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名言 > 正文

最后的抵抗经典读后感有感 最后的抵抗

导语:《最后的抵抗》是一本由宿巍着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最后的抵抗》读后感:滑头的高丽人我天生对历史政治话题不敏感,初中时的历史课和政治课都是及格为

《最后的抵抗》是一本由宿巍着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滑头的高丽人

我天生对历史政治话题不敏感,初中时的历史课和政治课都是及格为上,高中果断选了理科,文科要背诵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大思想八大主义,实在爱不起来。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开始我也读得很费劲,总感觉入不了状态。后来有一段时间心情不好,晚上睡不着,就随手翻这本书,相对于那些感情充沛的小说散文,一看就哭,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

生灵涂炭的战争,被作者巧妙地以诙谐手法再现:

蒙古人打过来,高丽人就屈服;蒙古人一走,高丽人就翻脸;等蒙古人再来就再服软。一个套路反复折腾前后达九次之多,跨度更是长达几十年。在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的时代,高丽的确算得上蒙古人一个最为奇葩的对手,没有之一。

高丽人打起仗来,真调皮。

阔端责问汪世显为什么这是才降,汪世显的回答很有水平,他说,经常有大军从这而过,但臣不知虚实,不敢开城,早就听说殿下仁爱不杀,这才敢开成归顺。一番话说得十分顺耳,阔端对汪世显顿生好感。

作者接着就分析了这么做的背后原因:

善搞关系从来都是地方豪强的强项,只要会做人,就能百年屹立不倒。

除了这些,这本书还弥补了我的地缘历史空白。我只知道成都和三国文化密不可分,也看到过建国前后关于成都周边“袍哥”的书,从三国至新中国建国,我对成都一无所知,除了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这本书的宋元之争,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都发生在旧蜀国周边。原来成都曾在宋朝惨遭“火杀”,繁华富庶的蜀都,被烧成一片废墟,而当时人丁兴旺的成都,“十丧七八”,元气大伤。直到南宋灭亡,成都都没有恢复元气。

当然,四川抗蒙惨败是有原因的:用人不当。代表人物就是赵彦讷:

不懂军事,不听指挥,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战前对曹友闻的正确主张置之不理,蒙古人打来,曹友闻等宋军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他却躲在后面作壁上观,等蒙古人打进来,他就知道跑,他逃跑的速度蒙古人骑马都追不上,给人的感觉是,他一路领着蒙古人入蜀,免费给人家做想到。从他的所作所为看,很像是被蒙古人收买了,因为他跟蒙古人配合得实在太默契了。

无聊的军旅生涯,常年野外活动,入伍后更是日日苦练。吕文德就有一支这样的军队,一个个晒得跟黑炭似的。这支部队很快就出名了,金军每次来,只要见到一群黑大汉向他们扑来,就大喊:“快跑,黑炭军来了。”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宋元战争启示录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建庙称帝,史称南宋。金国几度南侵未能灭南宋,南宋虽然积贫积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宋持续了一百五十二年。金国未能灭亡南宋,却最终导致宋蒙联盟破金。随着金国的灭亡,蒙古成为南宋最大的威胁。宋元战争持续了45年,期间,南宋涌现出一些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许多保家卫国、奋勇抵抗的故事可歌可泣。这一段历史,留给后人的思考和启示也是很多的。

1.攻守策略

在宋元战争中,南宋作为实力较弱的一方,一直都是处于守势。在经历连年战乱、天灾人祸摧残的情况下,加上从北宋建国以来制定的崇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出现的能独挡一面的武将并不多,这就使得南宋对抗蒙古军队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削减、约束和限制。在攻防战中,怎样扬长避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就变得至为重要。对此,南宋人在守城的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南宋陈规的《守城录》就是一部专讲守城的书。

南宋大将余玠在镇守四川抵御蒙古大军的时候,因地制宜,发挥了蜀地地势险峻复杂、山多谷深的特点,凭借地势险要、激流险滩,充分利用易守难攻的地形,构筑城寨,集中优势兵力,解决了防区大兵力少的弊端,采取配合策应的方式,构筑城寨之间的联结,起到了有效防守,扼制蒙军的作用。因为蒙军的优势在于骑兵,适合在平原地区长途奔袭,善骑射、勇猛凶悍、战斗力强、灵活机动,蜀地的地势则限制了蒙古骑兵发挥其优势,有效阻止蒙古骑兵的进攻,减缓了南宋的灭亡。另外,余玠也能充分整合抗蒙有生力量,联合地方土司,协同作战。南宋时期另一着名的守城大将孟珙在执掌京湖战区和两淮战区抗蒙守城大权的时候,力挽狂澜,发挥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见招拆招,机动防御,提出“藩篱三层”的战略,有效抵抗了蒙军的攻城。

