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文学网 > 节日 > 正文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10篇 六神磊磊读唐诗

导语:《六神磊磊读唐诗》是一本由六神磊磊着作,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92,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七七书评之《六神磊磊读唐

《六神磊磊读唐诗》是一本由六神磊磊着作,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92,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七七书评之《六神磊磊读唐诗》

无诗不成唐。唐诗是大唐的一个标杆,徜徉在唐诗的海洋里,那是一片风景独好。借用陈子昂的一句诗,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唐诗四大类: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多少名言佳句捎带着太阳和月亮打动人心、传颂千古。套用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是“古人不见今时月,古诗依旧照今人”。 没有不可挑战的诗人,只有难以逾越的杰作。老老少少都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可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好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服不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留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唐诗是一副美不胜收的画卷

品【六神磊磊读唐诗】

这本书以作者的自我感悟——读武侠的收获为开篇,拉开了唐诗的伟大序幕。从南齐的谢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开始,唐诗步入我们的视野。就像在一段旅行中,我们首先只是在看不到方向的路上奔波,就像隋文帝和唐太宗时期虽然作出了很多的改革,比如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与虞世南的【蝉】,但宫廷诗还是大行其道。 之后我们看到了乡间小路上牛马悠闲散着步,经历了唐诗的寒武纪后,公元669年,初唐四杰映入眼帘,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卢照邻;骆宾王的【鹅】。这些人都是少年天才,但是未得善终。到了武则天时期,宋之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沈佺期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展开了争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给初唐和盛唐起了个承前启后的效果。 接着走我们看到了乡村了一栋栋房子建了起来,大家交流的好不热闹。公元705年【春江花月夜】问世意味着盛唐到来,李白继承了陈子昂的复古,杜甫在宋之问之后发展了创新。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王之涣作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昌龄作出了“秦之明月汉时关”,高适写出了【从军行】,王维写到“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孟郊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孟浩然因为时运不济吟唱起了田园诗,李白创造出浪漫豪放派,并带着众多的诗词比喻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杜甫更是将心中的感情挥洒于诗歌并发出了“百年歌自若,未见有知音”的感慨。 之后我们步入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盛唐也在770年杜甫去世以后步入中唐,随着唐宪宗的几场与藩镇的对抗收缴,中唐的诗人来到台前。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与元稹皆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在官场站稳跟脚,白居易作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790年李贺出生,一代诗鬼作出【雁门太守行】,将边塞诗推上高峰。 到了旅游的最后了,我们看到的是被污染的城市。随着825年韩愈的离世晚唐终究还是到来了,作者作了一个巧妙地比喻:韩愈学习得到了杜甫的骨气,白居易学习领会了杜甫的真意,而李商隐则继承了杜甫对情感的热爱与表达,创造了一个没有人可以完全理解的诗歌次元。 文章也借机表达了对官场的感悟,同样伟大的诗人却有着不同的气节与命运,李世民曾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而高风亮节、坚持自我并引领时代的诗人始终会被人们铭记!

唐诗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瑰宝,不可辜负,期待再一次的盛放!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纯总结时间线

1. 王维写得很少呀,个人还蛮喜欢的;

2. 杜甫真是集大家啊,诗歌界的巴赫?

3. 李商隐原来这么厉害啊!

4. 天才要是遇上了某种未必合理的制度,一样很糟心。社会要是只有一种评判标准,无数人遭殃,所幸后世还能看中天才的才华。像书中说的,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其实并没有。但我们得少多少美呢?少多少乐趣呢?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唐诗,就是一场太阳和月亮的战争

