述了。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中式教育贻害无穷

这部纪录片勾起了我对学校的种种恶心记忆。“保持安静,不准讲话。”在课堂上,中国老师不断地如此斥责英国学生。英国学生不像我们这些从小被“听话”教育训导的中国童鞋,但他们在课堂上被迫接受无聊的满堂灌时,英国学生开始了明目张胆的反叛。英国童鞋真的很可爱,有的在课堂上唱歌,有的把烧水壶带进课室,上课喝茶。当中国老师说“就是因为你们在课堂上不听话,不遵守纪律,所以你们的考试成绩就是比中国学生差!”,一个充满反叛精神的女孩在座位上生气的骂到“你以为你是谁啊,竟然敢这样羞辱我!竟然说我们蠢!”

类似的话,我在中学高中听的多了。“如果你们在不努力,你们就会比其他班落后。你们就要输在起跑线上!”

每次听到这种鼓励竞争的话,我都会觉得别扭不舒服。或许还有点自形惭悔,因为我总是能够找到比我成绩好的人。

这种教育是把考试成绩当做衡量人唯一的标准。但是人却不能够当一个数字简单的评价。

考试,成绩最好的永远只有一个,这种如此强调考试的教育,只会让那些考试不好的学生失去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

这些中国的老师把教育当成了竞争,但是教育的本质不是与他人竞争,而是个人的成长。有的人可能喜欢数学,有的人可能喜欢物理,而我们的中国老师却期待着学生在所有科目上都拿到优异的成绩。这导致的恶果就是,学生只能通过密集的应试刷题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好的考试成绩,牺牲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我还记得初中三年,每天数学课都是机械化的做题,重重复复的做相同的题目。结果是到了考试,算都不用算了,就可以得出答案。

虽然中考的时候,我是得到了很高分。但是我从此以后却对数学产生了严重的厌恶。从此再也不想学数学了。

进了高中,我一回数学作业也没有交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的中国教育却无情了残杀了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本能。

而科学的探索,是需要再未知的领域里前行。考试考的是前人获得的知识,而不是学生的创新,自主思考能力。

中式教育,每天上课做题超过八个小时,完全以考试题目为讲解中心,这种教育当然高效,中国学生的平均成绩肯定比英国学生高。

强调听从老师命令的中式教育,使得学生独立能力差,当他们离开教室时。正如英国学生一阵见血的指出,在学校,你必须接受老师灌输的意见,无条件的服从老师权威,那么以后,走进社会时,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乖乖的接受既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的个性解放和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教育的本质,而中式教育却违背了自由教育的本质,教育成了将人工具化,模式化的改造。

这样的教育,贻害无穷。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影评:我们的教育足够坚强吗?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最近,一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么?》引发了网友们对中西方教育的热烈讨论,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碰撞,虽然结局是中方教育微势胜出,但这并不能是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自豪,恰恰相反,引发出我们自身教育的诸多弊病和不足,这点,想必对于代表英国教育的博航来说,也是同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同文化,中国的教育观念从孔子到现在,基本是没有多大改变的,形式上或许不同,但其内部核心依然是“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一套。这样的教育观念,旨在培养出精英中的精英,而大多数平庸者,并不能在这种观念下得到自己适合的教育方式。中国的教育是单行道,古有科举,今有高考,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成自身价值的实现,深山里的贫困生,要想走出大山,也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读书改变命运”是我们的教育中最常提起的一句话。这样的教育和选拔制度,为国家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材,尤其是复兴高考后的这几十年,中国的突飞猛进跟教育的进步密切相关。但这条单行道的劣势和弊病也显而易见,近年来也争论不断,就是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扼杀,在一线城市,多元文化聚集的地方尤为明显。中国的教育不鼓励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学生们为了获得一个好成绩牺牲掉自我的兴趣爱好,光是学校和补习班就会花掉一个学生大部分时间,让他们少有其他多余的精力去接触甚至钻研诸如音乐、美术等其它他们感兴趣的艺术,而且,他们的行为也很容易受到不务正业的指责。对这类或许会在其它领域发挥长才的学生来说,中国的教育观念与制度都是他们最大的阻碍。统一化、批量化的教育方式一直持续到高中,进入大学之后,中国教育才会以学校和地域为单位,展现出分层的结构。不同地域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同,不同学校专业的方向也开始差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历经中考、高考之后,也会分配在不同的学校。一本、二本、三本、专科,不同的文凭,关系着毕业后不同的就业方向与机会。一本毕业的学生,通常都会选择留在就学地选择就业,这样就给教育资源丰厚的地区,提供了更多的人材。而应试教育两极分化另一端三本和专科的学生,毫不夸张的说,可以称为被中国教育牺牲掉的那群人。这点,和西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观念截然相反,西方从来不培养十全十美的学生,而是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偏好,进行鼓励式的教育。在中国是买方市场,学生们因为压力,因为成长环境形成的观念,导致他们有着学习的欲望与竞争意识。但西方完全不同,西方是卖方市场,老师为了让学生有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想着方让自己的教学更有趣,更能吸引学生,教育变成了“服务行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很好的形容了中国教育教导给学生的三个方面——知识、价值观、国家意识形态。