2.主战派与主和派

从北宋到南宋,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一直都在,力量此消彼长。然而,崇文抑武的国策、朝廷的软弱无能,注定了主战派们的命运是压抑的、甚至是悲情而壮烈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古已有之,用在抗金抗蒙名将们身上,却是再贴切不过。战事一起,兵临城下,生死存亡之际,主战派与武将们临危受命,力挽大厦之将倾。然而,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中国人是特别擅长内斗内耗的,武将们难免功高盖主,甚至居功自傲,这样必然引起朝臣和皇帝的猜忌。如果自身能低调内敛,朝中有人支持,或许还能善终;反之,则难以逃脱被猜忌排挤,抑郁而亡的命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狄青战功卓着,却备受朝廷猜忌,最后抑郁而终;李纲主战,亦被罢相;余玠成功守卫四川,却也难免功高盖主,招人妒忌,含恨病逝。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不可被定义,也无须被批判

定义是指对事物做出的明确价值描述。

批判是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也表示评论、评断、批示判断。

说起评说这个事,有人喜欢评古说今,有人喜欢评头论足,还有人喜欢“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评说时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主观认知+客观感受”,对于评说内容,一般听听就好,不必当真,对于书籍最好也是这样。有位朋友说他读书的宗旨是:不求甚解,但求择要、有趣。你看,这就不错嘛。

历史随笔类书籍,一般是历史研究者对某一朝代的评论或定义,我们作为读者的,只需在书籍中看看这位作者对某一朝代的认知与态度就好,能成书立说者,必有其独到见解。所以,读点历史随笔,看看别人的世界观,了解些许古代趣闻,并以此排解消遣,或也不错。

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力,对于一个朝代的评价,太大,我不敢多言;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感觉还是多元的好。人,是复杂且高级的动物,不可被定义,也无须被批判。好人、坏人;英雄、叛徒;君子、小人,这些只是人们对个人评价、定义的一部分词汇,从这些词汇看来,好像我们的世界真是非黑即白,什么灰色地带,根本就不存在嘛!

《最后的抵抗》书中讲了不少有名气或者没名气的人物,宋理宗、史弥远、贾似道、孟珙、刘整、李庭芝、姜才、文天祥、余玠、余晦、汪德臣、李曾伯、成吉思汗、忽必烈、窝阔台、唆鲁禾帖尼等等,他们有的被人传颂至今,有的被人诟病唾弃,那些被人歌功颂德的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那些被人诟病唾弃的,也不就是完全的坏人。辩证的看问题,总好过一叶障目。

在烽火连天的时代,英雄就那几个,可是叛徒却出了不少,其中刘整、崔立首当其冲,李国昌、伊喇瑗、刘仪等紧随其后,你说对于这些人我们要不要批判,能不能评说?能,但不可片面对待,不能因为人家犯过一次错误,就不给人家回头是岸的机会,一棒子打死一个灵魂。非黑即白的世界,并不存在。罪犯也是有情感和良知的,孟珙、文天祥、成吉思汗这些被歌功颂德的人,他们真的就那么完美吗?不见得。现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人也不可以简单地分为好人坏人两种,更多的是亦君子亦小人,游走在两者之间。宿巍在《最后的抵抗》中说,人都是现实的,他们会根据局势调整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句话,没毛病。人性,这东西你批判不了,因为世人都有。

我们现在常说:Follow your heart,你能Follow your heart,为什么古人就不能Follow his heart。不定义,不批判,不搞标签化,Please Just Follow Yourself。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最持久的一场历史之战

《最后的抵抗》这本书描述了历史上着名的元宋之战,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为全景式广角化展现宋元的历史的着作。作者写史的手笔,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增添合理想象,是一部了不起的历史着作。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些英雄人物在平凡中的感人情怀,挖掘出历史深处的复杂而伟大的故事。如文天祥表现的民族英雄气节,永载史册,是这本书的看点。