自从年初看了央视的诗词大会,对唐诗就生出许多欢喜向往的情愫来。可惜儿时愚钝,不懂得欣赏诗词之美,错过了深入学习了解的机会,现在想弥补这一缺憾,想从这个尘封已久的珠宝箱里,取出一件件珠宝,再仔细欣赏一番。 作者说:“我从来不觉得有任何一种人文学问,是非去学不可的,只不过是错过他们的遗憾程度不同而已,而唐诗,就是一种错过它的遗憾程指数极高的东西。”而我,不想再错过了…… 这本书浅显易懂,轻松幽默,用现代通俗的语言和搞笑的比喻,勾勒出了唐朝诗人和诗歌的历史,读起来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作者说:“你和唐诗的距离,只隔一道矮矮的墙而已,我就是一个翻墙的人,帮你翻过唐诗那道墙,折出几支带露的花来,拿给你看,喜欢的话,你就可以自己去找正门参观。”正是此书的定位。 以下是我根据此书,对唐诗历史及诗人生平的总结和摘录。 == ==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诗人,只是他的诗写得不怎么样,后人评价他的诗“远逊汉武,近输曹公”。而他还是隋炀帝杨广的粉丝,在一个新王朝的王宫里,居然大唱着旧王朝末代皇帝的作品,也是醉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狂傲,不讲政治,跟随沛王,《檄英王鸡》,被指挑拨沛王和英王的关系,被逐出沛王府。 卢照邻,早年跟随邓王,但不识时务,领导喜欢什么,他偏不搞什么,后不幸患病,穷困潦倒,投水自杀。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其弟造反,累及被贬。骆宾王,七岁作诗《鹅》,写文章,提意见,触怒了武则天被贬。 王勃的爷爷王通是一个严肃的大儒,隋末唐初评诗第一毒舌。王通的弟弟王绩却是有唐以来第一位名诗人,后人评价“直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野望》。祖孙三人,各呈气象。 宋之问,律诗之祖,才貌双全,颇得武则天青睐,但他人品不好,见风使舵,后遭贬谪,被贬后的诗更出彩,《渡汉江》。 陈子昂,好老庄,慕鬼谷子,怀念燕昭王,其诗自成一体,《登幽州台歌》埋没800年后,被明朝人杨慎发现,终成名篇。陈子昂和李白在来历、风格和气质上非常相像,他们都来自蜀地,自带侠气,富于浪漫情怀,喜欢写自由奔放的诗,可以说陈子昂是李白的先声。 初唐,浪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抛弃了华丽的词藻,而是仰望夜空,用空净的语言,叩问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 == 盛唐,鹳雀楼上留下了很多诗篇,而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绝。王之涣只留给我们六首诗,《凉州词》被章太炎评为绝句之最。 王维,白衣少年,风度翩翩,会弹琵琶会写诗。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其实他的边塞诗也很多很棒,《陇西行》短小明快,一气呵成。社交应酬诗也很不错,不是空话套话,即应景妥帖,又有新意,还见真情,《酌酒与裴迪》。王维比较少有李白杜甫那样的大悲大喜,没有激烈的言辞表达,性子温和,但其实他对世事看得很透,只是不走极端不毒舌而已。 李白,并非通过科举考试做官,而是结交了各路朋友,在前辈大腕的推荐下,终于被唐玄宗召唤入京,供奉翰林。他一度受到超高规格的待遇,据说皇上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很快被旁人妒忌排挤,下岗了。后投靠永王的叛军,被抓入狱,后被流放。李白的诗留给我们很多成语,比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掷千金,妙笔生花……也留给我们很多名句,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所以他很伟大! 杜甫,生前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界并不引人注目,死后半个世纪,被元稹偶然发现,他1400多首诗连起来,就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立即风靡一时。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家人逃难,半路遇上叛军,杜甫被抓回长安,妻离子散,《月夜》《羌村》。后虽重聚,依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是诗人中写妻子写得最多的一位。杜甫两次科考试都未考中,但他没有沉湎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打开胸怀,把世界装进来,把自己的痛苦,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悲愤,境界很高。 孟浩然,科举考试发挥不好,情商也低。一日在王维家,巧遇唐玄宗驾到,唐玄宗要他读一首自己的诗,他却选了《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非常不合时宜,从此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李贺,诗鬼,天生早衰,只活了27岁,其写作风格魔幻诡异,有一种独特的美,有人说,李贺感叹瑰丽的天国难以到达,只好把注意力移到荆棘丛生的坟场。“干谒”时献上自己的诗《雁门太守行》,据称韩愈读罢,激动地跳了起来,裤子都掉在脚脖子上了。 钱启,科考时发挥超常,《湘灵鼓瑟》。他的诗好比一副副清亮的水彩画让人赏心悦目。他处于唐诗U形弯底部,连接了盛唐和中唐。 孟郊,46岁才考中进士,之前写了很多落第诗,成为“清奇僻苦”派。考中后作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千古流传。 这些诗人圈子里的每一位,都像一座座耸立云天的高山,他们的才华就像汩汩清流,沿着各自的路线狂奔。 == == 中唐,藩镇割据,宰相武元衡帅朝廷大军,平了几个公然对抗朝廷的藩镇,结果被军阀暗杀。唐宪宗又派裴度继续出征,终于踏平藩镇,社会暂时稳定了。白居易,韩愈都有诗作,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张藉,《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引发了后世对节妇荡妇的争论。 韩愈,孟郊,联句大战。刘禹锡,白居易,唱和大战138回合。 白居易,28岁即考中进士,仕途坦荡,但他偏偏吃朝廷的饭,砸朝廷的锅,一生写了许多抨击朝廷针砭时弊的诗,而朝廷并未因此治罪于他,白居易晚年还做了太子太傅,活了74岁,是唐代诗人中结局最好的一位。 == == 晚唐 李商隐,开创了唐诗的新纪元,他的诗不能被逐字逐句地去解释,是不可解释不可笺注的,越解释越糊涂,越牵强附会。其怀念亡妻的诗《锦瑟》,在一片华美的氤氲里,却藏着难言之痛至苦之情。《夜雨寄内》 韩愈学到了杜甫诗中的“骨”,他的诗奇峻陡峭,骨力遒劲。白居易学到了杜甫诗中的“真”,他的诗率真浅白,充满了直抒胸臆的呐喊。李商隐学到了杜甫诗中的“情”,对天地万物一草一木无不饱含着深情。 罗隐,十举不第,其诗很容易流行,很多妇孺皆知的句子都来自他笔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 == == 唐诗为何繁荣,为何群星璀璨,为何后世难以超越,不正是因为朝廷的开明和大度,氛围宽松,言论自由,才有如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不如改为,八卦唐朝大诗人