中国义务教育文理分科,科目涵盖了语数外物理化政史地九门学科,依靠一天十二个小时的连续学习和高强度的重复练习,中国学生能够轻松在考试分数上领先很多其他国家的学生,但中国的教育方式只能很好的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不能培养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学生一旦脱离了课堂,还是否能保持优秀的关键。

中国教育灌输给学生的价值观是儒家思想,核心是忠孝仁义,关于儒家思想的利弊,一度有众说纷纭的时候,但总得来说,儒家思想也许守旧、也许过时、但仍有不少是可取之处。上个世纪,中国兴模范之风,好歌颂道德,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容易生出虚伪做作之辈。反观西方,比起争论品德,他们更喜欢争论法理,这样的价值观下,他们文化比我们具有更多包容性。儒家思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就是树立权威,确立君臣、父子之间不可忤逆的自上对下的统治和思想控制,中国的学生也许是世界上最尊敬老师的学生了,缺少质疑、惯于服从、也是中国学生一个最普遍的形象。

除了自然科学,中国教育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学科——政治和思想道德。这是国家意识形态输出和国家民族主义输出的工具,除了这些,包括升旗仪式、少先队、入团、入党、体操等集体活动都是建立和统一意识形态的行为。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的一个步骤,但其是否适用很难去一言蔽之。尤其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外来文化的入侵,国家意识形态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中国的教育肯定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也不会是最先进的,甚至可以算是落后的教育方式,但它绝对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制。首先,它保证了效率,批量化的生产,大浪淘沙般的选拔,这是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教育体制的共同点,也是国家的硬性需求。其次,是公平,义务教育的普及,贫困生的扶持制度,让很多贫困地区的学子有和一二线城市学生一起参与教育和高考竞争的机会。

那么,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是家长主义?还是已经不在适应当前的中国国情?为什么最近几年反对应试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笔者认为,中国教育目前来说最严重的错误,在于本末倒置,让制度和规则统治了教育,脱离了原本的理念。这种现象并不是教育制度独有的,在任何需要制度来奠定规则的体系内,都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中国的考试包含了体育一科的成绩,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体育的分数过低,而拖累了他的总分数,导致他无法考上自己心仪的学府。体育一科纳入考试的目的,原本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能强身健体,但一旦体育考试进入制度之后,它就不仅仅是强身健体那么简单了,甚至可以说,它跟强身健体已经没有丝毫关系了,虽然结果上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目的。此时,老师教予和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已经从强身健体转变为了简单的通过考试,教学变得任务化、量化、强迫化。这就是制度如何扭曲甚至抛弃理念的过程。考试制度上存在这个问题,教师的考核制度上也同样存在这这个问题,升学率、学生分数关系着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这也容易导致教师为了通过考核,而逼迫学生接受应试教育,应试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双重制度是造就中国应试教育饱受诟病最直接的两个原因。

最后再提一点中国教师目前的现状。众所周知,报考师范院校需要的分数并不高,也就是说,师范院校通过高考招收的,并非最优质的那批人材,而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资源,也会流入教育资源丰厚的学校,剩下的学校能招揽到的教师,已经是三本、甚至专科的师范毕业生,这些教师的职业素质稂莠不齐,而教师,又是一个职业素质需求极高的职业。最新一批师范毕业生是90后,网上教师虐待学生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连校长带小学生开房的消息也接二连三。中国教育,缺的从来不是好学生,真正缺的,是好老师,好校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zuowen/88128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圣归来》经典影评10篇 大圣归来影评 下一篇: 《鸟瞰中国》的影评10篇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