宋朝和蒙古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攻防作战,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的45年的历史,这场宋元战争的最终的结果,是元朝打败了南宋,南宋时彻底灭亡,元朝统一了中国。曾经因为中间出现了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那样在南宋长江淮河的边疆一带进行不断的袭掠。但是在中国历史传统上来看,宋元之战是蒙古帝国对一个政权最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后一共持续了几十年之久。最终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了中国。在最后一场宋元之战结束后,也就是襄、樊之战后,宋元之战也终于拉上了帷幕。由于忽必烈攻占南宋的正确方略,善于选择良将,并且注重发展水军和大力实行招降安抚政策,因此形成了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势,以致于宋军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忽必烈一举灭亡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南宋则因为政治的腐败,治理国家、军事的方针迂腐,重用奸臣,任用庸才,赏罚失明,导致离心离德,最后才会被元朝打败。

说起宋元的历史,其实元朝最大的贡献是把四分五裂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此之前中国的版图上起码有五六个独立的政权,偏安一隅的宋王朝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统一中国,打算就这么得过且过了,如果不是忽必列,恐怕中国没有今天的规模。

元朝不但统一了中国,还首次把西藏纳入治理范围内,这又是元朝的又一贡献,如果大家懂历史的话?你就发现,中原王朝在元朝之前从来没管理过西藏,哪怕是最强盛的汉唐时期也是如此,所以这个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这么说,奠定今天的中国版图的最远可以追溯到元朝,后来的明朝和清朝都不过是继承了元朝的版图罢了,甚至还不如。

本书时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效法历史演义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他以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纵轴、横轴构建传奇化的个人经历,兼文兼史,钩沉华丽血时代的精彩瞬间,浓墨重彩地记录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胜者王,败者寇-《最后的抵抗》

这本书是从温州到苏州的动车上看完的,一个人坐车,环境安静,看起书来无人干扰,看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酣畅淋漓,感受却是深痛惋惜! 我是学文科的,对历史线多少有些了解,但是离热爱还很遥远,更谈不上熟知。庆得此书,让我知道南宋最后的灭亡,竟然抵抗了45年,45年间,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抵抗的终点不是胜利,是尊严。 本书作者宿巍,精研宋史,是历史作家。《最后的抵抗》讲述从蒙古联合南宋灭金写起,写到崖山海战、文天祥就义为止。写了南宋和蒙古之间长达四五十年的攻防作战,这是一部点燃热血的书,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抵抗史。 13世纪中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兵锋所向,无不披靡,东亚大地上的各个国家相继被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内。在蒙古灭金的之后,南宋独自抵抗蒙古军团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本书则是以宋蒙、宋元当时的军事斗争为主线重现了那个狼烟四起的血与火的时代。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打造蒙古帝国强劲不屈。在蒙古国,胜者为王,不世袭,不继承!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南宋我感觉一直是摇摇欲坠,眼看着就国破山河,却总能强撑着,再拖延不灭亡,尤其到了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不堪,而此时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蒙古人在灭到金国之后开始大举入侵江南的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宋元战争旷日持久,从1235到1279年,打了45年。南宋三杰之一,抗元将领文天祥,名气最大出场却最晚。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让中国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名字-文天祥。这三个字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他与史可法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一个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赴国难的英雄群体,他是这个群体光荣的代表。 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衣带上写着这样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孔子主张性仁,而孟子则主张以生义为先,只有明白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才能上升为以仁待人。读圣贤书,不是学做事,而是学做人,这样才能算读书的真缔,无愧于天地。 宋理宗称他:“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不过 奸臣当道,忠臣再忠,还是没能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宋末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复亡。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致那些失败的英雄