同学刘钢朋友圈推荐。 封底史杰鹏推荐说“唐诗比他熟的,远没他文采好;比他文采好的,唐诗远没他熟”。还有其他着名人物大肆推扬。广告词太鲜亮了,内容却没有达到,感觉油浮,没有真情,段子充数,很不严肃,亦称不上诙谐。 也许是先看了蒋勋的说唐诗,先美了,往后的解读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差评。蒋勋是正儿八经地说诗,怎么美怎么好。六神主要精力是说诗人,而且大多是自己的揣测,将唐朝诗人套用今天的语境,诗,读的很少。只是说,这首诗很牛逼,排名第一,二,具体怎么牛并没有说。16千字写完唐朝所有大诗人,也太过轻飘。实在不值得认真推荐。

想起来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隐约是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着文称,平时看红楼梦的,换了金庸之类,就觉得粗俗不堪。我以前很喜欢看金庸,最近没有看,暂时也不去看,免得被这位老师说中。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诗歌本身不会升华你的审美 但读诗会

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很少有机会再静下心来读唐诗了。在现代这个浮躁的社会,凡事喜欢问有用还是没用。人们的话题始终围绕的也是房价,学区,彩礼,职位,中产阶级焦虑……就算是让孩子学点艺术也多半带着能加分等功利性质。这样说来纯粹的美倒显得多余了。但是对于美这种追求其实是深刻在每个人骨子里挥散不掉的情结。它就在那里,只待我们去激活。

话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读一本书完全不需要动笔的体验了,闲书给人的感觉就应该是这样,轻松愉悦的。虽说书名叫做“读唐诗”但其实跟普通的诗歌选集又有很大的不同。内容中并不是传统的模式,先将几首诗列出来,然后下面是解释批注感悟之类。带着学习诗歌初衷来阅读的读者恐怕要失望了。我觉得这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看了一场大唐由始至终的浮世绘,唐诗就是充填在其中的色彩,或青葱,或浓烈,或庄严,或冷峻。

在那个群星闪耀的年代,无数天才你方唱罢我登场倾注自己的才情放肆的描绘着这个多维度的世间百态,让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也不再流于表面。历史不再是那种以“公元xxx年,发生了xxx”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取而代之感觉仿佛戴上了VR眼镜做了一次深度的穿越旅行。如果说正史事件是主心骨棱角分明硬朗冰冷难以触碰,那么文化就是附着在骨头上的血和肉。你可以抚摸,可以感触,可以拥抱,也可以欣赏。这就让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来了解历史和风土人情。

其实这也可以给我们一种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新方法,大局观。我们小时候学唐诗都是一首一首的学,先拆散字句,再分析内容,最后升华立意。事实上要全面的理解诗歌的艺术和内涵,那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新的维度,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作为点存在的诗歌放到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甚至是联系到其他作品中去形成一张网一个面。这样才能使得作品本身不孤独,变得更加全面甚至是立体。

同样的,我们读一本书本质上也是在跟作者进行交流。在其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才情横溢玩世不恭又有点可爱的作者。我很羡慕他对唐诗的了熟于心和信手拈来的功力。不过对于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些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的更多的细节浅尝辄止让我们读者还是有点缺少阅读的畅快感。不过优秀的作品可以算做一个引子,正如我先前所说这可以激活我们对美的渴望。这个美不仅在历史中,也在我们生活中,保持对生活的乐趣,对世界的好奇。在你被生活压迫得呼吸困难的时候也许可以从这千年前吹来的暖风中找寻到一丝共鸣和轻松。

首发公众号:逍遥葫芦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让我了解唐朝历史最好的书

首先承认一点就是我读的书非常少。因此《六神磊磊读唐诗》是让我了解唐朝历史最好的书这个论断是在我读书很少的基础下得出来的。本人正史没读过,只喜欢读一些像《明朝那些事儿》这些用诙谐语言所戏说历史的书,但我很感谢这些书让我从一个角度了解了某一个阶段的历史。

唐朝是我们国家非常璀璨光芒的一个朝代,虽然后期宋朝经济水平远超唐朝,但是唐朝是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最高的时代。在这里诗歌发出了最璀璨的光芒因此也被称为唐诗。

小时候领悟力很低,一年级数学、语文基本都听不懂讲的是啥,完全靠回家后背课文读课文。因此那时候读唐诗背唐诗可惜感悟不到它的美,老师讲解也听不懂,更别说诗人的历史,诗歌创作的背景了。

感谢这本书弥补了这个遗憾。只是这本书出的有些晚,大二的时候才发行,如能在哪怕我高中看到,我觉得对唐诗的学习或者考试诗歌鉴赏都会有帮助。

------------------------------------------------------------------------------------------------------------------------------------

说点题外话因为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版主写的,因此特意从天津去北京看了他的签字售书会。那天刚好期末考完试,在去签售会之前,我去了高中暗恋女生的大学见了她一面。时间好快,现在已经有了女朋友。现在想想历史和现在似乎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无法根据过去推出现在,因为变化实在是太多了,因此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似乎才显得难能可贵。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大唐诗无双

十月第二本书 《六神磊磊读唐诗》 作者从初唐到晚唐,用轻盈的笔法悉数了唐诗的发展脉络和流派,会讲故事的人从不拘泥于时间先后,也不只是品评诗句这么狭隘。或许是作者擅长解读金庸的缘故,书中一股侠气流动,虽有畅销书一丁点儿哗众取宠的嫌疑,但总体文采不错,读起来有新意却很中立,不会植入价值观和道德评判,能保有旁观者的心态好难得。仿佛是进入大唐诗文化的大观园,之前只知其诗不知其人,终于在这里和他们相遇,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升迁贬谪,儿女情长,塞外英豪。不再是仰望着。从此以后读到唐诗不再平面,而是能立体地看到诗句背后诗人的一生。值得推荐。正值晚秋,最后引用李白的《三五七言》,金庸在《神雕侠侣》中的结尾,也用了这首诗: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一别心知两地秋