《最后的抵抗》这本书描述了元宋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的45年的历史,它充满温度,既残酷又悲壮动人。作者宿巍以一场场的战争为线,将历史人物生平、事件、局势联系在了一起,语言流畅幽默又不失严谨。 在2018年的凛冬里我与此书相遇,而后用将近六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在明明知道最后大战结局的情况下,仍怅然无比。在真正的历史面前,六个小时太短太短。在书中各英雄人物的万千遗憾面前,我的叹息太轻太轻。 宋和蒙古都与金是世仇,蒙古运用战略与宋联手消灭了金。当宋朝沉迷于一雪前耻的胜利时,它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类似的结局在多年后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金灭亡后,蒙古决意大肆侵略宋。宋对此并不是没有预料到,甚至决定先下手为强。然而任人不当导致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失败,军心涣散。 与此同时宋的内部也潜伏着危机,当时宋为了巩固统治大肆招兵买马,故军事支出巨大,百姓徭役加重,苦不堪言。当权者清楚人民的处境,却害怕改革会影响自己统治的根基,所以致百姓于不顾,并没有进行自上而下的真正的系统的改革。当权者甚至为了保证自己在皇位上继续风花雪月,屈尊于专权的宰相。佞臣当道的情况在当时屡见不鲜。 其实在战争中,宋并不是全无胜算。宋是不乏能人猛将的,如军事政治能力堪比岳飞的孟珙、擅于巩固坚城的杜杲、着有《守城录》的守城大师陈规。 他们的故事精彩无比,在书中都有着细致的描绘。 比如杜杲修建可移动的串楼,形成了一道可移动的城墙,蒙军在宋宋军的剑雨攻击下成为了活靶子。 陈规增筑马面墙,羊马墙,放弃瓮城①,广开城门②并以攻为守。 然而此类能者往往因朝廷动荡、小人构陷或因君主担心威胁到皇权,而被罢黜或陷入难境,使那些胜算打马而过、消失不见。 而蒙古呢?他们内部也有斗争,不过他们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们不断的发展自己的长板和补短板,增强了自己的排兵布阵的能力,甚至培养了自己的水兵。在焦山水战中,成功打败了以水战立国的南宋。 宋和蒙古的最后一场战争即崖山之战,也是水战。在这场战争里,蒙古亦是大败宋。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水寨内各船里的文武百官和士兵家眷等十万余人纷纷追随皇帝跳海,以死亡宣告大宋的不屈。在我眼里他们是失败的英雄,维护了自己和国家最后的尊严,虽败犹荣。 大雪纷纷落在我窗前,我又想起了书中宋朝最后的结局,仿佛看到了宋朝最后一位宰相背着最后一位皇帝沉入海底。仿佛看到了誓死扞卫祖国的文天祥神色悲戚的遥望祖国的方向。 《过零丁洋》开始在脑海中缓缓回荡: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读过武侠作品的朋友一定对郭靖、黄蓉的故事不会陌生吧,这对出自金庸大师笔下的侠侣夫妇为了抵抗蒙古入侵,守卫襄阳城十余年,最后选择以身殉国。那历史上真正的襄阳之战是不是如小说中讲述的一样呢?南宋与蒙古之间旷日持久的攻防战又是怎样的情景?种种疑问在《最后的抵抗》这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在这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青年历史学家宿巍老师以宋蒙当时的军事斗争为主线,为我们生动讲述了两个国家之间长达近五十年之久的战争故事,用一段又一段精彩纷呈的篇章带我们重温那段狼烟四起的历史岁月。从四川到两淮,从陆战到水战,战火的硝烟遍布中原大地的每个角落,攻与防,进与退,看南宋政权如何从最初的联蒙灭金,到最后的崖山之战,从起点到终点,从踌躇满志到走向灭亡,热血的故事,激扬的文字,让人热血沸腾,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国家的灭亡的原因总结起来有很多,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南宋王朝内部种种的不安定元素,昏庸、腐败、猜忌,一连串的原因导致战略、战术的失败,内忧外患之下以至于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从我们熟悉的岳飞到后来的余玠、孟珙,这些一代名将不是含恨而死,就是抑郁而终,不是死于战场,而是命丧自己人手中。辛辛苦苦建立的坚城堡垒没有被敌人攻破,却被自己人拱手相送,这样的结局命运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反观蒙古帝国,即便他们遭遇长达十年的内部皇权争夺和大汗的兵败身死,但是他们一旦复苏,新的掌舵人就会积蓄实力,从政治、军事、民生等多方面强大自己。对比之下,最后的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可是这并不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重点,面对横扫欧洲的蒙古铁骑,面对恐怖的军事实力,南宋军民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凝聚力更让人为之动容。即便大臣降了,将领跑了,可是他们没有降,他们没有跑,他们浴血奋战,他们以弱敌强,他们壮烈殉国。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做着最后的抵抗,书写最后的战歌。相信这就是为什么宋元战争持久的原因所在。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张珏,还有千千万万慷慨就义的普通军民,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所展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为人所深深折服,爱国情怀、家园意识在他们身上得到深深的展现。杭州西湖的岳飞庙前秦桧的跪像、神臂城留存的“刘整降元”“许彪孙托孤”的石刻,这些都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哀思和对叛徒的蔑视。也正是有着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承,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才能成就今天的辉煌。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如今我们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再读那些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又会有怎样新的感悟和体会呢?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分享吧。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人生能有几多秋……

看完《最后的抵抗》我反问自己,若生逢宋蒙之乱世,我是愿做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 文天祥,还是为谋得一丝生机,投降蒙古的刘整?