记得儿时初次接触古诗,还是母亲买回来的一本《彩图儿童古诗观止》,第一首就是《诗经·国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第八个字就不认识的我,只好求助注释,懒得联系上下文猜测全诗意思的我最后选择直接看译文,就这样像是翻短篇故事集一样硬是看完了一套古诗大全,原文一句没背下来,倒是看了一堆没头没脑的小片段,在除了教辅书其他都是课外书,除了作文书其他都无助于写作的少年时代,这样一本书竟也能短暂满足一下我那满溢的阅读欲。没有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一本合适的唐诗启蒙,纵使死记硬背了一大坨应试诗文,诗人写作时的意境诗文的格律对仗自是与我无干。即便后来浑浑噩噩地勉强读了个中文系,依然未将对古文的热爱提上议程,那个唐诗所代表的伟大时代,也仅仅停留在李少红的惊世之作《大明宫词》里。

当年是迷信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当年因这音律而爱上还拿来泡妹子,而今读来才知是其悼念亡妻之作,“在一篇华美的氤氲里面,却藏着难言之痛,至苦之情”,这般情深意切,在三十岁的当口读来,竟也是懂了。至于从小就不喜欢的网红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里描述久别重逢的朴素诗句,让深夜躺在床上读书的我一跃而起,这是一种怎样的隐忍,才能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庆幸着来之不易的重逢。又或是对其诗作一无所知的司空图,六神磊磊选其作为唐诗的终结,则是应了那句“这就是人最可宝贵的——了解之后的拒绝,渊博之后的专注,选择之后的坚持。”在书中寻求答案,在电影中追索方向,面前的路究竟该怎么走,是时候跟从自己的心了。”

六神磊磊说:“伟大的时代往往都是这样开启的,当门被推开时,并没有什么大动静,大家尚在沉睡。只有光照进来之后,人们才被惊醒,发出赞叹的声音。”被唐诗所惊叹的这四个日夜,是我而立之年的一个美好开端。

《六神磊磊读唐诗》读后感:在这本书里,我们对唐诗不再仰望

微博问答上,有网友问押沙龙,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什么后世那么多掌握大权的后宫没有一人再称帝?押沙龙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这和武则天的性格有关,这个人就是随心所欲的性格,但更重要的是她碰上了适合她的时代。

在押沙龙看来,隋唐时代还延续了之前的门阀氏族,具有很浓厚的贵族特色。上层社会的人都是一群享乐主义者,没有什么真正的意识形态。社会氛围也很开明,儒家、道家、佛教混在一起,谁也没能统一思想,完全是一锅大杂烩。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唐朝就没出现什么像样的思想家,汉朝有董仲舒这些人,宋朝有朱熹陆九渊这些人,明清有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这些人。“唐朝有啥思想家?吹牛的李白还是苦哈哈的杜甫?或者到处给人写墓志铭赚钱的韩愈?没有嘛,唐朝上流社会不思考,只审美。”

“这是一个很肤浅但很绚丽的时代。”

虽然是在评论武则天为啥能当皇帝,但押沙龙却给了我们唐诗为什么会如此灿烂辉煌的答案。正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思想钳制、社会风气开放的年代,给了诗人们极大的创作自由。现在看来 ,那个年代也许是中国思想史的低谷,但却绝对是中国文学史的巅峰。

这两年,国学热兴起,很多家长送小孩子去学传统文化。那么问题来了,在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里,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应该让孩子们远离那些道德说教和意识形态灌输,这些内容等到他们长大了,有了分辨能力自行取舍。真正值得学习的,是更纯粹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大道理,只是关乎艺术和审美的熏陶。

那么为什么不学唐诗呢?和四书五经比起来,诗词歌赋是不是更可爱呢?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或更迭,或湮灭,但诗歌永恒。

为什么六神磊磊那篇关于杜甫的文字能够刷爆朋友圈?因为他写出了杜甫诗歌之美。我摘录一段,大家感受一下:这1500多首诗连起来,已经不是诗,而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这里面有王朝的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有时代的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有恐怖的战乱:“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也有胜利的狂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也有麻木无奈的叹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有老友重逢的感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也有孤芳自赏的矜持:“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还有惊心的花,有欢喜的雨;有青春的泰山,有苍凉的洞庭;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有曹霸的画笔……