生,是莫大的事,然生而为人者,重要的选择决其一生。在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上,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对于千古留名的文天祥和被人唾弃的刘整,他们又孰是孰非?他们的选择是不是真的正确?

站在个人主观的立场看问题,很容易失去理智,辨不清方向。辨别是非对错,还是应当就事论事,根据史实分析,处二人所处之境,思二人所想之想。

开庆元年鄂州之战,宋朝得胜,贾似道被加封少傅、卫国公。心胸狭隘的贾似道筹谋起他的报复,向士璧、茆世雄都被逼死,刘整察觉自己也将岌岌可危,随叛变宋朝,以泸州及所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蒙古。景定二年六月,刘整召集手下官员,杀死反对投降的人,开门迎接蒙古刘元振入城。刘整被蒙古任命为夔路行省兼安抚使。生死存亡之际,我们不能说刘整的选择就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刘整久经杀场,虽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但在民族大义之前,他是渺小的。

在《最后的抵抗》一书中提及刘整的叛变——刘整叛变后,不但提出了先取襄阳的战略构想,还为蒙古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使南宋的水军优势荡然无存。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认为“宋元后期战争的关键决策人物并非丞相伯颜,而是降将刘整”。对个人来说,个人选择影响的只是某几个元素,关涉不到与其无关的其他人;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某几个重要人物的抉择,有时却可以影响整个国家抑或民族的走向。我们不能果断地说,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刘整的投降,但他的投降确实影响着整个军事的战况。

回头看,刘整在选择面前考量的多是个人、家庭以及追随自己的兄弟,是小我。文天祥,在生死存亡面前,考量则是民族大义、国仇家恨,是大我。由于文天祥的事迹,以为众人所知,在此不多赘述。

看《宋史》对于文天祥的评价——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可见文天祥一翩翩君子也。文天祥文采过人,年二十进士加身,然生性耿直,每遇不平之事,直言上谏,官职随之起起落落,但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气节却被世人传颂。宁愿身死,不做贼官,孤忠大节,可歌可泣。

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各方争霸,搞得民不聊生。宋太祖赵匡胤被手下黄袍在身,逼退周恭帝,得一时太平。为守住江山,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自此埋下重文轻武的根——史学大师陈寅恪评价宋朝“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

论及宋朝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的任何地区。“雕版印刷”的创造更使得宋朝文明远播,文学、史学、理学、艺术、科技更是硕果累累。文天祥具有如此高尚的情操与其所处的时代、所接收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孩提时,文天祥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便以“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的杨邦乂,“庐陵欧阳修”, 乞斩秦桧的胡铨为偶像,立志要做一名忠臣,做真正的男子汉。更作出“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千古名句。

文天祥、刘整均是宋朝官员,均是个人的选择,所思所虑不同,所处之境不同,其结果自不相同。我们歌颂倡导世人能够拥有如文天祥一般的气节,但我们同时也应当理解“被逼上梁山”的刘整。我们不是文天祥,更不是刘整,我们不知他们真正经历了些什么,所以,对于他们的抉择,万不可以对错来评说。回头想想,人生能有几多秋啊,一生走来,问心无愧,足矣。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最后的抵抗》是本写什么的书?

这是本写南宋和蒙古之间交战历史细节的书。什么是最后的抵抗呢?我觉得是崖山之战,因为那里才是宋朝彻底灭亡的地方。又为什么说是抵抗呢?因为以步兵和水军为主的南宋还真是很难对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发动多少有效的反击,只能是处于守势被动地抵抗入侵。

看历代历史就可以发现,有时候彻底灭亡一个王朝是很麻烦的事情,有些朝代在遭遇大的变动之后还可以继起,比如西周之后的东周,比如西汉之后的东汉,比如西晋之后的东晋,又比如北宋之后的南宋。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事情,完全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北宋的灭亡过程很简单,是毁在金人的铁蹄之下。没有燕云十六州作为屏障和缓冲地代的北宋,几乎是北方游牧民族盘子里的菜,只要他们饿了就会选择过来打打秋风,见有机可乘也有个别有问鼎中原志向的。毫无疑问,大金国就是有这样志向的,于是北宋没了,只有南渡之后仓促建立的南宋政权在和金国的和和战战之前延续了下来。

金看出宋的外强中干是在联合灭辽的时候,要说辽国也一直的宋建国后的老对头,让宋饱受困扰,从太祖、太宗的时候就没少吃辽国的亏,着名的杨家将的故事大的背景就是抗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马上的天下的大金国也有快不行的时候,这里是正是南宋理宗时期,从更北方崛起的蒙古也提出了联合的想法,只是这次被针对的对象就变成大金国了。《最后的抵抗》的故事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这时候的年份很好记,大金国灭亡是在1234年。

灭金之后,南宋就是直接面对强大的蒙古了,再也没有中间的缓冲力量大金国了。会和平吗?答案是不会,因为这时候的蒙古骑兵早就开始了征服欧亚大陆的步伐,绝没有理由放过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南宋这块肥肉。

于是两个新的对手就开始了彼此的试探和较量,这个较量的起点也是1234年,也就是南宋的端平元年,南宋管这个恢复旧都的军事行动叫端平入洛。

在书中作者解释了一个历史问题,那就是不联蒙灭金怎么样?玩《三国杀》不是很好啊?遥想下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这种想法是美好的,可惜距离现实有点远,正如作者所说,在大金看来,蒙古打他秋风,他完全可以从宋那里打回来。就算是大金国穷途末路时也没有想过真的去和自己看不上的对手南宋联蒙。

也有人觉得是否可以坐山观虎斗呢?这个也是南宋君臣充分讨论过的问题,权衡再三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联蒙灭金之后再端平入洛,先争取出一个战略缓冲区再说,至少可以报下世仇顺路捞一票。

古代的兵种最厉害的是骑兵,其次才是步兵,骑兵因为速度的上是显着优势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让步兵饱受折磨,几乎是防不胜防。而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宋代战略优势就在这里,即骑兵多,马匹多。无论是最早的辽、其后的西夏、后面的金和蒙古都是以骑兵为主让以步兵为主的宋朝饱受压制。

其实宋元这两个政权的较量基本上就是步兵和骑兵的较量,步兵会胜利吗?答曰抵抗而已。抵抗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只能是熬。熬的结果无外乎两种,即自己熬死对手,即辽和金的灭亡,或者被对手灭掉,即南宋的灭亡。

其实,从当时的全球形势来说,没有谁可以扛得住蒙古的铁骑,骑兵的优势至少要等到六七百年后的热武器出现才会荡然无存。南宋能坚持四十多年已经是很有勇气的事情了。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读完之后不禁会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强悍无比的敌人该怎么办?是抵抗,还是不抵抗?如果抵抗的话会得到什么?如果不抵抗的话又会得到什么?不得不说,南宋是了不起的,看看当时欧亚大陆上其他国家的灭亡就知道能抵抗四十多年真的是一个奇迹。

很多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我觉得这是把历史说简单了,历史是多么沉重且复杂东西啊,这里面有太多的血腥和杀戮、太多的泪水和离别。忠臣猛将、莽夫奸臣层出不穷,真是熟读史可以知兴替。

这本书其实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即以白话写宋与蒙两个政权之间这近半个世纪的较量。毕竟比起读文言文的史书来说这样的通俗文字要好懂太多了。当然,这本书只是一个先夫导路的指南、一个切入点,大体讲述了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的史实,以这本书为起点你能研究更多和讨论更多。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宋朝其实并不弱

看这本书,基本将宋蒙战争的来龙去脉讲得非常清楚。

宋朝亡于蒙古,有一些因素,宋朝组织体系是官僚化的,军事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且不受重视,而蒙古完全就是一个军事集团,组织完全是军事化的,组织成员几乎全部都是军人,战争自然淘汰,能打仗就成为将军,宋军在组织方面根本无力对抗,战争毕竟考验的是双方的集体组织力量。业余的干不过专业的。