这灿烂的画卷,难道不比二十四孝更可贵,不比《弟子规》更迷人吗?我们想从国学里寻找什么?情操?审美?还是高贵的心灵?它们不在高台教化的四书五经里,而在唐诗宋词元曲之中。与其悬梁刺股,从史书的夹缝里读出字来,倒不如听张养浩念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评价六神磊磊的文字说:“说唐诗是通向中国文化的一扇门,直到遇到六神磊磊这个把门人。他逆转了这扇门的方向。从此,唐诗不仅通向古远,还通向当下。在这本书里,你对诗人不会再仰望,而是相逢。”不再仰望,而是相逢,说的是一种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

对着传统文化跪下,仰望膜拜,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姿态。把传统文化打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姿态。这两种姿态背后,都有诉求,前者是教化,后者是颠覆。我们想要的姿态,是一种久别重逢。导演王家卫说,很多传统的美好的东西都被埋没了,但它们并不会失传,它们生生不息,终有一天我们会再度和它们相遇,它们也会再度焕发耀人的光彩。

在六神磊磊的书里,没有仰望,也没有膜拜,只有老友相逢,把酒言欢,只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是六神磊磊想要传递的,对待国学,对待唐诗的态度。在最新的一期《新周刊》里,六神磊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现代人读唐诗,要先破除三种迷信》。这是他说给唐诗的坏话。

第一个迷信,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好东西。

第二种迷信,乃是患上一种洁癖:“你也配谈唐诗?”同样的句式还有,于丹也配谈《论语》?刘心武也配谈《红楼梦》?易中天也配谈《三国》?高晓松也配谈《金瓶梅》?

第三种迷信,乃是对古人的“脑残式爱护”,这个不能亵渎,那个不能亵渎。

这三种迷信,我想起王小波讲过的一件事。说是当年电视剧《唐明皇》上映的时候,受到了一些观众的批评。于是剧组成员和一些记者就开了个研讨会,会议纪要登在《中国电视报》上。制片人的发言探讨了反对者的民族精神、国学修为、道德水准诸方面,甚至认为那些朋友的智商都不高。王小波被吓坏了:“从此之后,我再不敢去看任何一部国产电视剧,我怕我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忽然知道自己生了个傻儿子而伤心。去看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也有类似的危险;这种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

六神磊磊说:“唐诗本身,恰恰就是反对迷信的,是一种极包容、极开放、极力创新的文艺。它有形式、题材、手法上的巨大创新,也有头脑上、思想上的自由奔放、兼容并包,这些都熔铸在了诗人们的篇章之中,犹如悬挂在七、八、九世纪天幕上的闪烁明星。所以说唐诗的美,是包容的美,是多样的美。偏狭和迷信,是读不得唐诗的。”

而我以为,偏狭和迷信,大约也学不了国学。国学里既有包容、放达、自由的部分,也有虚假、伪善、僵化的部分,而我们需要的,是拥有分辨二者的智慧和胸襟,如果一个人被偏狭和迷信所裹挟,他们就只会把传统当做偶像膜拜,难以与之相逢,难以领略“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专栏作家万维刚曾问道于隐士熊毅,他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对中国文化是不是非得“仰望”,我们能不能站在现代的高度,“俯视”国学。如果一直仰望,怎么能发展呢? 在那篇文章里,万维刚其实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颇为振聋发聩:如果有什么学问非得跪着学,我看那不是学问,那是宗教。中国过去这几十年,因为国学出了大名的,有一些人很不争气。有的寻章摘句,有的心灵鸡汤,有的装神弄鬼。 国学不是吐火罗文,国学不是《弟子规》。国学不应该仅仅是EMBA培训班上老板们的饭局谈资,国学更不应该仅仅是附庸风雅的中产阶级培训小孩的另一项才艺。国学,应该是思想和学问。国学对应的应该是西方的“自由技艺”,是能让人做事更有分寸,解决问题更有办法,获得真正自由的学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红颜文学网_教育热点新闻_作文怎么写_文学作品赏析_2020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hyjzdh.com/jieri/90447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超级无敌巨搞笑的说说 可爱到爆炸的幽默句子 别人夸你可爱幽默回答 下一篇: 朋友圈很有意思的句子 让人一看就忍不住点赞的说说 使人的意思