蒙古打宋朝打了45年,等于打了两代人的时间,这中间,双方的对阵成员也换了好几茬,好比两只球队反复打了好多场比赛,这考验双方的排兵布阵水平。很明显,宋朝这这方面逊色太多,文官化的宰相负责制和皇帝制度,损公肥私是基本原则,这与蒙古军简单实用的战争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战双方在武器和兵力等方面差距并不是很大,因为蒙古军队也都有大量的汉军,而宋军也不乏归降的金朝军队。但宋朝对军人的管制非常多,军人地位也极其低下,这在战争时代是明摆着要倒霉的。宋朝最后灭亡了,留下了许多悲壮的诗句,这是文人的专长。

当然,宋朝也不是没有人才,其实宋朝人才比蒙古要多,但这些人往往不得重用,或者不得善终,因为权力最终掌握在善于内斗和谄媚的官僚手中。

在个别战役中,宋军打得蒙军落花流水,但下次再战,上次大胜仗的宋朝领军者可能就已经被罢官了。钓鱼城可以阻击蒙军很多年,但类似钓鱼城的很多易守难攻的要塞往往不战而降,仅仅是因为守军将领畏战,或者用人不当。

在宋军序列中,一些民兵性的民间自发军事组织往往非常有战斗力,这是因为他们较少受到官府的干涉。

以前人们总说宋朝在军事上很弱,其实这种弱完全是自我限制、自我边缘化的结果,真正在战争表现上,一旦遇到组织得力的军事将领,宋军照样可以打败蒙军,就如同汉武帝时代打匈奴一样。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宋蒙战争中,蒙军的名将如过江之鲫,而宋军方面就少得多,仅有的,也大多昙花一现而已。

宋朝最后几年,遇到的皇帝宋度宗恰好是个和晋惠帝一样的傻皇帝,智力极其低下,而贾似道又贪财好色,玩弄权术,进一步加重了国家危局。两个军事集团的最后决战,最高指挥者和统帅直接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在传统政治体制下,皇帝和丞相人选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宋朝遇到这样的坏运气,也正好给蒙古人带来千古难逢的好运气。许多精兵良将甚至民众,如刘整、吕文焕,最后被逼上梁山,从失望到绝望,投靠了蒙古,宋朝实际上只能走向灭亡,话句话说其实是自身自灭,是自杀。

农耕帝国总体是内向的,以官僚体系层层桎梏,专注于对内的掠夺和镇压,对军事力量非常害怕,唯恐武力坐大,喧宾夺主。宋朝的困境其实也是明朝的困境。

此外,官僚集团一般内部倾轧非常普遍,互相拆台,落井下石,见死不救。

蒙古军内部也有不同民族和派别,但由黄金家族直接领导,一般情况下各自作战,虽然也有内斗和宫廷阴谋,但一般都会很快选出一个优秀的领袖和组织方案,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贵由、蒙哥、忽必烈,个个神勇不凡,这种连续性保持了蒙古军在战争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就确定作为最高领袖的大汗要通过呼里勒台大会选举产生。虽然由诸王推举的大汗也都出自成吉思汗的子孙,但无不以军功能力和实力作为主要竞选指标。这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民主和公平的现代性,比宋朝皇位完全基于血亲的传递制度要高明得多。日本历史学家杉山正明甚至将蒙古大汗制度与美国总统制度相提并论。再伟大的帝国,一旦权力继承出现问题,所遇非人,瞬间就能从辉煌走向灭亡,秦始皇的大秦帝国便是如此。元朝最后灭亡,也与呼里勒台大会被废除有一定关系。

一个文官化的政治官僚体系面对一个完全组织化的大型军事集团,如同一个满腹经纶的书生面对一个大狼狗,书生什么都能干,但在打仗这件事上,他并不比狼狗更擅长。最后的结果是狼狗咬死书生。

一个文官政府下面附带有一支军队,与一个军队中附带有一些文官,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战争中,后者更专业,也更高效,结果是更有战斗力。

军事是个系统工程,而官僚体系往往人走茶凉,没有连续性。

战争说到底,是考验双方在战争资源方面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雅典打不过斯巴达,这样的历史场景,可以找很多类似的案例,如明朝亡于满八旗,国民党政府在1949年的败亡……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mingyan/88424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老王聊历史·先秦成语大会读后感锦集 老王读后感 下一篇: 《代谢增长论:技术小波和文明兴衰》读后感摘抄 代谢增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